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荆浩  尹薇 《财会通讯》2021,(14):173-176
文章以辽宁省正亚集团为研究对象,识别了对创业企业有关键影响的资源与能力,并基于关键资源与核心能力的协同方式,分析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资源编排行为.研究发现,创业企业通过改变资源编排路径,从初次创业阶段的"获取—稳定化—协调利用",到再创业阶段"剥离—开拓—战略部署",驱动着商业模式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逻辑的变革,最终实现了"资源驱动型商业模式——市场需求导向型商业模式"的创新演进过程.同时,商业模式的实施形成了竞争优势,满足了新颖性、互补性、锁定性和效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2013年之后,我国并购的数量以及参与并购的企业规模在不断增加,为了使得并购能够更好地推动下去,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业绩承诺作为协调并购双方利益的桥梁。与此同时,并购交易的不断增加,业绩承诺的模式也在不断丰富,业绩承诺的使用量逐年增加。文章以新宁物流并购亿程信息为例,分析其使用业绩承诺的效果,并通过事件研究法探究业绩承诺对短期绩效及长期绩效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邓蕃 《价值工程》2020,39(8):181-183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很多实证检验都认为并购绩效不尽如人意,但无法解释实务中并购事件风起云涌的现象。基于此,文章系统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大胆提出了国内值得拓展的几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下不断加快,跨国并购逐渐成为当前国际化进程的主流。文章以腾讯公司为例,以事件研究法为主、财务指标法为辅,分析其并购Sumo Group的绩效情况。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并购日前后十天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最终的数值是正向的,腾讯公司的股东由此获利,并且取得了积极的市场绩效。因此,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可以为同类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和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梅 《财会通讯》2014,(11):87-92
并购是企业迅速扩张,短期内实现资本大幅增值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公开历史数据,运用市场模型的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了2006-2011年间首次发布并购公告的405家A股上市公司的520个并购事件样本的股东财富效应。结果证明,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并未给股东带来显著的正财富效应;行业因素对多元化并购短期绩效存在一定影响;在剔除行业因素后也没有给股东带来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同行业并购与多元化并购绩效实质上没有显著差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30%~50%之间时,多元化并购随股权集中度提高,短期绩效下滑;同行业并购短期绩效随股权集中度增加而提升。国有性质与短期股东财富效应正相关,但对同行业并购统计上显著,对多元化并购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监管趋严,换汇出境难度加大.不少企业都面临着需要支付大额解约费用的情况.但也有企业通过灵活设计交易结构,顺利解决跨境并购的资金支付问题,最终成功实现收购.蓝色光标收购Cogint,Inc.63%股权一案,是通过境外子公司现金+股权支付方式顺利完成交割.中弘股份收购A&K90.5%股权一案,则是通过名义转让境外收购平台股权以实现并购融资,并最终得以顺利交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白酒行业行业调整不断深化,市场集中程度高以及市场竞争强度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在对外扩张中选择并购重组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以老白干酒并购丰联酒业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对其并购绩效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得出:此次并购有效提升了老白干酒的短期财务绩效,对老白干酒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产生了正向影响,促进了老白干酒短期发展,未显著提升长期并购绩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民红利”消失和电商平台收取的营销费用的剧增,越来越多的线上品牌开始寻求线下发展,向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转型。为深入剖析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的演化机制,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选择著名的线上女装品牌“茵曼”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其实现新模式的转型过程。研究发现,该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商业模式构建、构建资源组合、捆绑资源形成能力和利用资源形成价值,每一阶段具有具体实现机制。研究结果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模式有理论贡献,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五次并购浪潮,关注于公司并购长期绩效是目前并购动机的大趋势,能否使得并购取得对公司长远业绩的贡献是评价现行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在现阶段的国家大环境下,跨国并购、跨行业多元化并购要求现在进行的一切并购必须立足于战略并购的角度,严防为了短期业绩的提升而进行盲目的并购,对于并购业绩的评价是研究并购绩效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学者针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已有研究大多认为并购是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但针对并购方并购绩效的研究成果还存在不同结论,且现阶段有关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多数使用单一方法,未从短期经营和长期经营的角度综合评价,对连续并购绩效的研究也较少。为了研究并购方连续并购绩效变化情况,利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从实证角度对华电国际在2010—2014年间的连续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1)并购在短期内能够获得超额收益,为华电国际股东带来的财富增加是显著的;(2)并购的长期绩效不断提高,华电国际各项能力获得平稳提升,观察期内随着经验的增加学习效应逐渐显现,验证组织学习假说。  相似文献   

12.
张璋 《财会通讯》2021,(15):45-49,59
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沪深A股发起跨境并购交易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稳健的财务报告是否可以改善跨境并购决策质量,提高跨境并购交易效率,进而提升跨境并购交易成功性与获利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公司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跨境并购交易成功的概率越大,且稳健性发挥的这种促进效应在代理成本较高公司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揭示了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必要性,还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企业开展跨境并购交易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国内企业对外收购合并活动不断增多,跨境并购规模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其中,不成功的案例远高于成功案例,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企业在收购时不重视财务尽职调查,没有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认真全面的财务尽调.本文结合F集团公司并购香港目标公司的实践经验以及其他并购案例,试论财务尽调在跨境并购中的重要性.财务尽调在跨境并购中的作用十分明...  相似文献   

14.
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整体行业市场份额发生紧缩,顺丰凭借其直营优势与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在疫情期间转危为机,继续保持龙头优势.但占据快递行业半壁江山的“四通一达”中,仅有圆通速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通速递”)与韵达股份挤进前十,圆通速递的业务量增速更是反超韵达.目前,疫情的低谷期已平稳度过,圆通速递面临较大的...  相似文献   

15.
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中资企业践行“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在矿产资源丰富的拉美地区实施并购,既强化中国的资源安全,也为经济增长寻求新动能。跨境并购存在诸多税收风险,本文以中资企业并购拉美地区矿产资源为例,解析跨境并购遇到的加拿大境外子公司处置规则、税务成本碰撞规则、间接控股不动产印花税与拉美国家矿业资产境外转让资本利得税等税务风险,并围绕中资企业如何在跨境并购交易中避免重复缴税、漏税、罚税等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颖  郑策 《企业导报》2012,(19):29-30
并购是公司迅速崛起、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我国并购市场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并购公司仅在并购活动发生后非常短的几天内存在较好的市场反应,而长期效应并不理想,在短期市场反应中存在内幕交易,股权收购获得的累计平均超常收益大于资产收购。针对实证分析结论,文中给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市场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8—2011年间发生并购的煤炭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利用事件研究法和EVA对其短期和长期并购价值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并购短期内为样本公司带来了显著的正向价值效应,但从长期来看,并购给企业造成了价值的毁损,产生负向价值效应。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国美电器和三联商社的合并案进行分析,采用基于超常收益的事件研究法研究上市公司重组的市场反应.通过计算合并日前后[-11,13]区间25个交易目的超额收益率及累计超额收益率,观察两企业合并前后市场对其价值的反映情况,分析合并事件对企业股东财富的影响.研究发现,合并事件并没有给两公司的股东带来预期中的超额收益,相反,还给双方股东价值造成了一定的毁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毅 《价值工程》2009,28(11):146-149
经过5次并购浪潮之后,关于企业并购的效果以及如何来评价企业的绩效,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国内目前采用较多的是事件研究法、会计指标法和EVA法。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文献梳理,分析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为正确评价并购绩效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从1998-2011年选取的8391个有效样本中,分别比较交易前卖方前三年平均利润率和卖方当年利润率,结果发现,交易前卖方前三年平均利润率为0.2762%,交易后卖方当年利润率为1.5538%,总体来看,并购重组的卖方公司的整体效益有轻微改善。但进一步的计量研究表明,一旦卖方交易前三年利润高于13.1157%,卖方交易后利润率将变为负数,如果卖方交易前三年平均利润率为24.1801%,交易后利润率则下降到-1.3398%,下降幅度超过25%。与此同时,在选取了1998-2011年10664个买方有效样本后,发现买方公司交易前三年平均利润率为24.1801%,交易后当年利润率下降到4.9674%,下降幅度高达19.2127%。这说明,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在交易前三年如果利润较高的话,交易后当年利润率都呈快速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