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倩 《金融论坛》2000,5(4):9-12
本文通过对改革以来我国金融深化的实证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现阶段利率对经济的弹性低的直接原因是,长久以来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的预算软约束;我国金融储蓄与利率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金融深化的主要原因是边际上的,即由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提供的新投资的增量.这些结论表明改革以来我国金融深化的程度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资金的利用效率反而持续下降,从经济改革总体进程而言,利率改革的滞后已成为企业改革、银行商业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瓶颈.利率体系的僵化是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利率政策的作用应该成为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金融堵塞与资金逆配置: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金农和肖提出的利率自由化对经济促进的传导机制存在着三个隐含的前提,即储蓄对实际存款利率富有弹性、储蓄能够畅通地转化为投资以及利率市场化能够改善投资质量,这三个前提存在与否直接关系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本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居民、银行、企业三个角度对上述三个前提进行了检验,得出金融堵塞和资金逆配置现象是阻碍我国利率市场化传导机制的制约因素。并在麦金农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在金融堵塞与资金逆配置条件下利率市场化的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它增加了储蓄,因而可投资数量增加;二是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它改进了投资质量。利率市场化这两方面的功能能否发挥直接关系到我国利率改革的成效。本在此认识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投资数量和投资质量两方面的分析,得出金融堵塞和资金逆配置问题是影响我国利率场化传导机制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政策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多年以来银行一直是我国信贷资金分配体系中的绝对主体,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融通资金完全依赖银行。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社会融资结构逐渐发生变化,非金融企业融资渠道逐渐拓宽,居民可投资的金融资产种类越来越多,银行的融资中介地位逐渐下降,由此引发出一个热议的话题“金融脱媒”。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利率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作为调节资金配置的杠杆和最灵敏的经济信号,其市场化的进程被认为是一国金融深化的重要环节之一,从中国应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潜在的风险两方面分析,指出我国的利率市场是一个渐进的进程,最后介绍了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安排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浮动利率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利率体制改革20年来,建立健全浮动利率制度,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一、1996年以前我国浮动利率制度的实践  1981年12月,在经济金融改革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存、贷款利率,可以高于银行存、贷款利率”,首开利率浮动先河。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又对信托投资公司吸收信托资金,办理贷款和投资的利率,按照银行调整后的利率上下浮动,对流动资金贷款实行浮动利率。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198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贷款…  相似文献   

7.
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避免金融经济偏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实现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从资金筹集型向资源优化配置型转变。针对这种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以银行垄断暴利的问题为出发点,针对当前利率市场化为核心,保证我国金融体系稳步创新,使得经济形势倒逼金融改革,循序渐进的推进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即将加入WTO,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日趋强烈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以适应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国的金融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已经涉及到金融改革的两个核心部分,即利率的市场化和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2000年9月外币利率的放开,表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拉开了序莫。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在今后三年中有理论、有政策、分步骤地稳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抑制低率的投资、促进经济的差;有利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促进金融资产的多元化发展;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外币利率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逐步探索中:1996年国债开始尝 市场发行,部分国发行利率实行市场招标,同年6月,同业拆借利率放开,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决定;1998年,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发行实行利率招标;1998年10月和1999年9月,央行两次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199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利率,同年10月以进一步放开对保险公司5年以上、3000万元以上存款的利率;随后,对股票质押融资及其利率确定也在原则上放松了管制。从2000年9月21日起,放开外币货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计结息方式。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直辖市确定。300万美元以上或等值其他外币的大额外币存款,其利率水平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调确定,这一改革措施的出台,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深化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中,作为资本的价格,利率通过对资本的配置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市场形成利率的机制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产品市场价格理顺后,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必然选择。从金融深化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金融业应对WTO的重要内容。那么,作为外币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参与者--商业银行,净如何面对这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避免金融经济偏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实现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从资金筹集型向资源优化配置型转变。针对这种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以银行垄断暴利的问题为出发点,针对当前利率市场化为核心,保证我国金融体系稳步创新,使得经济形势倒逼金融改革,循序渐进的推进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率市场化与影子银行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推进发展。作为金融市场改革的关键,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客观上为影子银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影子银行的发展也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市场条件与经验;影子银行凭借自身发展的特点,提升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敏感度,并且凭借及时有效的利率调控作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创新推出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风险与期限搭配的金融产品,并且积累利率市场化的管理经验,在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与利率管理四个方面共同推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化。影子银行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不断创造条件提供基础,并且倒逼其发展。因此应该立足当下,通过合理监管影子银行规模与内在风险,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为影子银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面向将来,通过积极引导鼓励金融创新,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发展活力,助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快我国银行实行综合经营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国强 《新金融》2003,(11):7-10
回顾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经营制度演变,对照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管制的现状,我国银行业经营制度有必要进行重大改革,应当尽快取消现在的分业经营管制,促使我国银行业尽快实行综合经营。实行综合经营有利于我国银行适应金融一体化、金融证券化和金融网络化的要求;实行综合有助于我国银行经营适应利率市场化需要,防范利率风险;实行综合经营有利于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实行综合经营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规范化。要加快我国银行实行综合经营的改革步伐,必须廓清一些思想认识上的模糊观念;要修改现行商业银行法、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并且选择具备条件的银行进行综合经营试点。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过程  根据金融深化理论 ,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促进储蓄 ,提高投资效益以及深化金融市场。正实际利率鼓励金融储蓄 ,储蓄规模的扩大保证更多的生产性投资得以融资。因此 ,正实际利率通过促进金融深化和改进投资效益来促进经济增长。在亚洲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在 80年代初已完全放开对利率的管制。 1978年 10月 ,马来西亚解除了商业银行存款和非优惠贷款的利率管制 ,但利率水平被几家大银行所左右。 1981年 5月 ,尼泊尔货币当局宣布银行可以在规定的下限之上 (含下限 )自由确定自己的存款利率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温州为代表的民间借贷危机的发生,折射出我国金融体制方面的制度性问题。金融压抑是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原因,银行大企业集团等参与民间放贷对危机发生推波助澜,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民间借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深化是化解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途径。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也倒逼金融体制要加快改革步伐,现在到了该放开金融领域进入和利率管制,打破现有银行垄断体制,建立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转型及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实体经济产业结构变化客观上要求银行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实现银行经营的转型升级.随着资本市场及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金融新业态的快速崛起冲击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空间,“金融脱媒”程度日渐加深,叠加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使得银行之间同质化竞争激烈,资金成本上升,资产质量下降,盈利能力持...  相似文献   

16.
利率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改革实质是资金通过市场化配给形成的价格调整。美国、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是在银行系统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引导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增加金融市场活力。据此,成熟的金融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前提、缓慢渐进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合理过程、严格监管是利率自由化的基本保证、稳定的经济环境是利率市场化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在加强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出现了实体经济增长和银行信贷增长严重背离的现象。体外循环资金的存在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讨论了当前我国体外循环资金的现状及特点,指出目前我国体外循环资金规模已相当巨大,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既具有积极意义,又具有消极影响。文章分析了体外循环资金活跃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现有正规金融体系的发展不能适应实体经济转轨和创新发展的需要;同时,对这部分资金法律和监管的长期缺失也是重要原因;提出完善政策供给、优化金融产业布局、加强监测和监管、遏制过度投机和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等治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也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展金融创新的必经之路。放松利率管制,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流通,将大大活跃我国金融和经济。但利率自由化在给予商业银行资金定价的自主权的同时,也促使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的产生。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集中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商业银行风险,并对其管理与控制提出了若干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金融体制创新与资本市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最缺的是资金,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资金。本从金融体制创新与资本市场建设的角度,从八个方面讨论了西部大开发的资金解决方案。(1)金融改革: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2)加快银行改革,建立西部开发银行;(3)组建地方金融集团,打造金融航母;(4)打破金融机构国有独资格局,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地方金融;(5)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为国企改革、西部开发、中小企业融资开拓新局面;(6)深化上市公司改革,培育证券市场基础;(7)办好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8)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中心城市挑大梁。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金融改革开放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作为金融调控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如何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出发,确立一套正常的有效的利率机制,更好地发挥金融调节经济杠杆作用,“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也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利率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利率杠杆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资金最终使用单位的经营机制不健全,企业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企业,信贷资金还不能完全按市场经济机制实现合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