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准确把握关系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文章运用汇率法匡算了中国外贸易依存度,同时考虑到购买力平价方法估算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中国地下经济规模大小以及加工贸易规模大小等对中国外贸依存度进行了修正。文章认为汇率法明显高估了中国外贸依存度,对中国外贸易依存度的修正显示中国外贸依存度明显低于汇率法,但过去几十年来外贸依存度提升在中国仍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浙江外贸在中国外贸的发展历程中独树一帜,成为特有的外贸现象。浙江外贸具有一般贸易出口为主,民营经济发达,长期外贸顺差的特点,已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短暂的数十载的外贸发展过程中,浙江外贸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经营主体、贸易方式、商品结构和贸易地理方向等出现了一系列的调整与变化,浙江外贸模式正在不断地演化。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浙江的外贸是否能依旧稳步增长?浙江的外贸模式的抗风险能力如何?本文就2007年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数据,分析浙江的外贸模式,研究其抗风险能力,从而为优化浙江外贸模式,提高其抗风险能力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浙江外贸在中国外贸的发展历程中独树一帜,成为特有的外贸现象.浙江外贸具有一般贸易出口为主,民营经济发达,长期外贸顺差的特点,已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短暂的数十载的外贸发展过程中,浙江外贸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经营主体、贸易方式、商品结构和贸易地理方向等出现了一系列的调整与变化,浙江外贸模式正在不断地演化.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浙江的外贸是否能依旧稳步增长?浙江的外贸模式的抗风险能力如何?本文就2007年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数据,分析浙江的外贸模式,研究其抗风险能力,从而为优化浙江外贸模式,提高其抗风险能力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提高我国外贸产业竞争力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之交,中国入世,举世瞩目,中国经济面临机遇与挑战,而作为后进大国,在发展开放型经济过程中,经济转轨特别重要.本文依据现代战略管理理论关于竞争力的思想,在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背景下,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高外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剖析,并结合了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竞争理论,解析了制约外贸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从而系统地提出了培育外贸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与对外贸易增长分析:1978-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探索中逐步深化.1978-2007年,中国始终坚持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道路,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的增长是所取得成效的体现.近30年的对外贸体制改革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1978-2007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变化则表明,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力地拉动了中国经济,入世之后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外贸发展模式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需要,也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论文运用因子分析法,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构建了中国各省市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外贸发展模式的评价指标,并对中国各省市“两型”外贸发展模式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技术创新在构建“两型”外贸发展模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两型”外贸发展模式要求技术创新、环境和贸易三者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中西部地区在构建“两型”外贸发展模式时具有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7.
沈利生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5):106-108,117
外贸依存度与外贸对经济的贡献是性质不同的两个概念,中国贸易依存度的实证分析”一文把两者混为一谈,该文提出的新公式是基于支出法恒等式计算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若把它当作外贸依存度会产生严重的误导。本文给出了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正确公式,同时指出支出法恒等式不能用来测算外贸对经济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我国外贸发展较快,但竞争力相对不强,即处于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阶段。通过对全球竞争力指数、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竞争优势指数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我国的贸易竞争力有待加强,进而从技术创新、贸易结构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外贸做强的因素,并从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改变中国制造发展模式、优化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培育做强外贸经营主体、引导外贸秩序有序进行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如何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措施安排。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外贸困境的背景下,分析民营进出口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中国外贸整体中的地位;研究民营进出口企业对影响出口的因素、市场问题、银行贷款、用工问题以及对政府的期待这五个方面问题的认知,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决定外贸结构,外贸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结构,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外贸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以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结构与政策理论和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外贸结构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中间作用机制,并把外贸结构推进产业结构的中间作用机制划分为三类,即外贸性中间作用机制、产业性中间机制和开放经济性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培养适于重庆外贸转型的复合应用型外贸人才是重庆高等教育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责。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复合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的研究文献,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重庆外贸转型对国际经贸人才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基于职业胜任能力视角,构建了复合应用型外贸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宁波外贸业和港口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对其进行联动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并选取相关指标对宁波外贸和港口物流业的联动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二者未来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4~2013年微观企业数据,对出口退税与中国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退税对企业出口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更多体现在出口倾向而非出口强度上;同时,企业行业及所有制特性会对出口退税的促进作用产生显著影响,出口退税的外贸转型升级作用有待提升。总体而言,出口退税在"改善和提高出口退税使用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政策绩效,但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及"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等方面似乎还未完全实现其政策效应。因此,在"新常态"下,中国还需从根本上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这或许是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有效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绿色贸易壁垒将成为中国外贸中面临最多而且最难突破的贸易壁垒.文章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将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研究热点。本文提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基于层次分析方法(AHP)建立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中国沿海五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的外贸发展状况,对沿海五省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排序和单项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已经危及中国的经济安全”这一观点,从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这一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在最后给出了对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这一现象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后,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步伐加快,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正处于一个迅速上升的时期。较高的外贸依存度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外贸依存度高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中哈两国国际贸易的相关数据,从中哈两国的贸易结合度、贸易互补性、贸易比较优势等方面分析了中哈两国双边贸易情况,指出:中哈两国经贸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双方贸易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哈两国在外贸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但由于两国外贸结构存在差异,中国对哈国商品存在硬性需求,而哈国对中国商品需求却存在较为明显的可替代性.因此,中国应当进一步提升外贸商品结构,加大对哈国市场的调研开拓力度,提升中国商品品牌形象,以充分应对哈国加入关税同盟及世贸组织后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测度及与经济大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结合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修正沈利生(2003)测算外贸依存度的"总活动法",用修正的"总活动法"测算总外贸依存度,可以从市场的角度定义出口依存度、国民经济进口依存度、生产进口依存度、消费进出口依存度和总投资进口依存度并给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对15个经济大国的外贸依存度按照由高到低排序,中国的总外贸依存度排序第10,出口依存度排序第7,进口依存度排序第10;中国的生产进口依存度高于总投资进口依存度,后者高于消费进口依存度,中国是消费进口依存度最低的国家。产品竞争力、跨国企业全球资源配置、第三产业发展、消费市场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将决定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各国GDP的高低与外贸依存度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的中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重大问题,对中国外贸持续失衡的成因探讨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产品内分工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分析中国外贸失衡决定性因素的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中间产品进口额的上升以及中国利用FDI的增加是中国外贸失衡的决定因素,而所谓"人民币低估"等并非中国外贸失衡的影响因素。据此本文认为,以典型的"外资嵌入型"方式全面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在国际生产网络中充当"价值增值地"和"出口平台",是中国外贸失衡的根本原因。由于决定性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外贸失衡具有长期性,所以"缓解"的措施应从引进FDI的产业政策导向、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及培育自身高级要素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