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琵琶的演奏需要丰富而复杂的技巧,而作为一种音乐表现的手段,技巧积累的越多,在作品表现时就越具备生动表达和广泛选择的可能性。反之在技巧上若存在明显的缺点或不足,演奏时很可能会损害音乐表演的生动性和完整性。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演奏技法,使其在不同乐曲的演奏中,选用最恰当的技法来完美地诠释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2.
杨惠 《魅力中国》2010,(27):238-238
完美的琵琶演奏,并非只应注重它的手指技巧的操作和音乐感情的演绎,因为无论是乐曲的表现力,都与另一个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的自主呼吸.  相似文献   

3.
贾婷 《发展》2010,(4):102-103
琵琶作为中华民族众多传统音乐文化艺术的一种独特门类,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本文以琵琶弹跳技术和气息的应用为立足点,剖析并论述当今琵琶演奏技术的手法、特点。  相似文献   

4.
韩红英 《魅力中国》2011,(20):293-293
本文主谈扬琴的演奏姿势、要领及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5.
范占军 《魅力中国》2013,(11):77-77
笛子的演奏由于技巧、地域的关系,有不同的演奏风格。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为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气的功夫最难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动作干净、利落、速度平均、灵活、有弹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颗粒感、节奏平均、能持久;唇的功夫就必须注意风门大、小及口劲的适当表现。意之不管什么技巧。只要练得勤.定能热能生巧。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样的技巧的时候,一定要为自己演奏的音乐负责,否则画蛇添足,破坏了曲子原有的美感。  相似文献   

6.
钟敏 《魅力中国》2013,(10):89-89
大阮是富有表现力的民族器乐之一;在民乐队中,阮不仅能够填补乐队中弹拨组的中低音音区缺憾,并起着承高启低的作用。阮一开始从伴奏乐器而发展到至今已经能够独立演奏,并开始登上大型的协奏舞台。目前民族器乐在演奏上都往系统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而阮属于发展时间比较短但又逐渐的被重视开来的乐器,因而在演奏技术上是日渐要求提升的。虽然阮这个领域上经过很多前辈们的努力开拓,发展至今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钟敏 《魅力中国》2013,(11):74-74
大阮属弹拨弦鸣乐器,是我国最古老的抱弹式弹拨乐器之一。阮乐艺术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源自秦汉,兴于魏晋,盛于唐宋,衰落于明清,再复兴于当代。建国初期,阮只在乐队中作为内声部乐器使用,其作用只是一种伴奏乐器。后经张子锐、宁勇等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努力,对其进行了改革,使之除了应用于歌舞、戏曲、曲艺伴奏之外,还能够应用于乐曲的独奏、重奏与协奏,并且在民族管弦乐队中担任重要声部;同时,新研制的系列阮又可以独立组成富有特色的“阮族乐队”,从而使阮乐艺术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和发展空间。音质及音色变化是器乐演奏中表现音乐内容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同样,在阮的演奏中,如何才能取得较理想的音质和丰富的音色,是每一位习阮者必须着重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玉芝 《魅力中国》2011,(5):290-290
阮是我国古老的弹拔乐器。源于汉代,鼎盛于唐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由于人们对阮的认识不够深,一直处于平淡的状态。现在随着阮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人员的不断增多,使其演奏艺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准,较严密的演奏:演奏艺术与作品想象的结合,轮奏,推拉弦技巧与音乐表现,演奏中气与韵的运用,充分发挥了它的音乐空间,使其一步步走向成熟辉煌。  相似文献   

9.
钟啸隆 《魅力中国》2014,(21):90-9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二胡做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秀代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日益显现耀眼的光芒,成为中外皆知的民族传统乐器,受到了音乐爱好者和青少年的青睐。但由于二胡音准难把握、演奏技巧高、难度较大等特点,很多二胡学习者望而却步。做为一名专业的二胡演奏员,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演奏经历,针对二胡演奏的人门与提高,谈一些经验和技巧,以期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田金鹏 《魅力中国》2013,(19):124-124
戏剧,我国传统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豫剧是这朵奇葩的花蕊。大锣作为豫剧乐队的主要伴奏乐器,其伴奏艺术和演奏技巧非常重要。我是一名大锣演奏员,自戏校开始就学习和从事大锣演奏,近十几年的伴奏经历,打过传统文武戏、新编创作戏,现将我的经验和心得说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喜臣 《魅力中国》2013,(31):110-110
在民族器乐——二胡的演奏艺术实践中,演奏者对声音色彩的把握十分重要。如果声音色彩贫乏、单调、不够丰富,都会对声音产生不美的效果。即使是同一首作品,有的演奏者可能就偏重于刚中带柔的音色,有的则偏重于柔中带刚,柔美纤细的音色。所有对演奏音色的实践和尝试,都会达到比较完美地反映作品内容,塑造鲜明形象,表现作品主题,达到完整演奏作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冯勇 《魅力中国》2014,(16):99-99
众所周知,无论演奏,还是演唱;除了把握好音准、音色、优美动听外,更要注重“情”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准确的说“情”是音乐的灵魂。具体到乐器演奏中,一个优秀的琴师,应该做到“情”字当先,在演奏前,首先要吃透作者的导向、意图和作品的内涵所在,必须深领其意,以丰富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以来,才能在独奏、领奏、伴奏中达到“声情并茂”而不是在简单地拉奏音符,乏躁无味,特别是在伴奏中,一定要和演员达到共识,一同进戏,抓住主题,不得自顾自的拉奏与作品情结无关的华而不实的卖弄技巧,惟有如此,才能演奏出以情所需,声情并茂,优美动听较深层次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3.
葛荣桃 《魅力中国》2010,(19):179-180
琵琶是我国民族乐器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拨弹乐器之一。它源远流长,从有文字记载到东汉时期算起,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琵琶”这一名称对中国古代拨弹类弦乐器的泛指,慢慢演变为对特定形制乐器的专称,并成为人人皆知,具有时代性的一件中国民族乐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行程。  相似文献   

14.
顾学会 《魅力中国》2014,(19):154-154
河南曲剧是我省第二大剧种,它是在鼓子曲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民歌小调以及其它兄弟剧种艺术的情况下所产生而成的。其先始形态只是一边踩着高跷一边演唱,故称作“高跷曲”。历经几代老艺人的改革创新,曲剧音乐已经形成男女分腔和性格化(行当)分腔的艺术形式,曲胡是这个剧中的主要伴奏乐器。然而,曲胡与唱腔的音域相同,演奏韵味与唱腔高度统一、和谐。所以,曲剧音乐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季倩 《魅力中国》2014,(12):82-82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发音是大提琴演奏的核心问题。大提琴演奏的音质、音色、音量、乐句之间的衔接和整个旋律的流畅程度都是由右手技巧决定的。我们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对情绪色彩的描写和情感活动的表达,都是要通过大提琴特有的音色来完成,让听众产生想象,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所以,大提琴演奏的中心问题是演奏者如何通过右手的演奏技巧让大提琴产生自然振动、优美浑厚、富有表现力的音色。  相似文献   

16.
何玉倩 《魅力中国》2014,(15):71-71
河南曲剧是一个年轻的剧种,其所演唱的曲牌明清之际已在民间广为流传。二胡是中国民族器乐的代表性乐器,它音色细腻、优美、柔和,表现力非常丰富,善于表现抒情、叙事、忧伤等音乐情感,故有“东方小提琴”之美称。其充满着浓郁的河南地方韵味的优美音乐,在作曲家的精心编配下,成为了一首首、一段段质朴、清醇的二胡独奏小曲,为烘托剧情、渲染人物感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音乐是形象思维的艺术,在琵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演奏的水平。其方法有:讲课采用同视觉形象相关的手段;注意想象力的培养;利用好多媒体课件;把音乐欣赏作为提高形象思维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杨鸣 《魅力中国》2013,(19):121-121
琵琶音乐是民族音乐中最具艺术魅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优美的音色特点、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而受到众多爱乐人士的追捧。琵琶发展历史悠久,其本身承载着人类音乐文化、音乐思想和智慧,可以说历代音乐家创作的琵琶乐曲历经时间的洗礼而遗留下来的都是经典之作,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音乐是形象思维的艺术,在琵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演奏的水平。其方法有:讲课采用同视觉形象相关的手段;注意想象力的培养;利用好多媒体课件;把音乐欣赏作为提高形象思维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具体手型和手指位置上寻找优美声音的方法是毫无用处的,学习弹奏优美声音的唯一的方法是系统的听觉训练。这就涉及了音乐艺术表现与演奏技巧的美学方法问题,事实上,每一位演奏者都适用完美技巧原则。但实际上演奏史上也根本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通用完美技巧的例子。不仅仅在于文字难以完美表达演奏技巧上的缺憾。美学思想、艺术个性的不同使得演奏技巧必然相应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