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12中国节能减排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主编、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表示,2012年的主要节能减排目标有望完成,但这与我国今年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导致对能源需求有所降低有关,还不能代表节能减排的实质成效。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日益严峻的内外部约束,"十一五"时期,我国开始把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在该计划期内,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这些努力与成效并未能够根本改变我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能源消费强度降低等成绩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节能减排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低碳经济增长的引擎。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信息》2005,(7):24-26
2004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会议原则通过了《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纲要》草案,提出了我国未来解决能源问题的8条意见,其中作为首选的措施就是节能。2004年11月25日,由国家发改委颁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则意味着创建节能型社会、缓解能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节能已经成为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之后公认的“第五能源”。2004年11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届中国工业节能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求中国必须建设节能型社会,节能也应像“计划生育”一样,成为基本国策。戴彦德在大会报告中指出,中国2003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六,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能源成本。2003年我国能耗已达17亿吨标准煤,占全球能耗的13%。在我国,每千克标准煤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0.36美元,世界平均值为1.8美元。所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将最终会被证明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并且高能耗的工业增长模式已经引发前所未有的生态污染和环境破坏,这在根本上违背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异常关系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高经济增长却伴随着低能源消费,中国这一特有经济现象引起了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怀疑。本文先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节能率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然后利用数据探讨了其原因:能源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大,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能源结构的优化等等,证实了中国这几年的低能源消费带来了高经济增长并不是虚构的。最后提出了优化能源消费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第一阅读     
《中国经济信息》2007,(23):12-12
我国首个《中国能源企业绿色指数》出台;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技术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日前正式发布了中国能源企业绿色评价体系(简称“绿色指数”)。这一指数的出台,为能源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切实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度量方法,对推动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智慧能源”作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被提上国家战略,其中“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成为该项行动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7.
自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表《我们的能源未来:创造一个低碳经济》报告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后,低碳经济开始引起了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的关注。而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倡导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城市屋顶绿化是一种有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岚红 《特区经济》2010,(8):263-264
在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呈现双向因果关系:其中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方向的因果关系呈现持续、刚性的特点,因此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的能源消费从总量上还将维持上涨趋势;而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方向的因果关系则更富弹性,能源消费仅仅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无论是不可逾越的工业化进程,还是赶超式的经济增长,都决定了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还会保持高位,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这一对矛盾仍然之分突出。  相似文献   

9.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9月17日在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对世界能源稳定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总体上看,我国的能源自给率一直在90%以上,近6年来,中国累计出口煤炭5.1亿吨及大量焦炭,为有关国家钢铁企业提供了重要原料。我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保持高速增长,能源需求较大,我国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商机无限,节能技术市场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能源缺口呈扩大趋势。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成为中国能源问题的重点。建筑节能改造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有效措施。研究能源消费和改造的关系对于农村能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全国范围调查问卷得到我国能源消费和节能改造的数据,首先,根据聚类分析法得出我国各地区能源消费和建筑节能的特点;其次典型相关分析得出能源消费和建筑节能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了《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这是国土资源部自1998年成立至今,首次公开发布的第一份年度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报告称,十一五期间,我国已成为矿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矿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今后国土资源部每年都将发布此类报告。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世界周报》6月1日】日刊载文指出,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中国高速增长就会造成能源不足,现阶段渲染中国的能源危机是没有根据的。对国有煤矿投资的不够,是造成供需紧张的一大原因。要实现节能目标本身,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但是,通过提出较高目标及明确具体的针对领域,能源消费增长状况也会得到相当程度的控制。可以说,到2010年左右,中国的能源供求关系将会相当缓和,不仅如此还很有可能陷入供给过剩状态。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9.1%.全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节能减排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缓解了能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4.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近1倍。根据《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大力发展水电,加快发展生物质能、风电和太阳能,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时政     
《中国老区建设》2008,(5):62-62
发改委公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18日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N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近1倍。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历时两年半,修订完成了《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以下简称《大纲》)。本次《大纲》修订是以1996年版大纲为基础,充分考虑10年来节能技术发展状况,提出了重点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的重大节能技术,限制和淘汰了高耗能工艺、技术和设备。《大纲》与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和各行业技术政策相衔接,充分体现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大纲》修订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曾两次发函并同时在网上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张涵)2021年12月29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1)》发布暨‘碳达峰碳中和’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及实施节能提效,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8.
发改委高调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斥资2万亿发展新能源 9月4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获得通过的前提下,国家发改委正式向社会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2020年达到15%,形成以自有知识产权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能力。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6月15日在“2009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高层论坛”上宣布,政府将通过财政资金奖励等方式,鼓励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所谓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企业间签订合同,能源服务公司帮助减少业主的能源消费,而减少的能源费用。  相似文献   

20.
《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表明,2006年中国能源行业改革与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发展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