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开始出现混业经营的新动向。1986年,英国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形成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集团;1998年4月,日本实施了《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放宽对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限制,废除银行不能直接经营证券保险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振峰 《世界经济研究》2000,(5):87-87,F003
1999年11月12日 ,美国《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正式签署生效。这一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 ,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至此 ,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三巨头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正式加入混业经营的行列。混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本文拟从分析西方各国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动因出发 ,探索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 ,并结合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 ,对中国目前分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指出混业经营将是中国金融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并于1999年11月12日正式生效。这一法案取代了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不仅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结束自30年代实行了50年之久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体制,进入混业经营的新时代,而且表明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浪潮下,混业经营体制已成为世界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向,开辟了金融服务产业的新纪元。至此,实行混业经营的金  相似文献   

4.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从两院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开辟了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新局面。在美国银行突破分业经营制度的过程中实施了众多的金融创新,始终贯穿其中的是银行金融机构的创新。银行由原有的单一银行制不断走向集团化,出现金融集团化的趋势,这一趋势推动着美国金融制度由分业走向混业。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在推动美国金融制度的演进中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银行经营体制简要可以分为分业制和混业制两种。1999年11月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可以说标志着西方发达国家已基本走入了混业经营时代。而在我国,特别是在即将加入 WTO 之际,金融业仍采取分业制,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分业制是否仍然合乎现实发展产生思索。实际上,金融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我国银行经营制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金融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目前国际上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国家已经为数不多,而混业经营制度日益呈现出其强劲的生命力。混业经营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模式:综合银行制,这种制度允许设置内部业务部门全面经营证券、银行、保险业务,例如德国、  相似文献   

6.
王家庭 《开放潮》2001,(1):27-29
1999年 11月 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并于1999年11月12日正式生效。这一法案取代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不仅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结束了自三十年代实行了50年之久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体制,进入混业经营的新时代,而且表明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浪潮下,混业经营体制已成为世界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向开辟了金融服务产业的新纪元。至此,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三巨头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正式完成了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体制转变。金融业的…  相似文献   

7.
孙涛 《科学决策》2001,(6):50-54
金融控股公司是20世纪末美国和日本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换的主要方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在美国,1999年<格兰姆-里奇-布利雷法>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勒法>,规定同一金融机构可以从事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金融控股公司便是实现此目的的主要方式;在日本,1999年开始的大规模金融业重组也采取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美日不同的经济金融发展阶段,无论是银行控股公司还是金融控股公司都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各国也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金融监管体制,它对美国、日本及至全球的金融业发展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际上金融业购并案例不断出现,英、日、德、美等经济大国鼓励金融自由化集团化经营的政策也陆续出台,金融经营集团化正成为一种趋势.我国金融业也已初步出现了集团化经营的趋向:一是众多的金融机构正积极进行着跨业合作和跨业资金融通,从资金和业务上向集团化经营发展;二是若干大型机构通过资本运营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中国的金融集团,比如光大、中信等金融集团已初具规模.金融业的集团化经营必将给我国的经济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融混业经营的内涵 金融混业经营通常是指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及其他投资性金融业务在不同程度和范围上互相融合的金融体制. 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历史沿革以及监管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金融业实现混业经营的路径选择也有所不同,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德国式全能银行为典型代表,在同一银行内部设有不同的业务部门,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另一类是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代表,起源于美国的银行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约束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霖叶 《特区经济》2005,(11):335-336
金融混业经营,是指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还可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交易、兼并与收购、保险代理等,也就是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全方位金融业务于一身。混业经营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一个金融机构可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业务,混业程度最为彻底;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控股公司内部成立各子公司,分别独立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业务。各子公司间设立“防火墙”,严防各业务间的“利益冲突”和“风险感染”,从而达到效率和风险的平衡统一。分业经营则是指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内以及金融业与非金融业实行相互分离的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11.
潘峤 《中国经贸》2013,(2):95-95
一、法案的意义和影响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颁布,意味着美国的金融监管放弃了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中的一些基本原则,而向1933年《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回归。《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由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于1999年签署颁布,该法案废除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取消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界线,取消过去分业经营的规定,金融机构可以同时经营多种业务。而(《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  相似文献   

12.
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务交互渗溶的历史在欧美有久远的渊源,房地产的抵押贷款便是一项重要业务. 1915年英国就制定了《房租和住房抵押贷款限制法》,这是较早做房地产抵押贷款法规.美国的房地产金融业务则起步于30年代,发展至今已相当普遍和发达.在美国,居民只要符合下述条件便可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买房:申请人须拥有交付首期的20%~30%的现金能力,工作资历满二年,全家每月固定收入超过每月买房分期付款的4倍.这种房产金融的质量是很高的,购房贷款可贷到总价的70~90%,贷款年很长达30年,利率一般在6%~9%之间.目前,美国从事这种房地产金融业务的机构繁多,且资金雄厚.如抵押银行、联邦土地银行、储蓄和放款协会、各类商业银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等等,其金额已高达二万亿美元.在亚洲,香港金融业的发达程度举世瞩目.香港金融业在参与房地产市场方面尽管起步较晚,然而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香港的首期“按揭”  相似文献   

13.
梅山保税港区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岸金融业务主要是以非居民为业务对象,经营境外各种可自由兑换货币的金融活动。开办离岸金融业务的银行在本国地域上注册成立而又不受本国金融法规的约束,故又被视为不在本国境内,所以被称为离岸银行,其所从事的业务被称为离岸金融业务。它不同于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具有交易主体非居民性、交易货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金融业展开了大规模重组,日本原有的十八家大银行将归并成为四大金融集团.影响日本金融业重组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不良债权、金融大改革、日本银行的国内外竞争力下降等.受历史和经济因素影响,日本金融业重组的主要方式是金融控股公司,它比简单合并、借壳上市、公开收购有更多的优点:易于操作、易控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保持各子公司在文化、管理方面的独立性.日本金融业重组的特点是:金融业务多元化是日本金融业重组的目标取向;扩大IT投资是日本金融业重组的重要目标;把解决不良债权和金融业重组有效结合,由功能监管向综合监管体制转换.……  相似文献   

15.
国际银行业务发展的潮流银行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即从传统存贷款业务向证券、投资、保险业务渗透成为全能银行,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发展的一大趋势。从各国实行的混业经营模式看,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综合型银行模式,是指在金融机构内部设置若干业务部门全面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如德国、瑞士、荷兰、卢森堡等国的商业银行;另一种为金融控股公司下的全能银行模式,它是指在金融控股公司或集团外设立若干个子公司,从事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业务,如美国、英国和日本等。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普遍实行混合经营政…  相似文献   

16.
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推动了养老金融的发展,为我国银行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商业银行面临金融脱媒的严峻挑战,亟待进一步改善业务结构,改变过于依靠利差收入的传统盈利模式,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推进组织结构创新,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推动银行客户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资源共享,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的转型升级.该文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要借鉴美国银行业的成功经验,推进我国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融混业经营的国际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银行管制放松促进金融业混业发展 (一)银行分业混业模式的形成与金融管制程度 金融管制程度即金融管制松紧度的国际相对比较,1999年以前,国外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大体上有两种:(1)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欧洲模式;(2)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美国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形成与这两个有代表性国家长期以来金融管制的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德国全能银行体系与混业经营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德国的银行体系的典型特征是“全能银行”。德国的法律对银行的业务范围没有限制,允许商业银行从事各种银行业务,提供全部金融服务。全能银行可以既从事往来支付、存贷款业务和外汇业务,又可以从事证券业务,进行股票发行和交易、托管和代理业务,并参与对企业的兼并和收购等。所谓金融混业经营,是相对于金融分业经营而言的。金融分业经营是指金融企业(比如银行)只从事商业银行业务而不可以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或者只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而不可以从事一般商业银行业务。既可以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同时又可以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就是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19.
金融运行机制包括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和相应的监管模式,在金融运行机制演进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模式: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和混业经营、集中监管的式,随着美国国会于1999年11月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混业经营、集中监管的模式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本文打算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我国金融运行机制模式的历史演进的总结和分析,对我国金融运行机制改革的模式选择和推进路径,提出 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试论美国金融混业体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先进国家已基本上采用金融混业体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的金融混业体制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不同国家金融业发展的特殊背景。本文将探讨美国金融混业经营体制的内容。美国从事混业经营的主体是金融持股公司,这些公司主要产生于银行持股公司。美国特有的金融规管环境孕育了大量的银行持股公司,而银行持股公司向金融持股公司的转化是美国金融业顺应全球化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