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岸经贸交往自1978年开始至2005年,台湾对两岸经贸政策数度变更,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7年为禁止交流时期,但海上走私活动不绝;1988~1994年为限制松绑时期;1995~2000年为戒急用忍时期;2001~2006年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时期,两岸贸易依存度日渐增加;大陆台商最集中的地区为广东、江苏、与福建,而两岸贸易主要又是由台商所带动.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依据"中先台后"的原则,台湾也已以"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名义加入WTO.GATT和WTO把主权国家内存在原单独关税定义为"一个与其他领土之间大部分贸易保持着单独税或其他单独贸易规章的地区",其核心宗旨为"区域经贸政策的独立性",因此,台湾加入WTO并不涉及国家主权其他方面,因而不可能根本改变两岸经贸关系性质.两岸同处于WTO框架下,将使两岸经贸关系从双边制约转为多边制约,使两岸原来视同国际性经贸关系的经贸关系得到更加稳定的发展,使台商在大陆的"外商待遇"得到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两岸"三通",从其构想的提出,直至陈江会签署协议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其经历可谓是漫长而曲折。两岸"三通"之后,台湾经济将在如下五个主要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往来进入低成本的新时代,台湾经济竞争力提升;获得大陆有力支持,台湾经济解困信心激增;紧靠大陆腹地,台湾海上交通枢纽地位突显;两岸经济便利区渐成,台湾经济由"边缘化"转成"重心化";两岸合作深化,加快台湾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4.
2000年台湾民进党当局执政以来,始终顽固坚持其“台独”立场,极力阻挠两岸经贸的正常进行,提出“全球布局”战略制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以各种方式阻挠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文章对民进党当局执政五年来的两岸经贸政策加以评析,总结其两岸经贸政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逐渐回升的两岸经贸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逐渐回升的两岸经贸关系──台湾对祖国大陆经贸政策的调整趋向盛健,王建民去年下半年以来,两岸关系紧张对两岸经贸关系的负面影响一度显现,两岸贸易增长明显减缓,台商对大陆投资出现观望。今年以来,台当局重新调整与适度开放大陆经贸政策,两岸经贸关系重新升温,预...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主席指出,两岸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不仅如此,两岸加入世贸组织后,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本文试图描述加入世贸组织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分析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探究美国的台湾政策和两岸政策,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就两岸接触商谈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3月18日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以来,台湾新当局一直对一个中国的原则采取回避、模糊的态度,两岸关系陷于高度紧张状态。另一方面,台湾新当局却一再宣称要对原有大陆经贸政策调整放宽,“宗教直航”、“小三通”、“大三通”等问题一时间成为岛内热门话题,引起海内外的关注。究竟台湾新当局对大陆经贸政策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实质何在?其宣称调整两岸经贸政策的背景、原因是什么?今后台湾对大陆经贸政策的走向又如何?本文拟就这些相关的问题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 众所周知,自1979年祖国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海峡两岸进行经贸交往以来,两岸经贸交流已走过20余年的发展历程。多年来,在祖国大陆的积极推动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经贸交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起来,并已初步形成两岸经济互补互利互促互容的局面。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两岸经贸关系的起步阶段。祖国大陆以改革开放为契机,以欢迎台商赴大陆投资和扩大台湾商品进口为起点,将推动两岸实现直接三通和双向贸易交流为政策目标、迫使台当局对大陆政策进  相似文献   

9.
5月22日落幕的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展出了首批直航福建的零关税台湾农产品。这是在国台办宣布对台湾地区18种农产品进入祖国大陆给予零关税政策以后,福州市为促成台湾农产品零关税直航大陆的“破冰之旅”。持“不谈独立,维护经济稳定和发展”泛蓝立场的连战和宋楚瑜率台湾地区政党代表团在5月份相继访问祖国大陆。本刊就两岸的经贸走向等问题采访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专门研究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的知名专家张传国博士。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商务部、国台办、中国贸促会、江苏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台北世界贸易中国心共同打造的,两岸经贸交流平台和技术、产品展览展示盛会——第三届"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将于今年9月15至18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2009年,为了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加深双方的  相似文献   

11.
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1995~2010年间大陆9省市与台湾的贸易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海峡两岸贸易成本总体呈现下降,但大陆不同省市与台湾贸易成本的绝对值以及下降幅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岸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降低了贸易成本;两岸贸易成本对地理距离的弹性仍然很大;福建省与台湾的历史联系紧密度较高对该省与台湾的贸易成本影响已经不显著;台湾当局"戒急用忍"的经贸政策对两岸贸易的负面影响较大。研究的主要政策含义在于,海峡两岸可以继续挖掘贸易成本下降的途径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2.
加入世贸组织后台湾对大陆经贸政策的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台湾地区以“中国台北”的名义加入世贸组织后,其现行的大陆经贸政策与世贸组织的基本精神相抵触。迫于岛内外的各种压力,以及其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台湾当局不得不调整其对大陆的经贸政策,主要表现在放宽岛内企业赴大陆投资的限制,放宽大陆资金、物品进入台湾的限制,适度开放两岸金融业务往来,放宽大陆人士赴台观光及从事专业活动的限制等。从发展趋势看,还有可能局部开放两岸直接“三通”。  相似文献   

13.
商会     
<正>张志刚会长会见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大陆经贸考察团6月9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亲切会见了由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理事长、台湾高盈集团创办人雷祖纲任团长的"2014大陆经贸考察团"一行30人。台湾工商建研会是台湾重要的工商团体之一,历任理事长对两岸关系发展和两岸经济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美欧"这一典型的三角贸易模式是两岸经贸合作的主要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岸之间已经形成了密切的经贸联系。然而,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经贸政策的影响下,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困难有所增加。为规避中美贸易摩擦的消极影响,两岸经贸合作态势也出现相应调整。一是两岸贸易出现了明显的替代和转移效应;二是部分台商加快调整全球产业布局;三是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步伐放缓。鉴于中美贸易摩擦前景尚不明朗,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也值得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5.
福建自由贸易区设立后,海峡两岸经济往来日益紧密,两岸间的税制协调显得越来越迫切。基于自贸区建设对于海峡两岸财税人才的迫切需求,借鉴台湾租税人才培养的经验,对海峡两岸财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析,提出应重塑"复合型、应用型"两岸财税人才培养目标,由"校校企"三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模块化设计、建设高质量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两岸关系回暖,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两岸经贸交流不断前进。时至今日"大三通"已经实现,大陆成为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每年台湾30%的出口流向祖国大陆。大陆一直扮演着主动推进两岸经济合作的角色,包括率先提出两岸经济合作模式——"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两岸的金融交流远远落后于经贸往来的深度和广度。加入WTO为两岸金融法律法规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为了符合入世承诺,真正实现金融对经贸活动的促进作用,台湾和大陆都对金融法律法规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扩充,从而使得两岸的金融交流朝着"准双向准直接"的新方向发展。然而目前两岸金融业交流还存在有诸多阻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台湾的单方面设限行为。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是反台独的关键年。现阶段我们把反对和遏制“台独”,作为最紧迫、最现实、最重要的任务,同时,我们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把争取台湾民心作为我们各项对台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未来台湾问题的走向要看台湾的民意,如何争取台湾的民心将是中央对台政策的关键。要更多更好地进行两岸四地(祖国大陆内地、台湾、香港、澳门)民间及海外华人华侨的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两岸之间的教育、学术、文化、艺术、体育、旅游、工商经贸等方面的交流,增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大陆对台政策思维要更趋灵活,争取台湾民心,要从促进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加强海峡两岸中华文化交流、加强海峡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开始。得台湾民心者得台湾天下。  相似文献   

19.
从1980年开始,台湾对大陆的转口贸易连年顺差,而且顺差额越来越大。造成海峡两岸转口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有三:1.大陆政府与台湾当局对两岸的经贸往来所持的态度不同;2.两岸转口贸易的商品结构不同;3.台商到内地投资设厂的热潮带动了台湾对大陆转口贸易的发展。今后,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将会继续发展,经贸交往将趋于公开化,两岸实现直接贸易也将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大陆与台湾经贸往来不断深化,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2010年,两岸正式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进入新阶段。台湾是广西重要的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ECFA助推了桂台经贸发展进程。基于阐述桂台贸易发展现状,分析ECFA对桂台贸易的影响以及在ECFA框架下桂台贸易面临的挑战,以此提出加强技术创新,优化贸易结构;发挥区位优势,深化桂台产业合作;进一步深化桂台经贸交流;扩大桂台服务贸易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