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关于加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免征农业税、给予种粮、良种、农机及化肥农药补贴,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化肥农药的投入加大,农业生产发展保持强劲的势头。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大好形势下。农药工业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支持和服务“三农”,努力生产,调整结构,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发展的需要,国家从顶层设计出发,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发展我国农化现代化,尤其是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后,《意见》客观地分析了不合理使用化肥带来的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土壤污染等问题。目前,化肥行业正发生巨大变化,如何从这些变化中寻求新的机遇,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化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化肥行业目前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后,土壤调理剂的发展机遇,为土壤环境治理和新型肥料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政策与背景     
化肥和农药工业“十一五”规划重点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化学工业景气周期分析高峰论坛上,发改委官员透露了化肥和农药工业在“十一五”期间的规划重点。据悉,“十一五”期间,化肥工业主要是要加快产业布局和原料、动力结构的调整,在能源产地和粮棉主产区建设若干个百万吨级的尿素生产基地,要建设云南和贵州的磷复肥基地,还要建设青海和新疆的钾肥生产基地。力争实现磷肥基本自给,钾肥自给率要明显提高,化肥生产成本要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农药行业要继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高毒农药的削减和替代工作,加快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医药…  相似文献   

4.
“将农药、化肥“合二为一”的药肥合剂的优势显而易见,必将对化肥农药“双控两减”产生积极的、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利于种植者增产增收,利于资源高效利用。”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表示。万连步认为,农药化肥“两减”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必然要求,更是农资行业的重大使命。药肥是现代农业两大标志性技术--平衡施肥和植物保护较为完美的集合体,尽管在我国尚为新兴领域,而在国外已成为庞大的肥料工业分支,品种繁多,用量逐年增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和面临入世的新形势,近日,农业部出台了2001年农药管理工作重点,将在继续提高农药登记质量、加大农药监督管理力度、全面启动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控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做好工作。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发展优质高效的安全农副产品,调整的关键是保绿,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是发展绿色产品的重要保障和措施之一。为此,农业部提出今后农药管理工作要在做好市场农药质量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做到两个延伸:一要延伸到农药进入市场前,对农药生产的技术指导;二要延伸到农药使用后,对农产…  相似文献   

6.
化肥属于微利的基础产业,不少企业面临惨淡经营、步履维艰的景况。造成这种状况除了企业内部原因外,政府的宏观调控起着决定性作用。多年来,化肥企业的建设由政府决定,生产组织根据政府计划追求产量,化肥销售由农资垄断经营,流通体制改革较多数行业晚了 10年左右,化肥市场仍没有走出"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面对农业结构大调整,光靠企业自发的、自身的调节既不现实,也不可行,需要政府全面系统地规划,充分发挥调控手段,实现化肥工业整体过渡。   第一要控制化肥生产总量。过去预测化肥的需求总量是按作物和土壤对氮、 磷…  相似文献   

7.
从19世纪起,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类农药化肥应运而生,人类要生产更多的粮食的愿望实现了。然而人并不是胜利者,随之而来的是农药化肥使用的泛滥及其对人类生存产生的直接威胁。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所做所为,为自己的愚昧而痛惜。思考着怎样重新规范人类的行为。 一、化肥农药使用的原动力及其现状 大约在12000年前就有了农业生产,新时器时代人们已会制造石锄、石斧等工具。但原始耕种的手段和面积是有限的,因此耕种对土地的压力并不大,土地可以得到休闲,靠生态平衡的力量使自然恢复。但随着  相似文献   

8.
化工部关于改革农资流通体制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改革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的通知,足国务院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管理,扶持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使这项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化工部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认真搞好化肥、农药供来总量平衡和年度计...  相似文献   

9.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能够提高农产品产量,能够保证农产品连续保持高产。但是,化肥农药的使用与农产品增产之间不是单纯的正向线性关系,相关研究表明,在高强度使用阶段,其单位投入带来的实际农产品产量增加量将不断减少,此外,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还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和土地退化问题,不仅影响了产品品品质,还严重威胁到了国民身体健康。因此,为了降低化肥农药的危害,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质量。对于此,文章分析了化肥农药使用过量的原因,提出了化肥农药减量措施及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柳州市鹿寨县围绕实现农业"双高"(高产、高效)和建设"美丽乡村"以及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目标,抓好今后农业发展的重点。鹿寨供电公司也以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工为重点,在春耕时节为农村电力供应、农业生产灌溉用电保驾护航。保生产解民忧鹿寨县黄冕镇桑园面积达8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桑"目标,成为名副其实的"桑蚕之  相似文献   

11.
郝启添 《化工管理》2023,(11):134-137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发布了关于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的政策,水溶性化肥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肥料,获得快速发展。文章从水溶肥的分类以及特点出发,研究了水溶肥的生产方式以及施肥方法,探讨了水溶肥生产的工艺,并就水溶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水溶肥生产工艺问题的创新解决措施。这些措施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以降低成本,确保产品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化肥、农药包装上印刷的注册商标、厂名厂址、执行标准、使用方法、成分含量等内容是广大农民在选购化肥、农药时最注意的标志性符号,化肥、农药都是现代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在农业生产资料上利用包装违法造假的首选目标.近两年来,潍坊市县两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农业局、公安局等行政执法部门遵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联合执法,结合本市的具体情况,对制造销售以假冒他人包装为首要特征的假化肥、假农药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穷追不舍地重拳出击.在取得有目共睹战果的同时,也对化肥、农药包装混乱的根源究竟来自何方这一农民群众与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深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的农业化水平不断进步,农作物的产量也进一步提高,为人们的温饱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极大的贡献,但伴随着这些进步的同时,由于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盲目的追求金钱和效益,对农药和化肥的长期不合理使用也给土地造成了极大损害,长期来看农民的效益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因为产量减少,最终导致了生产效益的降低,对下一步的农业水平的提高带来极坏的影响。而如何解决这些农业发展带来的土壤问题,长期以来都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相关专家和学者也都在不断研究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尤其是近几年来开始广泛运用的微生物肥料方法在土壤生态治理的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得益于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农用化学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扬,尤其是氮肥市场一路走高,农药主流品种销售良好。上半年,化肥、农药市场整体表现上佳,成为低迷化工市场的两大亮点。下半年,步入用肥淡季的化肥市场将呈震荡回调格局,而病虫害高发使农药市场需求不减、继续向好。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初的经济发展中,中国要重点完成下列战略任务: 一是大力加强农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和节水的农业,积极帮助和引导乡镇企业提高管理、经营水平。二是继续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通过发展基础设施改善中国不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逐步缩小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三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改造和提高传统加工工业,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大力扶植高新技术产业。争取使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制造业中  相似文献   

16.
一、主办单位农资导报中国化工报二、评选宗旨宣传优秀农资品牌,正确引导农资消费,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三、评选周期每两年举办一次四、报名条件和参评范围(免收报名费和评审费)凡在中国境内生产和销售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农机具、农膜等6种主要农资产品的企业均可参  相似文献   

17.
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生物质资源就是秸秆,为了能够实现资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将秸秆转换成为更加具有价值的第二代生物质燃料化学品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其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战略,这也是未来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方式。对此,文章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将秸秆生物质转化成为燃料化学品的主要工艺技术,使其能够更好的被工业化发展所应用,实现带动农业发展的转型,有效地缓解全球能源危及所带来的压力的同时,也能够解决环境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膜:消除白色污染,铺就绿色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晓枫 《化工管理》2014,(25):24-26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生产、使用农用薄膜以来,农膜与种子、农药、化肥一样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农业生产资料。尤其在我国西北水资源匮乏地区、边远山区和北方寒冷地区,以农膜为主的塑料农业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为农民解决温饱问题、摆脱贫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今后7年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重点已确定,国家计委公布的意见为: 继续加强农业和水利建设,保持农业稳定增长,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煤炭、原油、电力、铁路.公路、机场、化工、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方面建设一批骨干项目。  相似文献   

20.
随着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加速从农业向工业、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的能力正遭受着严重的削弱。近十几年来新疆经济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三农"问题突出,特别是少数民族区域。农民创业作为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源泉,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能够以创业农民为载体更多地流向农业和农村。根据对114位少数民族农民创业者的调查分析可知,存在资金、技术、产品销售渠道、创业培训等方面的问题。激励少数民族农民创业应当成为新疆农村改革坚持的方向,而提高少数民族农民创业绩效是激励少数民族农民创业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