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国家安全在于经济安全,经济安全在于能源安全,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能源缺口的日益增大,根据我国国情,实施能源替代战略势在必行,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陕西能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陕西2000—2009年间能源—环境—经济发展现状,构建出该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可持续发展度"来描述该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运用AHP法计算出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和分数,得出2000—2009年间陕西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度。研究结论表明,陕西能源—环境—经济系统正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能源是贵州第一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诸多隐患和弊端,严重制约能源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贵州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抗灾防险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新体系,支撑和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食物—经济—能源—环境—人口(FEEEP)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给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本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研究食物—经济—能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雷震 《全国商情》2006,(11):125-126,122
能源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用科学的发展观发展能源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地节能、用能,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能有效解决能源“瓶颈”,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是立足我国实际,以低碳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以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为目标,走一条有低碳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低碳生产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低碳消费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控制高碳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能源安全既是一国国家安全的核心构成部分,也是一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我国能源资源条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尽快摆脱主要依赖高能耗与高碳(污染)排放的方式而转向低能耗与低碳(污染)排放的低碳经济,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能源安全约束日益强化趋势下发展低碳经济,受制于能源资源、自然生态环境、能源技术、能源建设发展等条件的约束。应通过创新能源技术、转换能源消费模式、创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以及能源管理体制等措施来确保能源安全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能源的消费量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可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变形,运用ARDL边界测试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各国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显示:各国的能源消费不同程度地促进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小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性更强;各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都应鼓励和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消费,节约和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费;经济增长对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冲击作用尤为明显,长期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也可以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面临调整结构、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政府大力提倡通过节能减排,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中国各大城市的低碳经济已有较好的发展势头,山西作为能源大省,发展低碳经济,正是转变当前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两翼齐飞”进行相关理论阐释,并就“东翼”基础能源资源区的经济发展进行特征分析,发现陇东能源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仍十分低下。对此,文章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辖区内煤炭、石油等高风险行业进行环境脆弱性、环境风险及资源公平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