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单田芳“三卖”评书 单田芳是著名的评书艺术家。他的评书,往往在嬉笑怒骂中告诉人们历史兴衰的基本道理。单老爷子“三卖”评书的故事,体现了关于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的管理哲学。  相似文献   

2.
学会鼓励     
人的成长进步特别需要鼓励,就象一个竞技运动员听到那为其大喊的“加油”声,便立刻会增添许多神勇一样。人在生活中一旦得到正确的鼓励,便可以从中获得神奇的力量。  现讲两个真实的小故事。  之一,真左假右。有一名小学生成绩不算好,可他怕别人说他笨,在课堂上老师提问时不会也举手,让他回答又回答不上来。老师和他个别谈心,弄清了他幼稚的虚荣心。没有批评,而是和他订了个秘密协议:会举左手,不会举右手。老师抓住他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当场表扬他,从此这个学生改变了“笨”的形象,进步很大。  之二,跳级。…  相似文献   

3.
行云 《企业文化》2004,(8):48-55
现在人们常常说到“企业的生态”其中包括“外部生态”和“内部生态”。其实更重要的是企业家、经理人的心态。这是一组企业家在上MBA课时,老师常常举的例子。它们是劝言、警言、诫言。又多以讲故事的方式让我们明白一些看起来浅显、做起来却很不容易的道理,读起来很有趣。  相似文献   

4.
世间的许多道理并不需要长篇大论,真理往往是简朴明快的,比如什么叫“价值创新”,不一定非要读一遍《蓝海战略》,我讲一个“蛋筒式冰淇淋”的故事,您就会明白。  相似文献   

5.
戒“好谀”     
石振国 《工业审计》2003,(6):F003-F003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副科长。他每每在科长讲话完毕,都会不失时机地总结道:“科长给我们讲了很好的意见。不仅给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而且还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措施;不仅使我们深受教育,而且催人奋进。我感受到有这么几点体会……”副科长的补充发言总是让科长感到很受用。  相似文献   

6.
古西腊的神话中,西西弗斯神的故事大概是后人讲得最多的。因为他恰好是一个“喻体”,人们以他为“中介物”,拿他来比喻我们人类,以此追寻和研究我们人类的意义究竟在何处。我们又该如何寻找属于我们人类的幸福,让我们一生过得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位教育家讲了这样一件事:老师让一年级的学生说一说人的身体有哪些部位是对称的,小学生们亡嘴八舌说了很多,有一个男孩补充说:“人的屁股两边是对称的,妈妈的乳房是对称的。”老师大惊失色,不仅没有表扬他,而且找来了他的家长;这个家长把孩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由此我想起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有两个骗子对皇帝说,他们能织出最美丽的布,缝出的衣服有神奇的作用──不称职的人和愚羹的人都看不到这衣服。皇帝和周围的人都不想当“不称职的人和愚蠢的人”,于是,本来什么都没看见,却说“多么美丽的花纹,多么美丽…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思政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是破解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实效性难题的有效途径。要从守正、课堂、实效和教师四个角度,讲好内容为王、道理为要、理实融通的中国故事,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伦理问题,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应遵守的道理和规则。经济活动中的“伦”,是指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是指经济活动中人们应遵守的道理和规则。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伦理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建立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理和规则。由于当前诚信失范问题严重,因此,要规范市场经济伦理和秩序,诚信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伦理具有德行的意思。在中国,"伦"指人们之间的关系,"理"指道理或规则,"伦理"合起来讲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应当遵守的道理或规则。  相似文献   

11.
信息激励是研究单纯的、不伴随具体的物质刺激、但却给人的观念造成影响的“消息”对人进行激励的一种激励模式。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本文拟从理论高度予以概括总结。 一、危机激励──“破釜沉舟” 危机激励是一种很好的信息激励方法,它的实质内涵是刺激人的“安全需要”,让人“居安思危”,不要“盲目自信”,让人们在安全需要上常怀有“饥饿感”,人们才会更加团结、更加努力,警惕环境变化,迎接未来挑战。 危机激励的用法十分丰富,而且各有巧妙。历史上西楚霸王的“破釜沉舟”是运用此法的成功典范。昔项羽率2万士兵…  相似文献   

12.
他对“极简”的狂热和对人性的洞察改变了手机时代数亿中国人的沟通方式,但在公众眼中,他却是一个“谜”,人们更熟悉的是他创造的“微信”上那个不同寻常的开机画面——一个面对蓝色星球的孤独背影。  相似文献   

13.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是一句老话。现代经济环境下,我们需要讲一讲产品的名气问题了。这样细说起来,出名也有一番方法论的道理——有的心急一点;有的手段偏了一点;有的则健康、蓬勃地壮大起来了。这里讲的故事和道理,最好能给商海中的人们带来一些启发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中外管理》2007,(4):56-56
哲理的故事 鲁国一户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好学儒家仁义之术另一个儿子爱好军事。好学儒术的那个儿子,用他的儒家思想去游说齐王:齐王采纳了他的意见,叫他做了儿子们的老师。爱好军事的那个儿子到了楚国,用他的法家主张去游说楚王。楚王很高兴,叫他担任军事长官。  相似文献   

15.
风舞飞扬 《财会月刊》2014,(2):I0007-I0007
不要用老师吓腕孩子 过了新鲜劲儿,有些孩子可能出现不愿意到学校的想法,或者磨磨蹭蹭“争取”迟到,或者在门口哭闹不进教室,或者装病……有些家长会说些“让老师好好管管你”、“等着挨批评吧”之类的话,可是这样多数会引起反作用,让孩子因惧怕老师更不愿意上学。家长应该对孩子说“每个人都需要去上学”,让他明白到学校学习是不容商量的。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做房地产;如果你恨他,也让他去做房地产。”这是张宝全在一次电视访谈中的表白。作为今典集团的董事长,“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之一,背靠二十几亿财富,此话多少给人一些在天堂里讲恐怖故事的感觉。但略知中国房地产历程与内幕的人都会  相似文献   

17.
感动     
一人们常说“人是一种感情动物”。对这种说法我想大概不会有多少人持异议。只要他是一个身心健康的正常人,不仅应该有感情,懂感情,而且一定还会讲感情,重感情。闲来无事间,我琢来磨去,忽然又觉得感情这东西似乎不是人类本能中的一种专利。比如一只猫,一条狗,一匹马,一头牛,甚至一口猪什么的,养得久了,不仅主人会对这些被人们称作“畜牲”的东西生出感情,而且这些畜牲们也会对主人生出一种“感情”来。当然也许有人会觉得,与一群四条腿的另类人畜不分地去谈“感”论“情”,不啻是对“感情”的一种亵渎,那么我们倒还可以另选一个新的什么词来…  相似文献   

18.
写文章的人,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一句话,一个观点,一条标题,尽管自己很有道理,别人却予以否定,而且也有一番不容辩驳的理由。如此相左的见解,孰取孰舍,往往要引起争论,结果不欢而散。就此现象,一位擅长写文章的仁史另有高见。他说:“尽管我有道理,只要别人也有道理,我就听到人的。”细想之下,“听别人的”确是化解类似矛盾的良方。文章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不足为奇。事实上,大量的见智见仁,并无根本对立之处。倘如换个视角,智者仁者的位署兴许会起变化。遗憾的是,文章总是自己的好,几乎成了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9.
<正> 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除了要不断提高自己管理能力外,也应当学会如何讲故事的本领。讲自己的故事来打动人,讲企业的故事来创建员工同位一体的情感,讲富有哲理的故事来阐述深奥难懂的道理……或许,这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你是哪一年代生人?”,这句话是陌生人初次见面聊天时经常问起的话题。如果两人是同一个时代出生的人,双方的距离会被一下子拉近,而且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故事发生。关于“年代”的一个典型的商业故事是这样的:前几年的时候,上海复星集团的董事长郭广昌在某个场合里碰见了建龙实业董事长张志祥,两人一聊天,发现双方都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而且是老乡,做企业的理念也一致。于是20天后,郭广昌给做钢铁的张志祥投资了3个多亿。很奇妙吧?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同一个年代出生的人,无论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