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兴市场国家融入金融全球化过程中,进出入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激增,其波动性也越来越强,这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稳定产生的冲击也越来越大,而且发达国家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溢出效应也日益凸显。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后,国际金融形势、市场预期等因素变化会使得国际资本流入突然停止并逆转流出,这在金融溢出效应和共同贷款者效应作用下,会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稳定产生极大冲击。中国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提升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有效性,审慎开放资本账户,积极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合作,努力维护中国和新兴市场的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2.
国际资本流动是金融全球化发展最显著的经济现象。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国际资本流动在总量上非常丰富,其规模增长也十分迅速,但在全球的分布却很不平衡。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资本流动悖论表明,新兴市场国家还远未融入金融全球化。面对金融全球化势不可挡的趋势,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如何应对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孟楠 《开放潮》2002,(7):10-11
伴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扩大与深化、各个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以及一些突发性事件(如美国9.11事件)影响,新世纪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无论在资本市场,还是在外汇市场,资本流动规模日益扩大,象征经济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4.
徐雅婷 《南方经济》2018,37(4):20-37
2017年上半年以来,金融周期的概念受到广泛关注。我国房价与人民币汇率,作为资产价格,在金融周期中呈现较强的相关性。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逐步对外开放,国际资本流动加大了二者的相关程度,表现出金融顺周期性。通过TVP-VAR模型,文章分析房价、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时变动态关系,试图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解释房价与汇率的相关性,并发现国际资本的顺周期性呈现不对称特点:国际资本流出时期在房价与汇率的相关性中起到桥梁变量的作用,较流入时期而言顺周期性更强。因此,文章认为关注金融周期中资本项目开放产生的不对称顺周期性对于防范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全球失衡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失衡。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发展差异的国际分工模型以阐释当前全球失衡的微观机制。在生产过程可分割的条件下,金融发展的差异会使得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在产品创新环节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则在生产环节上具有比较优势,两类国家会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垂直分工。当国际商品流动或资本流动完全自由时,经常项目会保持平衡;但是,当国际资本的流动存在障碍时,这种国际分工就会引发经常账户的失衡。本文基于50个国家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程度和FDI净流出都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但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的关系,对于专业化从事创新活动的国家和专业化从事生产活动的国家而言则正好相反,前者是正相关,后者为负相关。这表明本文的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东亚金融一体化:基于资本流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生后,为了避免对外国资金的过分依赖,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东亚各国(地区)陆续开放本国资本账户,加快区域间的资本流动以推进东亚金融一体化。本文从资本流动的角度对东亚的金融一体化程度做出分析,研究发现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但在金融危机之后有所加强,而其中东盟是东亚各子区域中金融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商业银行样本,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信用风险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国际资本流动显著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直接投资类型的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抑制银行信用风险,证券投资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则显著提高了银行信用风险,其他投资的国际资本流动影响方向并不确定。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加剧效应主要体现在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代表的区域性商业银行,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资本流动对地方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冲击,加剧了局部金融市场的竞争,迫使银行采取风险系数更高的信贷策略。在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区域性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完善银行风险审查环节的制度建设,以防范和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正金融危机之前,负责金融稳定的政策制定者没有意识到存在于经济繁荣之上的金融脆弱性,鲜有国家采取审慎的宏观政策。而在此之后,各国纷纷把审慎的宏观政策作为实现金融稳定的一种新型工具。本文旨在研究宏观审慎政策与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宏观审慎政策与国际资本流动具有双向关系。宏观审慎政策不仅受到资本流动的影响,还会影响资本流动,而且二者都会产生预期外的国际溢出效应。例如:新兴市场国家出于谨慎的目的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但会对美国的金融稳  相似文献   

9.
国际经验表明,不同的国际资本流入结构对一国的金融稳定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以直接投资为主的国际资本流入结构的决定因素,研究了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认为多元化和波动性是国际资本流入结构的发展方向,就防范由此带来的外部冲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整个20世纪,世界经济领域的最大潮流之一是金融资本或借贷资本的国际化流动。从1914年到1995年,这种我们常常称之为国际游资的金融资本的跨国投资规模整整增长了8倍,年均递增26%。以金融借贷资本为主体的国际游资的全球性流动直接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时空一体化。每一次资本流动的浪潮都是以世界经济和贸易强径增长为基础的,同时又都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增长,但是令人们困惑不解和记忆犹新的是伴随资本流动浪潮的一次次危机及其对经济增长或政治稳定造成的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11.
汇率问题一直是影响国际资本特别是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重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流动量也不断增加;国际短期资本的重要活动场所越来越倾向于发展中国家的新兴经济体;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资本尤其是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选择合适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会减轻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的冲击。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长期目标是建立浮动汇率制,近期目标和现实选择是人民币汇率目标区。  相似文献   

12.
刘鑫 《北方经济》2012,(7):100-101
一、金融霸权主义是造成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近几十年来,美国在全球大量地寻求国际借贷,引起了世界主要经济区域之间国际资本运动分配的深刻变化,而且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目睹了金融全球化过程的出现。20世纪60-70年代国际资本主要以南北为轴心流动,  相似文献   

13.
聂庆平 《新财经》2007,(11):43-43
任何一个新兴增长经济体,劳动力价格低廉,本币价格相对偏低,以出口贸易为导向型的经济,都会出现一个经济快速增长期。随着经济增长加快,贸易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需求自然产生:要求放松金融管制,开放本国银行和资本市场,改革汇率制度,允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运用2001~2009年66个经济体的双边股权资本流动数据,考察了金融发展对双边股权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各经济体的股权投资决策和投资规模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母国和东道国的金融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母国的金融发展对投资决策起主导作用,而当投资决策发生之后,投资的规模则是由东道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决定的。另外,金融发展对双边股权资本流动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扩展边际",而非"集约边际"。  相似文献   

15.
叶翔 《浙江经济》2003,(16):58-6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向开放和自由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金融业务与机构的跨境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上同质金融资产在价格上的趋同,等等。金融自由化的实质是各国放松金融管制,更主要的是金融制度的开放和市场化以及金融机制的同化。  相似文献   

16.
刘浩杰  刘玚 《世界经济研究》2023,(1):86-101+136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各国短期资本流动的波动幅度及共振程度明显增加。文章基于线性视角和空间视角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短期资本流动波动的线性影响及空间影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及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短期资本流动波动具有加剧作用,且对短期资本流入及流出波动的影响大于净资本流动波动。空间回归结果表明,各国短期资本流动波动之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具有异质性。在地理空间关联下,短期资本流动波动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且本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相近地区的短期资本流动波动加剧具有正向溢出作用;在金融空间关联下,短期资本流动波动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短期资本流动波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但显著性较弱。为此,短期资本流动管理不仅要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影响,还要关注其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加强国际监管政策协调,防范短期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相似文献   

17.
1996年国际资本流动新格局中南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研究所陈全伟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日趋加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放宽了对资本输入输出的限制。国际资本供给和需求出现双膨胀,流动...  相似文献   

18.
郭光 《魅力中国》2010,(23):375-375
本文针对国际投机资本引发金融动荡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入的动因以及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的潜在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化解金融动荡的具体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杨雨晴  施建淮 《世界经济研究》2023,(2):78-90+135-136
文章将国际资本流动引入国内的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的分析框架,对国际资本流动、房地产价格与信贷投放三者间的作用路径进行了机制分析以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实证检验。宏观层面,基于TVP-VAR模型的研究发现,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之间具有自我强化周期,国际资本流动会放大和强化信贷投放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存在正反馈效应。微观层面,使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入会对中国上市公司信贷融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房地产价格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公司是否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会显著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向公司的信贷投放之间的作用关系,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所获信贷对资本流动变化反应更大。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在开放经济下,宏观审慎政策如何降低由跨境资本流动引发投资过热导致的金融失衡、社会福利损失,并着重分析了在不同违约概率条件下,如何从跨境资本流动渠道运用审慎工具抑制系统性风险的顺周期累积,而后通过一个四变量M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对中国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以及金融杠杆的区制效应。结果表明,实施对国内金融部门与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制特征。在常规时期,应当以针对国内金融部门的宏观审慎监管为主;而在危机爆发时期,应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力度,同时放宽对国内金融部门的宏观审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