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物流业与制造业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关系,探究两业融合发展对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及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珠海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2012—2021年该市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协调程度。结果显示:珠海市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适中的关联度,耦合协调度从轻度失调到中度协调,仍有待提高。为了推进珠海市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出建立两业共生共荣的融合机制,依靠制造业优势,加强物流业深入供应链上游、增强物流业服务水平,鼓励制造业物流外包等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5.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全社会物流总需求的主要来源。两者的协同发展有助于聚集和释放物流需求,对推动物流业的转型和升级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从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角度,基于熵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了辽宁省14个城市在2010—2019年两业协同发展指数。研究表明,近十年来辽宁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水平有所提高,目前两业协同发展水平处于轻微失调阶段,地区差异性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未来发展动向,以期为促进辽宁省区域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7.
采用2015年和2014年26个细分制造业和5个细分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资料,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部地区的六个省份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部六省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较高.而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生产性服务业不再像之前研究一样落后于制造业而是赶超制造业的发展.所以要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加快制造业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及变化趋势,在对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法计算物流业与区域经济指标权重,得到综合指标,进而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得到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情况;借鉴已有研究,构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共生模型。再次,以浙江省为例,根据建立的物流业和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1-2021年的数据,共计315个样本,从耦合协调、共生两个视角分析了浙江省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算例结果提出了浙江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广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变得更为艰巨。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复合系统是由两个不同属性的子系统复合而成的复杂大系统,其协调性也应该由各子系统的发展状态因子而决定。文章分析广州市2008~2018年两业发展的数据,从规模性、经营性和发展性三方面建立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协同理论构建物流业与制造业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市两业发展协调度不高,制造业对物流业带动作用有限,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也不显著。广州市应加强政府引导、科学规划;树立制造企业现代物流理念,提升物流业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电子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价值链升级;完善基础设施与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等,从而推动两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业具有共荣共生、互相影响的密切关联性。研究选择2011~2017年的相关行业数据,构建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业评价体系,而后通过熵值法对两者综合水平进行测度计算,同时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对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业协调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业均得到迅速发展,两者间耦合协调发展能力实现了由严重失调到优质协调的逆盘式良好转变,同时发展过程中两者协调类型在协同与不协同之间转换交替。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业协调发展应注重政策支持的协同性、增强行业交叉促进作用与搭建协调发展交流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分析,对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两业互动发展建立战略联盟,实施合理化物流外包,建立信任合作机制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施新平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0)
文章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和讨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的机理,并分析了常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常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2、2015及2017年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分析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相对稳定,物流服务投入在制造业总投入中的比重虽然较低,但也基本稳定;且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拉动能力强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拉动能力。因此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性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
20.
近年,河南制造业和物流业都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仍不尽如人意。协整理论分析表明,河南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水平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供应链难协同,物流创新不足。为此应优化环境,建立联动机制,推动制造企业一体化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业的整合与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