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氢脱硫技术是现代石油炼制工业的重要加工过程之一,是提升石油产品质量和生产优质石油产品及化工原料的主要手段。随着高硫原油数量的不断增加及柴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不仅需要对催化柴油、焦化柴油等劣质柴油进行加氢精制,而且对直馏柴油也需要进行深度脱硫,才能生产满足质量要求的清洁柴油。所以柴油深度加氢脱硫技术发展迅速。本文主要分析探讨各工艺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华强 《化工管理》2013,(8):52-52
介绍了广西石化2.4Mt/a柴油加氢装置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和运行情况。该装置采用美国UOP公司的Unionfining加氢精制工艺技术,催化剂选用抚顺研究院的加氢精制催化剂FH-UDS催化剂。装置在100%负荷下运行表明,装置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能耗低于设计指标,催化剂性能也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TiO_2(M=Fe、Mn、Cu、Co)单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在空速(GHSV)为50000h~(-1)的实验条件下,在同一负载量条件下(10wt.%),考察了不同负载金属负载类型对NO的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载量一定的条件下,Mn-TiO_2催化剂对NO的转化效率最高,300℃达到88%。采用XRD、N_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了表征测试。XRD结果表明试样中负载金属主要以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且Mn-TiO_2试样结晶度数值最大,为78.83%。而Fe-TiO_2数值最小为62.47%。N_2吸附/脱附结果表明。氮气吸附脱附结果表明,同一负载量的条件下,Mn-TiO_2比表面积较大,且Mn颗粒在载体表面分布较分散。较高的结晶度、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性使Mn-TiO_2样品,较其他三种元素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科技     
大庆石化研究院柴油加氢精制异构降凝催化剂应用成功日前,伴随着-20号柴油产品的顺利产出,大庆石化公司研究院开发研制的HT-1/HIDW-1柴油加氢精制-异构降凝催化剂组合技术在炼油厂年21万吨柴油加氢装置上首次应用成功。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提高了柴油产品质量,而且柴油收率由原来临氢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由于东方石化DCC装置采用了缓和条件向FCC装置优化生产,0.3Mt/a裂解柴油加氢装置所面临加工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和为适应国Ⅴ柴油质量升级的要求。通过装置扩能改造至0.4Mt/a以及更换标准催化剂公司加氢精制DC、DN系列催化剂等措施,解决了东方石化柴油产量增多及国Ⅴ质量升级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我公司的催化柴油加氢精制—降凝组合技术进行研究.在对柴油进行加氢精制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将催化裂化柴油或者是焦化柴油与直溜柴油进行混合,然后进行加氢精制,并将精制油直接进入临氢降解反应器当中.对于该工艺来说其特点就是操作工艺比较简单、精制和降凝效果比较好,能够生产出—35℃柴油,而且具有非常高的柴油收率和适应能力,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生物柴油技术在东南大学获得新突破东南大学采用创新工艺“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技术制备生物柴油日前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避免了目前其他生物柴油制备技术存在的反应条件苛刻、反应时间过长等弊端,且转化率高达95%。生物柴油是指植物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制造的脂肪酸甲酯,是一种洁净的生物燃料,也称之为“再生燃油”,是优质的石油柴油代用品。它和传统的柴油相比,具有润滑性能好,储存、运输、使用安全,抗爆性好,燃烧充分等优良性能,是一种新型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据介绍,整个工艺的关键就在于催化剂的制备和分离装置的设计。自主研制的高效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炼油厂几种汽油和柴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从理论上预测了汽油和柴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发展和研究前景,以及技术发展和更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社会对柴油质量标准的提高,积极改进柴油生产技术工艺的工作也在逐步推进。加氢过程是清洁柴油生产的最有效方法,可以通过某些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与加氢技术来实现高效化工作,以生产清洁能源。文章将围绕柴油加氢催化剂相关内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柴油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燃油之一,开采的石油经过常压分馏等相关的炼油操作以后才能得到最终的柴油,现有的柴油分馏技术依然有着许多待完善的地方,当前我们使用的柴油中硫元素、氮元素的比例比较高,并且有的柴油中还有不同浓度的烯烃物质,这在柴油的使用过程中对于我们的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的烯烃物质如何比例达到一定的数值以后,柴油有很高的几率出现变色现象,并且这类柴油对于机车的发动机会造成严重的机械损伤,大大降低了机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文章主要探讨了柴油加氢精制技术的工艺原理,对于我国现有的柴油加氢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张涛 《化工管理》2015,(9):198+200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环保法规被制定出来,并予以严格的执行。柴油作为一种主流燃料,也开始走向低硫高烷的发展趋势。为了迎合国内外对于清洁型柴油的需求,炼油企业开始探索柴油低硫化的处理技术。本文试探讨这种硫化物对柴油的加氢脱硫处理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科海 拾贝     
单分子层氢氧化物电催化产氧获突破2021年12月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团队建立了利用分子晶体在电极表面直接构筑具有非晶结构的单层氢氧化镍的方法,揭示了其在电催化产氧过程中的本征催化机制。催化反应主要发生在催化剂的表面,单层氢氧化物结构的设计合成可为探索催化过程中的金属中心和晶格氧原子的作用及其与本征电催化性能间的关系提供理想的平台。如何避免单分子层纳米材料在制备和电极负载过程中的堆叠,获得单层材料本征催化活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加氢精制、最大柴油十六烷值改进 (MCI)技术、中压加氢改质及加氢精制 -临氢降凝工艺技术的操作压力相同 ,具有一定的共性 ,但也有其不同的特点 ,适宜于在特定的场合中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述了二硝基甲苯还原制备甲苯二胺的研究进展,介绍并讨论了化学还原法、催化加氢法的优缺点。列举催化加氢法所用催化剂的种类并阐明了今后还原制备甲苯二胺的研究重心是对催化加氢所用催化剂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环保法规的和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深度加氢脱硫技术及相应的催化剂研究已成为重点。本文介绍了国内抚研院和石科院的柴油加氢催化剂、工艺及其在炼厂应用情况,并结合国内清洁柴油生产情况,对柴油加氢处理技术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工领域的应用研究也进入到一个比较先进的领域,越来越多的化工产品被广泛运用到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日常生活中。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制乙二醇铜基催化剂是近年来化学产品生产研究领域中新开发出的一项催化剂制作工艺。本文主要是对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制乙二醇铜基催化剂制作工艺的研究进程进行介绍,并根据该工艺的研究历程总结出该工艺使用下的催化剂制备具体方法,并细致阐述其中的化学反应原理以及该工艺制作催化剂中影响化学反应进行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物能源组日前在生物柴油制备及副产物甘油高附加值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新工艺在获得高转化率生物柴油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副产物甘油,使生物柴油生产链更加完整。该生物能源组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提出生物柴油与乳酸联产的新工艺——以固体硅酸钠为催化剂,联合催化油脂酯交换反应和副产物甘油水热反应,同时获得生物柴油和乳酸。科研人员以植物油为初始原料,经煅烧硅酸钠转酯化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得率可达99.6%,催化剂重复利用次数达6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成品油市场对柴油需求量的减少,越来越多的炼油厂新建、改扩建柴油加氢装置。反应器是柴油加氢的主要设备,文章结合某炼油厂90万吨/年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对装置核心设备加氢精制反应器、加氢改质反应器的联合构架及平台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以常态形式存在的金元素是惰性的 ,但呈纳米形态时就会表现出卓越的催化性能。自几年前日本科学家发现纳米金原子簇团负载在二氧化钛(TiO2 )等金属氧化物上会对某些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之后 ,科学家们一直对金元素作为CO和丙烯氧化以及其他反应的潜在催化剂进行探索。现在美国TexasA&M大学的科学家们透露了一项研究结果 ,认为具有双原子层结构的纳米金元素是CO催化氧化的关键性因素 ,对于开发具有更高活性的工业应用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探讨了有关的催化反应机理 ,研究了金属催化剂粒子的薄层和形状、金属氧化态以及与氧化…  相似文献   

20.
湿法提纯和酸处理凹凸棒石提高其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通过浸渍法制备了Fe-Ag-La多元金属改性二氧化钛;以改性后的凹凸棒石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光催化复合材料。用XRD、UV-Vis和SEM等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用亚甲基蓝(MB)为模拟有机污染物,研究金属掺杂量、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等因素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Ag-La掺杂量为1%,催化剂加入量为10mg/L,紫外灯照射MB溶液2h,溶液的脱色降解率可达90%以上。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MB溶液的脱色率仍在80%以上。实验还发现负载型光催化复合材料在太阳光下也具有很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