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0个年头。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诞生了新浪、百度、腾讯、阿里等众多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刚刚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更是以2314亿美元市值创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又一个新记录,超越Facebook、IBM、甲骨文、亚马逊等公司,仅次于苹果、谷歌和微软,成为全球第四大高科技公司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然而,新年伊始,中国互联网产业却以阿里与国家工商总局"对  相似文献   

2.
未来8年,中国富裕阶层的消费总额将从6000亿美元增加到3万亿美元,这是你的机会吗?11月11日"光棍节"彰显了中国旺盛消费力,阿里巴巴通过支付宝完成的销售额达到191亿元,该数额大幅超越了2011年美国电子商务的最高纪录,美国最大网上购物节——"网络星期一"的交易额是12.5亿美元,约合78亿元人民币。消费热忱并不限于网购,过去数年,大量  相似文献   

3.
IBM公司7年前的成功转型,引发了中国IT企业前仆后继向服务转型的浪潮,小到初创营收的孵化企业,大到联想之类的巨无霸,都异口同声推出自己"产品转服务"的企业战略新方向。从整体发展来看,服务产业化是IT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然而这个新的竞争制高点是人人都可企及的吗?在一哄而上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执笔本期视点的时候,正好有电视新闻播报.中国互联网人数已达4.57亿,四年之后,也就是2015年,预测可达7亿人,为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网民之总和。互联网诞生40年。商业化操作20年,其发展神速影响巨大毋庸置疑,本期杂志将互联网从媒体角度来探讨,通过梳理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新浪、盛大等案例,解析其作为一种媒体是如何做内容,如何做营销,  相似文献   

5.
《市场周刊》2014,(6):54-55
阿里巴巴最终选定美国纽交所上市,可能成为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IPO。这被视为纽交所的一次胜利,此后更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将随之选择海外上市,这令打造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上市板块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时间12月2日至3日,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在美国华盛顿举行,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代表中国互联网企业出席并发表了"IOT时代的用户信息安全三原则"主题演讲。他认为,IOT(Internet Of Things)时代对中国互联网企业是巨大的机会。所有人变得透明,未来安全隐患更严重在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中美双方代表围绕互联网方面的各项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7.
《商》2015,(26)
阿里巴巴在2005年对雅虎中国的并购是互联网行业的一起意义重大的并购事件,尽管从现在看来,阿里巴巴的这个决策不是很英明。本文从宏观经济环境和并购双方的立场分析导致此次并购的原因,并由此得出一些一般性企业并购的动因。  相似文献   

8.
体验2004     
当以网络游戏为主营业务的上海盛大网络在美国纳斯达克体面地上市,开前人未有之先河,彰显出了中国互联网赢利的新模式,巨大的IPO金额就使互联网成为中国制造富豪最直接的通道,当中日韩三国IT局长OSS会议召开,全面促进了在东北亚范围内LINUX标准的制定,这就给三国从事LINUX开发的企业打了一剂高效的强心剂。当山东浪潮打破商业智能计算的世界记录,使中国服务器厂商第一次成功地超越了世界,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经济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随着"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提出,互联网逐渐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当前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变革,也在悄然展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在向崭新的管理模式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会变得更加灵活、便捷、有效,从而节省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VOICE     
《广告大观》2006,(11S):17-17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并负责雅虎中国,这对我本身是极大的信任和巨大的挑战,我愿意和阿里巴巴和雅虎中国的同事们一起努力,将雅虎中国的事业提升到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你能说出多少个中国高端品牌?也许用不了十个指头就能数过来.《太平洋月刊》记者法洛斯认为中国缺乏全球性品牌,而这就是中国还不算上超级经济大国的明证.法洛斯在其博客上写道:"有44%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大国.有这样想法的人简直是疯了.如果让你列举出20家美国大型跨国企业,你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说出50家.但中国呢?10家都难!" 伴随中国经济30年来的持续增长,以及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的需求特征出现了两大转变.第一大转变是消费层次转变,国人消费已经从过去解决温饱的产品消费阶段向自我实现的品牌消费阶段转变,已经从过去的一体化消费向多层次消费转变.今天中国市场上产品的丰富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高、中、低产品全线覆盖,顾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12.
苏贝 《中国品牌》2014,(8):46-47
对于蒙牛来说,在中国,重新定义牛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勇于实践,才能赢得成功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蒙牛无疑已经走在了引领乳业转变的前列在中国企业拉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变革大幕之时,作为中国乳业的领军者,蒙牛正在走上转变之路。  相似文献   

13.
IT三国志     
未来的IT产业,将会出现从“以PC为中心”向“以互联网为中心”的转变,终端产品越来越智能化、多元化、网络化,最终,所有的终端和“云”(互联网)将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N屏+云”架构。  相似文献   

14.
刘东明 《中国广告》2013,(5):133-134
2013年,网络营销必须完成从用户规模效应向用户个人体验的转变,完成从生意到生态的转变。互联网2013年的关键词将会是:开放、深耕、整合、共赢。我们迎来荆棘与鲜花同在的时代:互联网用户从高速增长到逐渐放缓,互联网营销人口红利渐淡,营销必须完成从用户规模效应向用户个人体验发展,营销必须完成从生意到"生态"的转变。如何在保持用户体验的基础上,从单一用户身上创造更多的营销机会,应该成为每个互联网  相似文献   

15.
风青杨 《光彩》2014,(4):6-6
正阿里巴巴向美国提交申请文件可能是为了向香港监管者施压,以便让阿里巴巴获得它期待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一种经典的监管套利行为在经历了与港交所一年的谈判后,16日,阿里巴巴宣布正式启动上市事宜。尽管该公司尚未公布具体的上市时间和交易所,但有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最早可能在三季度实现IPO,或成美国最大的IPO。但这条消息公布后,也被互联网业内的评论人士所质疑:马云真的打算在美国上市吗?赴美上市一直是阿里巴巴IPO的B计划。因为美国不是阿里巴巴上市的最佳选择,美国对阿里巴巴的最主要吸引力来自对控制权的保证,美国二级市场的"双股权"制度可以支持马云以及阿里巴巴管理层在控制权上占有更多席位。但美国监管较香港更为严格,如果选择美国  相似文献   

16.
在并购日渐繁荣的互联网行业,阿里巴巴以并购总额超过45亿美金买下优酷土豆,创中国互联网"第一并购"。本文结合阿里巴巴的实际经营状况,从理论与实际研究着手,探讨其盈利情况在兼并优酷土豆前后有何不同。本文首先介绍阿里巴巴和优酷土豆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后根据集团财务报表对阿里巴巴兼并前后财务绩效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并且提出并购前可供企业参考的一些建议,为上市公司尤其是互联网行业正确进行并购决策提供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物联网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中国的IT行业正在迅猛崛起,其发展速度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越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企业。IT行业的火热使得从事研发工作的员工炙手可热,市场需求求贤若渴。如何有效地防止研发人员流失,成为IT企业管理层关注的重点。该文以w公司为例,初步探讨了在福利待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积极融入世界互联网的大潮,创新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本文阐述了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成功经验,探讨了阿里巴巴未来的几大增长点,并对今后互联网电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字化营销"这个术语源自于IT行业,就是指使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来进行沟通、销售和支付等营销活动。由于现代连锁企业的出现,企业的规模空前庞大,大量采用信息化技术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数字化的意义已远远超出技术的层面,数字化改造已成为许多零售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数字化营销的概念还超越了IT技术术语的范畴,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一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东亚IT产业发展的贸易模式有如下特点:第一,东亚IT产业的技术来源于美国。通过承接美国计算机企业的"外包"业务,东亚在IT硬件设备制造领域建立了完整的生产体系。第二,东亚与美国的IT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与电子部件,反映了美国企业将IT中间产品"外包"到东亚区域以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了全球IT产品的国际外包浪潮。第三,东亚区域内贸易模式不同于东亚—美国之间的贸易特征,日本、韩国和东盟通过向我国出口集成电路及其电子零部件获得了巨额的贸易顺差,而我国则将进口的集成电路和电子零部件装配成电子产品出口到美国和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