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怡 《天津经济》2010,(9):24-25,3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正是在这种要求下,《条例》的实施推广不仅是人民的诉求,同时也标志着政府行政职能已经开始逐步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认真抓好四个环节,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践证明,政府职能不转变,改革就难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难以建立。自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实行政企分开,正确发挥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尤其是《企业法》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颁布后,各级政府在职能转变方  相似文献   

3.
政务信息公开实施难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小强 《魅力中国》2009,(4):123-124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我们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是《保密法》《档案法》与《条例》的一些规定的冲突、《条例》执行中“例外”和“底线”的难以确定性、政府部门滥用“保密优先”的原则加之“官本位”的思想的作怪使《条例》的初衰很难得到体现,政府信息并不会因此真正公开。  相似文献   

4.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和国家国资委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从国企改革转向国资改革。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以国资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搞活国民经济。可以说,《条例》的颁布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转折点。国资管理体制不改革,政府职能就不能转变,难以做到不分所有制、一视同仁的社会公共管理;政府经济管理机构不改革,国资专司管理体制就无法建立,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因此,《条例》的颁布是政府深化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招标》2013,(20):7
政府投资立法进程长达十余年之久,2010年1月,国务院法制办曾就政府投资条例公开征求意见,但此后没有下文。今年终于传来利好信息,《政府投资条例(征求意见稿)》正在抓紧研究修改,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总体要求,投资审批权限有的要下放,有的要整合。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安建不久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2012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司长王晓涛曾撰文指出,要尽快把政府投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出台政府投资条例,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投资体制政策研究室主任吴亚平表示,政府投资条例的出台将使政府投资有法可依,有助于从决策、执行、实施、监督全过程规范政府投资管理行为。多位专家也表示,  相似文献   

6.
苏铮 《上海改革》1993,(9):17-19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条例已颁布一年多了,最近朱副总理、国家经贸委陈清泰副主任又开会进一步推动《条例》的贯彻落实,本刊为此专门访谈了几个企业,看看成效和问题,看来《条例》的贯彻是一个“政府转变经济管理职能”(包括提高工作素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系统工程。镕基副总理指出:既要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又要企业苦炼“内功”的要求是完全正确的。做好这二个方面,单靠经委去推动是不够的,希望能深入总结经验,把本市贯彻《条例》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是搞活国有企业,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从法律上对政府信息公开做了明确规定,使广大群众对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方式等信息能够一目了然,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第十六条规定: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8.
洪鸿 《中国招标》2015,(3):30-32
2014年12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会议认为,把政府采购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事关政府公信力,是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重要内容。曾经参与《条例》草案起草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有了细则后,政府采购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其中的核心是强化透明度。他说:“要做到透明,仅仅由媒体发公告是  相似文献   

9.
汪才华 《中国招标》2012,(32):13-15,19
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下称《条例》)的条款顺序,笔者拟分期解读《条例》相关条款给招标投标当事人带来的相关变化,指出《条例》与现有的《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办法》等法律法规存在的不同之处以及《条例》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共鸣和立法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祁晓敏 《理论观察》2010,(6):166-167
2007年4月24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08年5月1日《条例》正式实施。此后,各地公共图书馆加强了对政府信息服务工作的投入力度,取得了一些成效。政府信息服务工作对公共图书馆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权威信息     
正国务院: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保障粮食安全6月公布、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的《农田水利条例》是国家关于农田水利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条例》明确,发展农田水利,要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节水高效、建管并重的原则。《条例》对农田水利规划的编制程序作了规定;《条例》指出要按照不同工程类型和投资主体,确定农田水利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息公开,是落实“权为民所用”理念,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显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琳 《东北之窗》2008,(11):50-51
2008年5月1日,是中国政府变革和民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一天,一部名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行政法规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原有的自我主导信息公开将向制度主导转变,我国将走向一个"信息公开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与颁布已一年多了。一年来。各级政府都在认真贯彻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大部分已到手,企业活力正在逐步增强,搞活同有企业有希望。但搞活企业并非易事,《条例》正在实施,发展不平衡,也存在一些问题。关键是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行政机构改革动作迟缓,不少部门和单位仍在等待、观望。其次,十四项经营自主权,有的(如进出口权、拒绝摊派权)尚未落实;有的还不会用或者用不好;还有的只重视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而忽视约束机制等等。当前,有必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论     
《中国经济快讯》2011,(44):79-79
严肃问责才确保"新拆迁条例"的顺利实施 今年1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实施后,情况并未出现根本扭转。强拆纠纷是典型的由地方“土地财政”带来的后果,是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公共利益和发展经济的旗号,把土地作为敛财筹码。与开发商共同导演的。新“拆迁条例”的出台,直接关系地方政府以后能否再顺利低价征地,关系到房地产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关系到今后地方政府的“日子”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论     
严肃问责才确保"新拆迁条例"的顺利实施 今年1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实施后,情况并未出现根本扭转。强拆纠纷是典型的由地方“土地财政”带来的后果,是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公共利益和发展经济的旗号,把土地作为敛财筹码。与开发商共同导演的。新“拆迁条例”的出台,直接关系地方政府以后能否再顺利低价征地,关系到房地产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关系到今后地方政府的“日子”  相似文献   

17.
张娜 《老区建设》2014,(10):29-30
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使得政府职能转变再一次成为热点,但是政府的角色定位却由于转变带来了模糊性。本文从职能转变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误区入手,定位政府的角色有以下几种:规则制定者、公共服务者、协调监管者。  相似文献   

18.
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下称《条例》)的条款顺序,笔者拟分期解读《条例》相关条款给招标投标当事人带来的相关变化,指出《条例》与现有的《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办法》等法律法规存在的不同之处及《条例》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共鸣和立法者的重视。上九期已分析了24条内容,本期分析3条内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步入法制化轨道。作为硬性制度约束规则,《条例》的颁布对于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合法化、规范化和保障公民知情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增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2012年2月1日,《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下称《条例》)在《招标投标法》实施十二年后得以施行。《条例》分总则、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投诉与处理、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85条。笔者一直专注中国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研究,特从实践和法律角度出发,按照《条例》的条款顺序,分期解读《条例》相关条款给招标投标当事人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