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体育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但目前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本文从我国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体育消费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从而从宏观角度认为政府应从主体、客体、市场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体育消费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消费模式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尽、影响犹在,对不同消费模式的国家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尤其对过度超前消费的美国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无论是从顺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是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角度出发,都有必要加快我国消费模式转型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浅析休闲体育产业的概念和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休闲体育已经在我国广为开展,休闲体育产业也具有一定的规模.休闲体育的功能正日益突显,它有助于增强人民身体素质;有助于劳动力的再生产;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所以,发展体闲体育,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4.
从体育经济小循环与长三角冰雪消费升级的理论逻辑关系切入,在探究长三角的冰雪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冰雪消费升级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冰雪消费升级有利于拓展长三角经济空间、优化长三角产业结构,从供需两端改革可以促进长三角冰雪消费的升级,进而畅通长三角体育经济小循环.结合长三角冰雪消费市场存在的堵点,提出以内循环为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分工与合作协同,扩大有效投融资;借高质量发展外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构建和谐消费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消费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但是当前消费领域内存在很多的异化现象,极大地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那么实现和谐社会就应该必须拥有和谐消费,使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石油天然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也会相应形成持久的巨大需求.石油天然气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国家的经济安全.伊拉克战争结束,世界石油天然气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消费的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制定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石油天然气资源战略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商业俱乐部健身健美操参与者对健身健美操的价值认识不足,存在性别、年龄、经济上的局限性.为了促进健身健美操市场的发展,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与理解健身健美操的价值,激发群众的参与动机;大力开发价格适宜、档次各异的健身俱乐部,拉开消费档次,拓宽消费群体;改善体育健身设施,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实现健身性健美操市场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舟山市目前体育旅游事业的现状进行调查以及对体育旅游事业未来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与分析。影响体育旅游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收入与消费水平,人们的文化程度,人们对体育旅游事业的兴趣,体育旅游消费意识等。针对上述影响因素给出具体建议,积极丰富和发展体育旅游项目,加强宣传和人们对体育旅游事业的认识,调动人们对体育旅游的兴趣,缓解不同阶层对体育旅游事业的消费差异,正确引导人们的体育旅游消费。让人们从根本上对体育旅游认可,以及让他们切实体会到体育旅游对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贾琴 《新西部(上)》2009,(7):246-246,245
调查表明,影响西安市高校中年教师体育消费的最大因素是经济条件(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同等人群的平均水平),体育消费、体育用品价格过高是影响体育消费的第二因素.因此,一方面要提高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与实施,努力培育体育市场的消费主体,积极提倡和鼓励高校中年教师从事体育消费.  相似文献   

10.
体育经济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有着密切联系,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我国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给体育经济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而体育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体育经济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中包括体育生活、体育活动相关的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体育经济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境,如何推动我国体育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经济界、体育界相关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四川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我国传统的养生文化对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传统地域性所形成的生活余暇特点支配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不良生活方式对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针对以上原因,各地方政府要重视和加强人们体育参与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学校场地和周边环境,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多开展有关体育与身体健康的讲座;充分调动城镇居民的体育热情而达到全民健身目的.  相似文献   

12.
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作用,形成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格局,是实现我国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尽管人们对高端体育旅游褒贬不一,但高端体育旅游产品消费群体的规模却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以消费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为依托,在对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内涵、分类等内容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端体育旅游产品的消费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随着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追求高端体育旅游产品,体现自身品味;追求人文关怀,彰显独特个性等已经成为部分社会群体的主要消费动机。其后果不仅改变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结构,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浅析我国消费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并使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我国应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消费金融作为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方面必将发挥重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发展消费金融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发展消费金融市场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海峡科技与产业》2021,34(1):34-36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下行、产业结构调整等。这使得我国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体育消费意愿下降,同时客观来说,我国现有体育场馆的使用过载情况严重,无法满足所有社会阶层居民的体育消费需要。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匮乏,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不健全且投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同时体育产业规模较小。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社会各界应当进一步调整体育结构,增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活力,从而让不同社会阶层的居民都愿意进行更多的体育消费,促进中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方法,对我国乡村居民体育消费的重要性、体育消费的现状以及我国农村体育消费的基本方式剖析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制约着乡村体育消费的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羁绊着农村体育消费发展;广大农民对体育认识的滞后是阻碍体育消费的绊脚石;政府体育支出对农村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正经历增速换挡、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启动消费需求,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成为目前经济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着眼居民消费贡献乏力现状,从消费动机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从公共财政支出角度提出提升居民消费的建议.在财政支出方面,要着眼宏观调控的全局性视角,避免短视,重视民生,把握重点,以期对居民消费及未来中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需要投资主导还是消费主导,引起了各界广泛讨论.该文在阐述分歧的基础上,考虑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从计划经济的再生产角度和市场经济供求角度分析了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并对消费与投资的比例进行了界定;继而,基于不同的国家规模及发展阶段分析了经济增长主导模式选择.认为从投资与消费关系来看,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最终的必然选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更需要发挥消费的作用;从国家规模来看,我国客观上需要投资和消费主导经济增长;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现在阶段的增长需要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消费对经济增长起着明显拉动作用.本文从宏观经济层面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坚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认清当前我国的消费水平,大力提升消费,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悦 《老区建设》2007,(3):17-18
进入21世纪,建立"适度、节俭、公平、科学、健康"的绿色消费模式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政府应该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协调消费者个人及企业的利益,采取适当政策,逐步完善绿色消费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