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贸易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出口贸易中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根据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种范式、即“雁行模式”和“贸易竞争关系模式”,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目前有一些学者,特别是一些国外学者比较倾向于后一种关系。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出口市场份额,出口结构及决定各国出口贸易的因素,认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关系更多程度上属于产业和技术引进的合作伙伴,良好的东亚经济关系和经济环境是该地区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空间交互作用的视角,基于投资、物价、利率、汇率和国际石油价格5个传导机制,以动态双边贸易总额权重为连接矩阵,构建了一个包含51个国家的GVAR模型,考察了"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家间的经济增长、利率、进口和出口贸易4个经济变量存在同周期性;长期来看,该地区双边出口和进口贸易1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1.57%和1.77%,相反,中国经济增长1.2%则可提高该地区双边进出口贸易0.63%和1.02%,但短期内双向冲击的结果均为负;这两种关系在各国间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币波动日益频繁,波动区间不断加大,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更为密切;与此同时,自200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关系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基于2001—2018年我国与5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面板数据,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规模的影响,结论认为在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化与出口贸易规模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汇率波动与出口贸易规模负相关,沿线各国GDP的增加及贸易开放度的增加有助于双方贸易的发展,但贸易成本是制约双方贸易往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空间交互作用的视角,基于投资、物价、利率、汇率和国际石油价格5个传导机制,以动态双边贸易总额权重为连接矩阵,构建了一个包含51个国家的GVAR模型,考察了"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家间的经济增长、利率、进口和出口贸易4个经济变量存在同周期性;长期来看,该地区双边出口和进口贸易1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1.57%和1.77%,相反,中国经济增长1.2%则可提高该地区双边进出口贸易0.63%和1.02%,但短期内双向冲击的结果均为负;这两种关系在各国间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汇率是调节一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工具,在欧元区由于使用统一的货币,这使得成员国无法通过改变汇率来调节本国的进出口贸易,而成员国的通货膨胀率的不同造成了欧元区各国的实际汇率并不相同,实证分析发现,实际汇率与区内出口贸易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实际汇率每增加1%,区内出口就会减少2.39%。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贬值的幅度会有多大,这完全取决于中国央行对各国货币汇率关系的评估与取舍,市场根本就不用过度解读。最近“人民币贬值”成了一个热词,这个“贬值”主要是指人民币兑换美元的贬值。就目前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关系来说,尽管政府希望人民币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均衡汇率,但是仍然无法摆脱主要是与美元汇率挂钩的路径。没跳出央行掌心这波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是1月22日欧洲央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GARCH模型度量了人民币对日元实际汇率的波动性,并基于VAR的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日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内,中国对日进出口存在正向的收入效应和负向的汇率波动效应,出口价格效应为正,进口价格效应为负,且出口价格弹性大于进口价格弹性;中国实际收入是推动中日进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短期内,人民币贬值不能改善中日贸易逆差状况,并且向长期均衡的调整速度较慢;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中日贸易的长短期影响均不显著。因此,中日贸易问题的根本不在人民币汇率,而在于中国经济结构和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一个扩展的古诺模型分析证明了贸易模式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关系。首先,本文从破解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国贸易规模和贸易顺差仍持续增长这一谜题出发,分析了中国贸易模式和出口结构特征,描述了中国在国际生产价值链上的角色,阐述了垂直型产业内模式和中间产品占比较大的贸易结构对人民币汇率传递水平的影响。其次,对Dornbusch采用的古诺模型进行拓展,引入贸易模式变量,构建了一个局部均衡的理论模型。模型分析表明,产业市场结构、本国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和贸易模式是影响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水平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东南亚各国的汇率制度及变迁,分析了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汇率制度及政策方面的原因,即历次的制度变迁并没有改变其真天的政策及制度实效,东南亚各国实际上仍然实行的是具有致命性缺陷的美元钉住汇率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了与东南亚国家相适应的“最优汇率制度”并试图论证和探讨与东南亚国家以及类似国家相适应的最优汇率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对中澳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中国实际GDP、澳大利亚实际GDP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澳两国GDP、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两国双边贸易收支这四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人民币有效汇率与两国贸易收支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调整人民汇率不能解决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人民币汇率与双边贸易收支之间不存在理论上的J效应;澳大利亚经济的发展有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目前还是一个外贸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是众多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与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对日本、美国在中国投资对其本国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自的影响不同。日本对华投资,出口贸易增加,投资与贸易是一种互补关系;美国对华投资,出口贸易下降,投资与贸易是一种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世界经济失衡背景下,汇率波动对一国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福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不完全竞争模型,研究了世界经济失衡条件下汇率波动对劳动力资源无限供给的国家(以中国为代表)的出口结构与出口福利的影响,并就汇率波动对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的出口量、企业利润、就业和出口贸易福利等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具有一定资本要素密集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受汇率波动的影响最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受到的影响较大;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所受的影响较小;汇率波动对各种产业出口幅度的不同影响将改变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学者们偏重于从中国总体、地区或国别视角考察人民币汇率、FDI与中国贸易收支关系,较少从行业层面上对其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从制造业行业视角,采用有界协整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人民币汇率、FDI与中国贸易收支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FDI与贸易收支关系在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表现;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改善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收支,而从长期看,则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FDI增加均有助于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改善其贸易收支。  相似文献   

14.
李维  胡颖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33-137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国家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具有桥梁作用。基于“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2011—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拓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分别对中国进口与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会显著促进中国的进口与出口贸易,但对中国进口贸易促进作用强于出口,且东道国GDP增长促进了中国进口与出口贸易增加,其对中国进口贸易促进作用大于出口;而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对中国进口贸易限制作用大于出口,东道国与中国为邻国、与中国具有共同语言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会推动中国对其进出口贸易增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对外贸易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人民币汇率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有关贸易收支关系的问题。在理论上,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重要影响已成为一般性原理为人们广泛接受。但是,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很弱,且与进口贸易不相关。这表明,中美贸易失衡并非来源于人民币币值低估,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方式来纠正中美贸易失衡并不符合“对症”规则的要求,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应该在考虑内外部均衡和国内经济稳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稳健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吴敬琏 《调查研究报告》2006,(195):3-11,F0004
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在相当长时期并没有感受到最终消费的瓶颈约束问题,这很大程度归功于用出口导向政策来缓解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所带来的内需不足的问题。但出口导向政策并不能长期地维持经济稳定和有效增长。我国目前存在内外收支不平衡问题的根源正在于中国目前这种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因此,调整利率、汇率虽然是必要的,但这只是短期调节,从长期来说,实现增长模武的转变才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价值链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传统的实际有效汇率测算方法不考虑中间产品贸易,因此已不能准确评估一国的出口竞争力。基于此,对新的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实际有效汇率的两种测算方法即基于任务的实际有效汇率和基于产品的实际有效汇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与中国的经验测算。结果表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传统实际有效汇率差异明显,后者严重低估了中国在1999~2008年间竞争力的恶化。此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显著减少中国的净出口贸易,基于任务的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检验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贸易流量的决定 ,从总量和部门两个层次就中国对 4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潜力进行了估算 ,结果显示中国的出口在总体上表现为“贸易过度”,但对俄罗斯、日本等七个国家或地区表现为“贸易不足”。此外 ,出口潜力的结构因素分析表明 ,与对美国 (参照国 )的出口相比 ,中国对其他经济体的出口相对不足的首要影响因素是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总量 ,地理和区域贸易安排因素发挥着相对次要的作用 ,再接下来是贸易依存度和人均收入的影响 ,而进口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及与中国的贸易匹配程度等因素可以部分地解释余下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国家重提大型基建项目对经济复苏的重要性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光指望外部环境自然变好是消极的方针,东南亚国家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改革措施,最大限度地刺激本区域内的需求。刺激区域内的需求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各国政府努力扩大本国的基建规模;二是东南亚各国政府加强联合,推动本区域一些大型跨国基建项目的实施;三是力求本国出口贸易的多元化。目前,东南亚一些国家政府和有识之士又重提因东南亚金融危机而搁置了两年的一些大型跨国基建项目,希望藉此推动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全面复苏。过去几年,东南亚部分国家已经酝酿…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上,区域成员的汇率波动影响着相互贸易以及区域内各成员间的贸易依赖度, 进而制约着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进展。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区域贸易理论模型,并对于东南亚区域贸易 (区内贸易和各成员贸易依赖度)的汇率波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该理论模型表明,在不存在价格粘性的情况下,汇率贬值促进区内贸易,而汇率波动性的影响取决于风险厌恶系数,以及风险组合的潜在收益。实证结果显示,汇率的变动效应不显著,扩大东南亚汇率的浮动自由度能够引致显著的区内贸易增加效应,但对于该区域贸易一体化发展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