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农村民间金融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支持。本文界定了农村民间金融的内涵,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农村民间金融政策法规等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展民间金融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关于民间金融,理论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往往根据自已不同的研究需要进行相应的界定。姜旭朝在其《中国民间金融研究》一书中将民间金融定义为:为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资金运动。高发在其《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研究》一文中,将民间金融定义为:是与正规金融比较而言的,指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从事资金融通活动的组织,即将民间金融定  相似文献   

3.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形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民间金融是指相对国有金融而言,游离于经国家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之外的所有以赢利为目的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筹借活动。  相似文献   

4.
民间借贷近年来在中国一些地区十分活跃,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人借贷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民间借贷的不规范性、逐利性以及缺少严格的合法与非法性界定标准等,有可能影响宏观经济金融调控的效果,对参与主体正常的生产生活乃至整个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不利影响。记者在安徽的金融现状调研分析显示,民间借贷日趋活跃,风险仍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我国激烈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民间金融必将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正规金融自身的缺陷,促进农村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民间金融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素。本文以当前我国民间金融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民间金融的界定 “民间”是相对于“官方”或“政府”的概念,当前人们普遍认为民间金融是指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体制之外的金融,准确地讲应称“体制外民间金融”或“自由民间金融”。体制外民间金融是指不在国家正规金融体系之内,且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不直接监管的各种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是社会自发形成的。但体制外金融不等于制度外金融。体制外金融只是在国家的正规金融组织体系之外和对正规金融组织的管理制度之外的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但体制外金融在某些方面也要受其他金融制度以及有关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约束。  相似文献   

7.
农村民间金融由政府的打击对象到正规金融的一种有益补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民间金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民间金融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融资方式,而是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必要形式.为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文章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对其发展前景作了设计.  相似文献   

8.
随着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北京会议"确定川、黔、晋、陕试点民间借贷以来,西部地区民间金融问题成为了关注的热点.那么,西部民间金融作为一种自发的金融制度安排,具有怎样的运行特征?该如何看待西部民间金融并推动其改革与发展?这些问题值得认真探讨.笔者在对四川成都市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思考.  相似文献   

9.
自从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少企业资金链绷紧,通过银行等传统正规渠道获得资金远非易事.在迫切的需求之下,民间融资、地下金融更显火爆.民间金融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尤其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对待民间金融的作用,不能只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可能产生的风险.文章分析了民间金融的风险,并提出了规范民间金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民间金融是对传统金融体制的一种有效补充。我国民间金融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探讨如何规范民间金融秩序、优化发展环境,成为撬动民间资本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民间金融发展现状1.规模迅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金融的规模迅速扩张。2011年,中金公司的报告认为,我国民间借贷余额  相似文献   

11.
李岩 《活力》2005,(11):77-77
目前。农村金融主要有两大块,一个是以银行和信用社为主体的正规金融机构,另一个是相对于官方金融而言的民间金融。民间金融是指那些没有被官方监管、控制的民间金融借贷活动。大量的调查表明,民间金融在东北农村非常普遍。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12.
喻卉 《企业导报》2011,(13):132-133
民间金融是正式金融制度之外的一个主要的融资渠道,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作为一种自发的内生于乡土社会的金融模式,民间金融的存在有很强的本土色彩,是正式金融的一种补充。民间金融的运作与正式金融是存在差异的,本文通过回顾以往关于民间金融的研究,试图从信任着手,探讨民间金融中信任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林娜  林卓 《中外企业家》2012,(9):122-124
民间金融是对正式金融的有效补充,对一个国家的金融供给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正处于金融改革的路口,加强民间金融法律监管是引导民间金融阳光化的首要步骤。我国民间金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相应的监管法律却处于真空状态。鉴于此,在分析部分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间金融法制化模式的基础上,从中借鉴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民间金融法律监管体制制定的方向,以期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但中国现如今要素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地方金融体制改革起步较晚、与民营经济发展不匹配,存在着"两多两难"等突出问题,即民间资金多、但投资难,小微企业多、但融资难,这就很容易引发民间借贷问题。就小微企业现状做一个简单分析,并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7,(7):187-192
民间融资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弥补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繁荣金融市场方面发挥着特有的功能,其作用正在不断增强。面对快速发展的民间融资市场,有必要在法律框架内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制,使之在法治轨道上正常运行。目前,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存在着滞后性,已不能很好地规制和保护民间融资行为。本文在对我国民间融资概念进行法律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民间融资法律风险的主要内容及成因,从制定、修改民间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监管机制,加强舆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等方面对民间融资法律风险的防范思路及路径进行了探析,旨在为法学金融理论界及司法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玉珍 《经济界》2008,(5):54-57
民间金融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取缔民间金融使其进一步转入更隐蔽的地下,还是通过设立民间金融机构使民间金融合法化?这是一个目前十分重要的课题。经过对民间金融的利弊分析,必须从制度、体系、战略的高度设计和制定我国的多层次银行体系,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多渠道和可能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7.
截止2013年底,山西省共有小微企业约9万多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7%,众多小微企业在保障就业、改善民生以及促进GDP增长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融资难问题一直制约着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开展了多种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于小微企业,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大量资金缺口的存在使得不少企业被迫转向利用民间借贷方式融资.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企业融资需求,但是也存在诸如融资成本高、风险大等弊端.如何规范民间借贷融资,促进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发展民间投资的意义 (一)何谓民间投资 目前对于民间投资的概念及范围,理论上尚无统一的界定.本文中所界定的民间投资是指国内非政府性投资,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①集体投资;②个体投资;③联营投资;④股份投资等.  相似文献   

19.
发展"小额贷款",本质上要解决的是如何将传统金融(银行)体系与民间经济紧密衔接的问题.这是一个亟待我们认真反思和切实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这个问题正在极大阻碍我国民间经济的发展,而我国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已经耗费了大量时间而实际成效却不大;另一方面,我国周边许多发展条件并不如我们的亚洲国家,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却纷纷走到了我们前面.  相似文献   

20.
温州民间金融与民营中小企业协同演进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祖河 《企业经济》2003,(5):119-122
本文以温州为个案对民间金融与民营中小企业的互动关系和协同演进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民间金融有着较为明显的需求。研究发现,民营中小企业在创业、发展、成熟和集团化的各个时期,对民间金融提出不同要求。即随着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张,企业目标和经营方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在融资选择上逐渐倾向于规模资金和能够提供规模资金的金融机构。这种变化客观上要求民间金融提高组织化程度,最终完成从原始的民间自由借贷到组织化正规民间金融机构的过渡,从而使民间金融形成严密的内在体系结构,并具有金融创新和规模民间资金供给等功能。本文认为,政府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就目前看,应当适当降低民间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引导民间金融逐步演化为规范化运作、定位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民间金融机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