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1980年以来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基本情况1980年以来,我国年度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波动较大,最低值为1998年的0.357,最高值为2003年上半年的1.882。如果以10年为期分析:1980—1990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816,1990—2000年平均为0.810;1980—2002年22年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852。虽然1980—2000年间出现过1989年1.843、1990年1.657的高值和1998年0.357的低值,但从两个10年的平均值看,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差异不大,在0.81左右。1、1980—2002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出现的多次波动,其原因不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变化。改革开…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论述了电力消耗与经济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演变规律和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演变过程,然后分析了我国工业化过程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演变过程的相关性,最后概括了主要结论并且提出了两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研究发现,由于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化时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明显地大于1,而且第二产业耗费电力能源的比例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灰色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通过运用灰色控制系统建模与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电力消费量、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居民消费水平指数5个变量对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影响。通过模型的优化确定了中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动范围,为宏观调控与指导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论电力弹性系数法预测电量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杰 《经济师》2002,(9):281-281
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比例关系 ,通常用电力弹性系数表示 ,文章介绍了电力弹性系数及其表达公式 ,进而提出了电力弹性系数法预测电量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电能是一种优质的二次能源,具有其他能源所不可比拟的优点。电力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促进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必须与国民经济之间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发展,才能保证向国民经济提供充足的电力,实现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和现代化的建设。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发展速度的比例关系,通常用电力弹性系数表示。所谓电力弹性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电力消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值。为了方便计算,前者可用发电量年平均增长率表示,…  相似文献   

6.
李勇杰  孙杨 《时代经贸》2012,(24):86-87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决策、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电力负荷的准确预测对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意义、发展现状,以及弹性系数法、一元线性回归法两种方法,并分别运用这两种方法对江苏省进行2012年-2017年的负荷预测,此外,本文还对负荷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孙爽  施应玲 《时代经贸》2012,(12):54-55
本文利用2001—2009年数据,对我国工业部门电力强度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工业部门电力强度变化趋势;采用电力强度因素分解模型,将电力强度的变化分解成效率效应和结构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两种效应对电力强度变化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间,我国工业部门电力强度持续增长,在2006年达到峰值;高能耗、高垄断度的行业电力能效水平较低;而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的行业电力能效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8.
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指标,也是对就业形势进行判断和预测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十一五”时期的就业形势进行预测和判断,进而从提高就业弹性系数出发,提出了促进就业增长的发展战略框架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新疆能源消费、总人口与经济总值的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能源消费构成变化,能源消耗率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新疆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模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能源加工业、能源工业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了新疆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运用AIDS模型,对中日两国的消费需求系统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日间的消费差距在不断缩小;根据30多年来日本的变化趋势可以预测,未来中国的粮食消费的支出弹性系数将会减少,肉类、水产品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在外吃饭的支出弹性系数将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电力企业提供了全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电力市场营销提出了全薪的挑战。正确分析现代电力市场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变化,制定和凋整现代电力市场营销策略是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1-2009年数据,对我国工业部门电力强度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工业部门电力强度变化趋势;采用电力强度因素分解模型,将电力强度的变化分解成效率效应和结构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两种效应对电力强度变化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问,我国工业部门电力强度持续增长,在2006年达到峰值;高能耗、高垄断度的行业电力能效水平较低;而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的行业电力能效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河南省2000--2009年市级面板数据,考察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儿童和老年抚养系数)变化对实际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绝大多数城市儿童抚养系数对居民消费具有负向影响,老年抚养系数变化对居民消费具有正向影响,从长期弹性系数的影响程度来看,绝大多数城市老年抚养系数影响程度要高于儿童抚养系数,这为实施相应的人口、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土地资源尾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建立的土地资源尾效测算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区域维度和时间维度对我国内地31省区经济增长中的土地资源尾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土地资源尾效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①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尾效值整体差异较大;②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尾效值随时间变化差异较大;③人口增长率的提升、土地资源的弹性系数较高和资本的弹性系数较高是土地资源尾效存在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提高水价对水资源的需求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价的基础上,运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建立并分析了水价弹性系数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合理的经济学解释。最后,以慈溪市为例,运用水价弹性系数模型分析了提高水价对该市水资源需要量的抑制作用,阐明了提高水价的巨大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各省区低碳发展特征的分析,明确其在减少碳排放目标上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脱钩理论为基础,设计出低碳发展弹性系数和能源碳排放结构弹性系数,分别从碳排放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程度和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两个角度反映区域“增量”碳排放特征,采用2005-2009年我国各省区直接和终端能源消耗量数据对两个弹性系数进行了测算。基于碳排放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存量”碳排放对区域低碳发展的影响,并利用我国各省区2005-2009年的数据进行了具体测算,采用聚类分析法综合3种特征的分类结果,对我国各省区的低碳发展目标进行了初步定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我国税收制度与税收负担的关系角度,考察了我国流转税和所得税主要税种中主体税种的税收负担情况,揭示我国近几年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等税种的税负指标、税收收入弹性系数的具体走势,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并对我国的税制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实证分析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对我国专利数量的影响,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对国内专利数量均有正面影响,其中货物贸易对专利的弹性系数为0.23,服务贸易的弹性系数仅为0.02,远小于货物贸易。货物贸易中按贸易方式分类的加工贸易对专利影响显著为正,弹性系数为0.73,比一般贸易对专利的正面影响大。按商品结构分类的高技术产品对专利有显著正面效应,其弹性系数为0.33;其中对专利中的外设设计溢出效应最大,其弹性系数为1.15;而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韩国明  刘玉泉 《生产力研究》2005,(7):127-128,133
本文整理分析了我国各区域电力装机容量的变化情况,对比研究了东、中、西部电力建设资金来源的差别及电力工业发展政策对我国电力区域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进口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途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口贸易主要通过6条传导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分别是出口贸易、国内资本积累、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市场化程度、技术进步。应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计算了进口贸易对6个传导变量影响的弹性系数;应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测算了6个传导变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弹性系数;进而计算出中国进口贸易通过不同的传导途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弹性系数。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进口贸易通过不同传导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最小,对市场化程度、国内投资以及人力资本有一定的作用;进口贸易主要通过带动出口贸易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