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界认为,股票等资产价格波动会通过"负债-通货紧缩"、"资产价格-债务危机周期"引发银行危机乃至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是造成"资产价格-债务危机周期"的外部原因;银行缺乏监督、银行与借款者信息不对称等是造成"资产价格-债务危机周期"的内部原因.关于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之间的关系,理论界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之间没有矛盾,或从长期看二者是相互加强的,甚至有的学者认为,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弹性通货膨胀目标"把二者统一起来;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是相冲突的,货币稳定与金融不稳定可能同时存在,币值稳定可能诱发金融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前人在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影响研究方面的实证分析结果,现有对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间相互关系的经验检验存在着差异化的结果。不同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两者之间关系是正相关、逆相关和不确定的结果。全息经济学认为,股票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信息配置,而非货币配置,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为这种差异化结果提供了协调性解释。由全息经济学对货币政策和股票价格间关系的解释,可得到对我国资本市场建设与发展的启示:股市繁荣的关键是投资者的信心,信息制度建设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股票市场日内高频交易数据,通过设计不同时间跨度的事件窗口,分析了中国A股市场股票价格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整的瞬时反应模式。结果显示,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整反应显著,且具有持续性特征;反应最为显著的时间区间恰好就在包含货币政策宣布的事件窗口之内,随后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实证结果还显示,在目前的政策传导机制下,A股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变量与股票价格的动态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1998年1月到2007年2月的月度数据,在理论分析货币政策变量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基础上,通过HP滤波、Granger因果检验,预测方差分解以及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M1、M2、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动态关联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变量与股价之间存在不完全双向因果关系;股票市场传导渠道存在,但传导效率不高;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变量的反馈作用强于正向传导作用;应把股价作为货币政策参考指标进行监测和调控.  相似文献   

5.
定向调控货币政策旨在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下滑和结构失衡问题。基于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特点系统分析定向调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对不同定向目标的影响效应,可以为更好发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收入不平等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需要着力解决。构建包含李嘉图家庭和非李嘉图家庭的异质性家庭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下的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在未考虑收入不平等的货币政策机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带来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恶化;在考虑收入不平等的拓展货币政策机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会带来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改善,并且货币政策当局对收入不平等越敏感,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改善越显著。因此,我国近年来推行的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是引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显著存在收入不平等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当局应将收入不平等纳入货币政策盯住目标,这需要科学度量收入不平等,并坚持按货币政策规则行事。  相似文献   

7.
从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及通货膨胀指标的选择等方面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降低通货膨胀水平、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并以中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发现,我国尚未完全具备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所需要的条件,因而,现阶段通货膨胀目标制并非我国的最优货币政策选择,货币政策仍宜于将货币供应数量和价格作为混合使用的政策调控目标。虽然目前我国尚不完全具备实施通胀目标制的条件,但是大部分条件很快就可以满足,因此,在不彻底改变现行政策的前提下,可考虑先作为"影子政策",并切实稳步推行相关制度的完善,待条件成熟后再全面推行,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综合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及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观点,提出一揽子中介目标的方案,并分析了一揽子中介目标的可行性,阐述了中介目标篮子的选择范围和组成方法.试图用一个综合的目标组合来互相弥补单一目标的不足,以更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的操作,观测货币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在我国的实用性及其改进问题.指出了货币供应量、特别是货币M2的供应量在我国基本满足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可测性及其与最终目标之间相关性的标准,因此中央银行应该长期坚持货币供应中介目标,但同时应该考虑将货币M2的供应量改作中介目标,而将货币M1和M0的供应量作为观察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货币政策引入中介目标始于1996年采用货币供应量M1、M2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日渐深入,从可测性、可控性、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以及抗干扰性等几个标准来看,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适宜性都受到了不断的质疑。其原因,一是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二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两大"掣肘";三是信用链条的断裂导致货币传导机制不畅;四是"迷失的货币"假说。因此这都要求我们对现有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改革。笔者认为,我国未来货币政策改革的方向不应当是某个单一目标制,而应该是一个目标体系,即以通货膨胀率为主,同时监测利率、汇率的目标框架。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作为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变量──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西方国家、美国及中国的发展演变及现状。  相似文献   

13.
张永辉 《大众商务》2010,(12):41-4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中间变量。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制的选择对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现今,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越来越显出其不适用性,各种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争论也不绝于耳。本文回顾了二战以来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分析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期有助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在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中,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十分重要.本文从我国实际经济状况出发,选取1996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数据,应用普尔理论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冲击仍然来自于商品市场,因此在现阶段货币供应量仍然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仲霞  赵璇 《大众商务》2010,(16):159-159
在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中,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十分重要。本文从我国实际经济状况出发,选取1996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数据,应用普尔理论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冲击仍然来自于商品市场,因此在现阶段货币供应量仍然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如何选取适合中国国情的中介目标是确定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详细回顾了西方国家20世纪以来的货币政策选择实践,在对这一过程展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今后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真实表现为正向或负向货币供给冲击;正向或负向货币供给冲击对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即存在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我国货币供给冲击是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不是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我国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主要是与不同地区金融机构分布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8.
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中间变量.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制的选择对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现今,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越来越显出其不适用性,各种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争论也不绝于耳.本文回顾了二战以来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分析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期有助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灵活目标规则条件,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通货膨胀目标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通货膨胀目标制在降低通货膨胀偏差、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方面相比其他货币政策规则具有优势。为检验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否适合当前我国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文章从中央银行独立性、短期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及通货膨胀指标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以中国实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尚未完全具备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