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几代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艰辛探索,以此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必须找到切实有效的途径,即满足劳动者的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实行对外开放,从而调动生产力最活跃要素人的积极性,促使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其贡献主要在于:率先提出并确立了我国要走一条适合自己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是建设;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为改革奠定了基本理论基石。这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正> 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历史必然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它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推进,以至实现共产主义,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都是两大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永恒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这是一个循环往复向上发展的运动过程。社会主义条件下,两大基本矛盾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虽然适应是基本的,但相矛盾的,不相适应的部分,也不能忽视或轻视。并且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出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他提出以苏联为鉴戒、走自己的建设道路的任务,初步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学术界已经进行了一个阶段的热烈讨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研读各方的意见,使我们受益不浅。但是,我们认为,有必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的内在结构出发,结合资源配置的功能和效率,进一步从理论方面深入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本文拟就此谈谈我们的看法。分析市场结构前的讨论:资源配置的基本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确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路线、方针、政策,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关系的原理,揭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质意蕴,从生产力本性、生产关系性质上把握住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性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坚持正确理论和正确实践的指导,处理好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其它多种经济成份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的社会主义本质向共产主义的全部本质接近。  相似文献   

7.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社会理想,但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下才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了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社会和谐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要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生产力、生产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时到今日,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仍起着明显的主导作用。只要资本主义制度没被推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就会存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矛盾的表现形式也在静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种演变是在为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准备物质条件,是公有制因素对私有制因素的扬弃。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提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使得社会主义必然出现.这些认识对于应对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情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精髓,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是对其“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存在状态及其运动特点的进一步拓展;社会和谐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巨大飞跃;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支配和决定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发展尖锐和突出的历史时期。落后的社会生产是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反映了现阶段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生产力很低这个根本特征。它的根本表现:一是没有工业化;二是商品经济不发达,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工业化时期,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迅速发展并显得尖锐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面对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今天我们揭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力个人所有之间特有的基本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于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式,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本质、存在形式、内部结构和运行规律。因而,从这一基点出发,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通过具体的体制来体现生产资料公有和劳动力个人占有的内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3.
任何社会都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并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新中国建立以来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有其复杂性与特殊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表现。我国进入新时代是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根据的解读有待商榷。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渐进的,有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这种转化有其特殊性,具有连接性和发展性,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关系。而以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往往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根本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处于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并不矛盾,而是相统一的。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确定了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战略布局,这是提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必要时机。同时,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隐含着收入差距拉大的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从理论上说,来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矛盾、基本经济规律、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二重性以及经济运行中与此相连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作用;从现实上说,来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积累的一系列矛盾及其所处的国际环境。从危机的类型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能发生的危机,分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从危机的源头来说,有起于国内的原发性危机,也有始于国际的输入性危机。从近年危机发生的情况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危机,一般都是输入性的,但这绝不应成为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和发生危机可能性的理由和根据。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和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必须用唯物的、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切忌主观性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15.
<正> 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他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是重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恬 《发展研究》2002,(3):42-43
马克思有一个著名论断,即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是一个革命家,但首先是一个学者。他提出这个论断不是因为对资本主义的仇恨,而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揭示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他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推进,一些新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相继产生。然而,有些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和原理,理论界在理解和论述上产生了分歧。比如,“社会主义经济”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究竟是同一概念还是不同的概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是内涵相同的概念还是有所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是否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对这些概念理解和认识上的不同,会涉及到对相关原理和重大理论问题认识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18.
人民內部矛盾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毛澤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这部偉大著作研究的主題。人民內部矛盾是指人民中这一部分人同那一部分人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上層建筑和經济基础之間、生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思想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之初到达成共识的今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程。社会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一般地提出了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交往形式,列宁则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交往中提出了对外开放。在中国,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对外开放提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的高度,并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全面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性质、对象和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毛泽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进行了艰苦地探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从哲学价值上讲,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以实事求是为根本前提的唯物主义;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辩证法;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为主线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