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多年来.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鸿顺里派出所曾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荣立“集体嘉奖”,3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次被评为“文明单位”.2010年度被评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被天津市公安局评为“人民满意的110”.元吉里社区警务室被评为“人民满意的警务室”。  相似文献   

2.
党史知识     
《当代陕西》2011,(6):48-4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基本内涵,简要概括,可以说是“三个历史”、“两次革命”、“三个时期”、“三件大事”、“两次飞跃”。  相似文献   

3.
汶上县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放管服”改革会议精神和全省“一次办好”改革要求,从群众最密切最相关的事情人手,找准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优化机制,整合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实践政务服务“一次办好”改革,让服务“勤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打通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优化了发展环境,密切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王芳 《中国报道》2013,(10):66-67
“汽车三包”从草案第一次出台到正式实施,历经四次公开征求意见、50余次激烈讨论修改。酝酿了十年之久的“汽车三包”还没实施,便广受争议。很多细节诸如“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等问题还是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5.
省委书记徐有芳同志在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这是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世纪之交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旋律。我们要从思想理论上全面把握“二次创业“的内涵。认识“二次创业”的基本特点,明确“二次创业”基本任务,这样才能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和凝聚到“二次创业”上来,为搞好“二次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首先层弄清“二次创业”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鲜明的时代性。“二次创业”是指从党的十四大和省第七次党代会期间至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  相似文献   

6.
许文 《中国报道》2008,(4):20-21
今年“两会”期间,一个持续多年的热点问题——开征燃油税,再一次“热”起来。 从1998年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有关燃油税的议案开始算起,到2008年已有10个年头。此间每一次开征燃油税的报道,都会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在有关政府部门一次又一次地提出“适时”或“择机”开征的背后,人们已经感到“视觉疲劳”。  相似文献   

7.
刘予 《广西经济》2009,(4):50-51
一、“二次创业”的提出 “二次创业”最初用于企业的创新与提升.就是企业在取得高速增长之后,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而进行的内部变革过程,其实质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进行的一次战略转型.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借用“二次创业”所强调的战略转型,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柳州市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应雄 《浙江经济》2010,(5):18-19
从“增长”到“发展”是发展观的第一次飞跃,再从“发展”到“科学发展”是发展观的第二次飞跃。科学发展需要“高效益、优结构、可持续、惠民生、重管理”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俞洁  陈锋 《宁波通讯》2013,(18):74-77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北斗”系列导航卫星、“风云”气象卫星、“欧洲星”等国际卫星,长征二号火箭运载“天宫一号”、“神九”飞船、“神十”飞船……看着一次次圆满完成的“飞天”任务,每一个“信远人”都充满了自豪。因为这里面包含着“宁波制造”的信远密封件。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2009年“二次房改”呼声高涨。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建议:“二次房改”应该由政府主导提供房屋住房服务,平租房等由政府提供的房子应该占到50%。而掀起高潮的,是住宅法专家李明等14位学者提出的“二次房改”建议。“二次房改”是否意味着发轫于1994年的房改亟待突破,为此,本刊专访了权威人士,回顾和解读1994年房改政策,以期为当前的“二次房改”争议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浙江民营经济需要第三次实质性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民营经济经历了由“地下微量型”到“数量积累型”的第一次实质性转型和从“数量积累型”再到“规模数量型”的第二次实质性转型。但从深层次、理论化、战略的角度看,目前的这种规模数量型经济,还需要向“规模质量型”的第三次实质性转型。  相似文献   

12.
李淘淘 《产权导刊》2009,(11):37-39
大型国企在一次次“阔绰出手”的同时,如何治理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多种经营。避免再度出现“大国企病”带来的“经营低效”问题的重要性也目益突显。  相似文献   

13.
一次次激情握手,一次次深入洽谈,一次次科技腾飞……伴随着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大门的徐徐关闭。中国科技界两大盛会——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和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京交会”)相继落幕。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年来,中关村加快示范区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依托每年一届的“科博会”和“京交会”,成功搭建起了示范区企业与社会各界交流沟通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牵手之后走向成功。激情的盛会让中关村自主创新的号角吹得更加响亮,让创新的思想进发出更加耀眼的火花。本刊记者深入展会现场,让读者透过“两会”窗口,一睹中关村科技创新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4.
正当中国私营企业奏响“二次创业”乐章之际,一些名噪一时的私营企业却传出了不祥之音:“巨人”摔倒,“南德”败北,“飞龙”折翅,“华西”受挫,“希望”、“展望”内讧。人们不禁要问,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难在何处?  相似文献   

15.
有评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承包和税费改革之后的第三次革命,笔者不仅深有同感,而且还认为这一次革命可能更加彻底,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历史影响。因为前两次革命基本上还停留在还农民以“生存权”的阶段,解决的只是“耕者有其田”和“休养生息”的问题;而第三次革命将更多地关注农民的“发展权”,实现由“少取”向“多  相似文献   

16.
董志勇  李亚飞 《改革》2022,(12):12-21
构建第三次分配制度体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次分配理论的指导。深入理解第三次分配的内涵要坚持其“补充性”和“自愿性”原则,避免将其看作“劫富济贫”“平均主义”“养懒人”的福利制度。在理论突破方面,可以从第三次分配与资本主义国家公益活动异同点的理论概括、厘清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理论关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结合等视角,发展和完善第三次分配理论。构建第三次分配制度,应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差异构建相应的体制机制,发挥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公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晓改 《辽宁经济》2010,(3):102-102
自2009年12月7日新一轮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拉开序幕伊始,“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便又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如何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再一次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8.
龚静 《中国高新区》2009,(9):138-141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全国56个国家高新区先后完成了“一次创业”的原始积累,进入到“二次创业”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两次结合”的倡导者和艰辛探索者,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提出者.他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思想保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探索“第二次结合”取得巨大胜利的根本原因;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第二次探索”的理论成果为“第二次飞跃”提供了重要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移动的服务真是面面俱到,周密细致!”在山东省“两会”期间,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又一次进驻“两会”,为与会代表、委员们提供移动通信保障,又一次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一致赞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