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前 《走向世界》2014,(2):16-17
今年是我和先生正式在一起的第一年。虽然之前的恋爱时光里,已经为了去谁家过年,做过无数次的假设和规划,但是事到临头的结果,却是两个人都打心眼儿里想着回自己家。毕竟家乡的山山水水、亲朋好友才是自己所熟悉的,能真正带来回家的归属感,年才过得有意义。到了对方家里,真正熟悉的无非就是另一半,里里外外客套应付着,吃着不习惯l的饭菜,适应着还陌生的人隋,心里想想就有些凄凉。  相似文献   

2.
书房     
练习一个人--当我开始爱自己 独处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能力。孤独原本就是爱与人生的常态。无论单身与否,都不需等别人来成全自己。 在一段错误的关系中苦苦挣扎而不知自救,或者永远期望那个人能懂你,能为你安排好浪漫的周末,美妙的旅途。如果你不能卸除心中的枷锁与依赖,那只会在等待中错过与埋怨。而当你不执着对未来的控制,不依赖别人的照顾,孤独就不再是威胁,不再是心痛,也不再是惩罚了。所以,一个人学会独处,才能享受两个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陈搦 《东北之窗》2011,(15):50-51
7月23日20点34分,这是一个让人悲痛的时刻,也是一个让我们震惊的时刻。就如再猛烈的暴风雨也阻挡不了阳光,有些决定让我们痛心和懊恼,但是总有更多的人和事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曙光,让我们跳出悲愤,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4.
《宁波通讯》2011,(10):56-57
如今社会上,大概没有谁不知道"低碳"两字,但如果让你将"低碳"概念具体化,你能说清楚吗?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约九成人其实不懂低碳的真正含义;能够时刻提醒自己践行低碳的人,也不超过三成。低碳生活,是目前最提倡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陈萍 《产权导刊》2011,(9):17-19
据《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报道,Facebook近来对谷歌发起攻击,但却刻意不让对手知道攻击来自何处。在猜遍了谷歌各大竞争对手之后,谜底终被揭开,“神秘人”竟是Facebook。由此也让人们意识到互联网的恶性竞争或许才真正开始。  相似文献   

6.
亦庄开发区——大兴的"香港","矜贵"仍在,且不再"孤独"。北京亦庄开发区和大兴区的行政资源整合,总让当地人联想到香港回归。"就算被整合进大兴,我们也愿意说自己是亦庄人。大兴太土了,说起大兴我能想到的就是西瓜。"  相似文献   

7.
成家以后,肩上的责任会加重不少。一份保单既可以让你的另一半更加安心,也可以让家庭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大大提升,“80后”小夫妻不妨细心寻找合适自己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陈清岩 《魅力中国》2014,(24):61-61
什么是危机?什么是商机?什么是责任?危机在哪里?商机在哪里?这些个词好像与我这个普通人无关,与大部分人无关,其实没有危机的危机才是真正的危机,危机时刻就在你的身边,而你却无法感受到,也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危机的存在,大家每天上班、下班的过着自己认为比较惬意的生活,满足于现有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社交网累了     
没有新鲜感,一成不变。即使有各类事件,速度也赶不上微博。许多用户渐渐淡出了社交网络。 人人网股票大跌、开心网不再开心,鼻祖Facebook也开始流失用户。社交网络似乎江河日下。曾经,精心打造主页、勤奋偷菜、随时转帖的用户们真的累了。  相似文献   

10.
2004年,Facebook出现,2006年,网民成为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年度人物。两年前,微信出现了,目前微信用户已超过4亿,海外用户达4000多万,每天新用户都保持在几十万数量级的的增长量,尤其在东南亚国家增速更加明显,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  相似文献   

11.
2月2日,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初步招股说明书,融资50亿美元,这让中国的80后IT创业族心生羡慕,其中也包括点点网创始人许朝军。让他心动的不仅是这美国近四年来规模最大的IPO交易,更重要的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拥有一个完美的创业故事,“理想的创业就该是Facebook的故事,一群非常聪明、追求完美的人在一起做一个事业。”  相似文献   

12.
邵滨鸿(以下简称邵):在中国,我们的孩子都知道中国有15个邻国,而澳大利亚是南太平洋的国家,一个国家就占有一个大陆,所以好多人会想澳大利亚人会不会觉得孤独?  相似文献   

13.
谁都不能否认,随着传播手段和集体化教学的普遍实施,只要愿意,任何人掌握绘画的基本技法已经不再是难事,但是,谁也同样不能否认,一个掌握了基本技法的人并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4.
老家风景     
人生的虚幻在于我们不能把握时间,过往的岁月中也只留下碎片式的记忆,令我们永生难忘。也正是因为这种难忘,当我们回溯往事时,让我们变得不再孤独和忧伤。在我片断性的记忆里,让我终身难忘的则是老家的风景。它们总是不经意间把我带回往昔进行精神洗礼。  相似文献   

15.
在劳动者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不再凭借行动和言语来展示他是谁,而是完全沉浸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之中。阿伦特指出,此时的人们对政治冷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公共领域日渐式微,行动已无展示的空间,自由也无法实现。要走出这一困境,人类必须明确区分劳动、工作、行动(政治活动),重新确立"公共领域"的独立性,获得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每天早晨起床,你可以有两种情绪选择,一种是高高兴兴,另一种是沉郁落寂,为什么不选择让自己一天都兴高采烈呢?如果我们始终可以这么自如选择自己的情绪的话,或许,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边的所有人每天都将会阳光灿烂了。  相似文献   

17.
分粥     
有7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身处一个创造发财奇迹的时代。过去,美国人喜欢把白手起家、创造财富的故事称作是“美国梦”。然而,我们的国家现在也不缺少这样美梦成真的故事了。有一阵子,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们身边某些熟悉的人,可能几天不见就会富得让你“认”不出来了。20年前的中国人在财富面前恐怕都是“人人平等”的,有差别只是工分与工资、商品粮与口粮的差别,几十块钱而已。我们社会现在拥有的那些“富豪”们,都是从这样的状态中成长出来的。可能,那时他们中还有许多还不如普通的人。快速成长的经济和大批涌现的富豪,不知是谁造就…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不缺少墙上的文明、博物馆的文明和文明遗产,我们其实真正缺少的是化入民生的一种文化权利和生活方式。"从醒来到入睡,于丹每天的日程被精确到了分钟。她的随身包里总是带着一个手机充电器,她笑着解释说:"太忙了,我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人生不断电、不黑屏、时刻做好准备。"于丹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视为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之一。她正在做的工作是让文化能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里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录     
《走向世界》2014,(49):12-12
运气是为白痴准备的:而我们只要努力工作就行。 ——普京 "这个月我并不开心,我想这是太多压力的缘故。我尝试着让自己变得开心,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开心,我的同事就会不开心,我的股东也不会开心,而且我的客户也不会开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