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与开发方向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从农家乐旅游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其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家庭旅馆之间所异同,农家乐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利益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经营集约化、管理规范化、产品特点化、收益多元化、市场国际化和建设生态化将是未来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农家乐”在全国已成燎原之势,“农家乐”游客作为一个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有其共性和地域特性两个层面。从旅游业的角度,以贵州板桥乡村旅游为例,对“农家乐”消费者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提出贵州“农家乐”应改进营销模式,将乡村旅游与其它类型旅游绑定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自驾车旅游的宣传、服务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衙州市七里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配合深度访谈,分析了当地居民对“农家乐”旅游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对旅游业的态度。结果表明:居民对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提升当地形象有显著感知。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明显强于负面影响的感知。居民感知最深的是经济影响,其次才是环境和社会文化。大部分居民赞同“发展旅游利大于弊”。最后,就改善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提了建议,以期对当地旅游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牛刀 《企业家天地》2009,(12):19-19
长沙市“农家乐”近几年来发展很快,曾被誉为“全国农家乐最火的城市”,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果不解决,一定会制约这种新兴旅游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代都市人,谁不想远离喧嚣的噪音和钢筋水泥丛林,投身山林田园,春观花,夏纳凉,秋赏桂,冬咏梅,享受轻松一刻。抛开城市喧嚣,去呼吸新鲜空气,体验自然风光,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享农家乐……农家乐为乡村休闲旅游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然而,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时下,人们到众多农家乐游玩,要么钓鱼、打牌,要么喝茶、吃饭。玩过后,许多人部不禁感叹,大多数农家乐服务内容单调、雷同,缺少应有的独特乐趣。产品同质化,特色不明显,使农家乐整体发展遭遇“成长的烦恼”。本期我刊记者为广大读者全方位展示特色农家乐如何“乐”中取“金”的经营思路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大别山区农村经济落后,农村“留守”等社会问题严重。以湖北英山桃花冲景区内部农家乐为例,围绕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座谈等方法分析依托该景区的农家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试图从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景区定位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及文化挖掘方面探讨大别山区景区依托型乡村在发旅游过程中保持原真性的问题,以期对大别山区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农家乐旅游SWOT分析及其营销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得衣家乐旅游产生并迅速成长.本文通过对长沙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提出了农家乐旅游的相关营销对策,从而促进长沙市农家乐旅游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农家乐旅游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哈密市农家乐旅游发展迅猛,为农民致富增收、劳动力就地转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了新的领域,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根据哈密市农家乐旅游的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分析了哈密市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就目前情况看,有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会给人们尤其是农民带来各种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总体说来,其存在利大于弊,我们应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农家乐”这种旅游形式逐步走向正规,发扬光大,使其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晋城市呈现蓬勃发展的旺盛势头,构成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一部分。其中,农家乐这种由农民向城市人提供的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愉悦精神为核心的休闲旅游方式,更是构成晋城发展区域旅游经济的特色形式。透过个案,纵观山西区域旅游事业的整体发展,“农家乐”在晋城市走得是否顺畅?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本文将结合现状采取政府主导下的科学合理规划,建立村寨联盟,整合资源,特色分类经营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使之尽快跟上乡村旅游的高速列车。  相似文献   

11.
广告语存在用字、新词语使用不当、乱改词、不合法等“误区”,存在浮夸、庸俗、违背传统等不利于社会良好风气形成的“误导”。广告创作人员应提高语言水平,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与健康。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种市民社会理论的话,也只能看成基于唯物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机理的理论。应从原则高度明确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沈越教授将市民社会臆想为没有阶级属性的永恒的"中产阶级"社会。认为西方经济学、西方哲学等只是这种没有阶级属性的市民的意识形态,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应该不加批判地原原本本地"拿来"。他还试图通过个别德文词的辨析,一方面将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既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贴上"伪马克思主义"的标签,另一方面把马克思理论整体性地改造成没有阶级属性的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实质上是有意识地将马克思理论与西方意识形态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3.
外贸英语翻译的“忠实”与“变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贸翻译是翻译理论和实践与外贸背景知识和实务操作紧密结合的过程。现代外贸英语具有完整、简洁、具体、正确、清晰的特点,翻译时应遵循“忠实”和“变通”原则,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解读经济学中的"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流经济学理论主要探讨资源稀缺条件下的选择行为,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率"。文章主要指出了主流经济学中"效率"理论的前提存在缺陷,并对这一缺陷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5.
"一城三星"理念下的"大保定"建设需要在更大空间内对城市发展进行设计。在"小马拉大车"的发展瓶颈下,保定的城市空间拓展采取"摊大饼"方式由核心地带均匀向外围空间蔓延并非理性选择。"大保定"的构建需要采取"条带"、"点状跳跃"模式的空间蔓延机制。这不仅会使得保定城市空间在短时间内得到拓展,而且可以有序分解保定的城市职能到邻近的核心村镇。在西部山麓和东部高速公路的发展约束下保定的发展选择应该是沿交通干线沿"东北-西南"方向进行条带状拓展,虽然短期内保定的外围空间呈现对称发展状态,但从长期看不对称的"条带状"发展格局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清代的况周颐提出:“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一将“拙”这一范畴定性为词学的三大基本范畴之一。而词发展的盛衰史正体现了词之创作争理论由“拙”入“巧”及由“巧”返“拙”的历程。词经由晚唐五代词人到宋,其音律、构词谜句、营章布局等各方面都从初时的拙率朴陋发展为后期的精巧稳妙,文人作词亦由初期的。率意”到后期的“羽意”,词体从萌生到极盛,由小令的轻巧动长调的工巧。其实也是一种音乐文体从民间之拙动文人之巧的过租。从宋人对词体的理论认识中可以看出,宋人对待词的美学认识并不像对诗那样崇尚老拙古朴。而是“尽态极妍”,以词律之精巧、构思之惠巧、运意之奇巧为“正体”之美。词之由“巧”返“拙”则是一个词学理论诗化的过程。尤其是清代常州派格外标举比兴寄托.求词中深意而提出“沉郁”、“顿挫”、“柔厚”等美学范畴以纠渐派之弊。与宋人普遍追求的“巧”相反,清代中后期词学理论家开始普遍崇尚“拙”。并且他们往往穿透唐宋人词的“巧”,而刻意发掘蕴涵其中的“拙致”。词学理论由“不妨巧”到“巧不如拙”的发展历程,实质上就显示出词由音乐文学之重视音律到传统诗学之重视意境之浑化古拙的过程.从形似到神味的追求,是词“诗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西方休闲理论中flow(畅)和汉语“游”概念的比较。突出对参与性动态美感的研究。由此,作者提出了在理论美学美感范畴之外的旅游美学中游畅感研究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8.
《物业管理条例》修订后第三十四条中明确规定:"一个物业管理区域由一个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物业管理。"可事实上,一个小区分由不同的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管理服务的实例不在少数。是什么导致了事实与法制的不符?  相似文献   

19.
《管理学原理》中的人本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泰罗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和理论的演变历程,分析了在目前新的形势下,科学管理理论中的适用及不适用的成分,并从"人力资本"、"情商"、"管理沟通"等角度阐述了"人本原理"全新的内涵.本文还将用发展的眼光来论述21世纪科学管理中人本原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论语>基本的货币现点是重义礼而轻货利;尚节俭而耻奢侈;讲实惠而避空浮.<孟子>根据世界事物各不相同的特点,从价格切入,创造性地提出了"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观点,强调世界万事万物具有绝对的不整齐性,因而表现在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上也就具有绝对的差异性,委婉地批评了<论语>在货币分配上的绝对平"均"论,坚决否定了农家学派许行等在货币交换中的万物价格平等论.该书从"物之不齐"的价格理论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分工论并描绘了"制民以恒产"的理想"耕织图",强调货币流通在各个领域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