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过去,三十年前,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博土进行了历史性的访华行程。据报道,基辛格博土在1972年开始这次访问时,曾经向中国东道主说:“我们两国的关系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我们都不向对方要求什么。”毛泽东主席当即表示不同意,回答说:“如果我对你们没有要求,就不会邀请你们来。你们如果对我没有要求,也就不会到这里来。”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风险投资行业中,亚洲的风险投资的表现应该说并不好。美国的风险投资者现在也很不愿意将风险资本投向亚洲,真正赚钱的风险投资项目可以数的出来。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亚洲的公司很少能够保持高成长的趋势,这样就不会有高回报的长期预期。  相似文献   

3.
虽然美国国债上限在驴象两党的讨价还价中如期从14.3万亿美元提升到了1614万亿美元,美国政府的短期违约风险得以排除,同时也避免了美国经济再度陷入衰退的可能,但是,债务上限不断突破的国债规模膨胀并不会给美国经济注入腾飞的“强心针”,更不会赋予美国经济换挡提速的动力,相反可能给本已沉重的经济前行步伐增添许多的掣肘。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后的市场反应 9·11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首先是实际经济层面。由于袭击事件的影响,美国的航空业、保险业以及相关的产业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处于不景气的状态,生产减少,失业增加。但是,所有这些影响仍然只是对某些地区和某些产业的,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如果仅仅因为袭击对实际经济造成的“硬伤”,那么损失再大也只是局部的,只要美国经济本身的基础是好的,它不应也不会造成美国经济的全面衰退,而只要美国经济不衰退,这一事件也不会导致全球经济的严重波动。  相似文献   

5.
报摘     
《中国外汇管理》2010,(9):11-11
美国重返强势 自雷曼兄弟2008年9月垮台后,靠银根宽松维持的企业被削去半数。美国经济也遭遇同样的尴尬。从2007年末到2009年一季度间,9万亿美元的财富蒸发。民调结果显示,即使美国不会再滑回衰退,它也将会处于像日本式的长期低迷阶段。  相似文献   

6.
美国制造业回归集中在高端制造业与高耗能领域,不会与中国出口企业形成直接的冲撞,也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设厂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7.
冬晓 《中国金融家》2011,(9):116-117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8月8日公开喊话,称美国的债信仍是AAA级,美国的债信不会因一个评级机构作出的结论而改变,标普的结论也较匆忙且存有缺陷,但不容忽视的是“山姆大叔”背负的庞大债务以及缺少解决之道却是个不争的事宴。  相似文献   

8.
尽管在依靠庞大的对外举债以支撑国内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需求之路上美国已经走得很深很远,但这一全球头号债务大国并不会停止或者放慢在世界范围内超发债券的步伐。不过,伴随着国际权威评级机构对美国主权信用等次前所未有的下调以及美国国债投资级别跌出3A榜单可能性的放大,美国债务违约的风险也似乎越来越近,其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日渐彰显。  相似文献   

9.
阿塞加 《云南金融》2011,(11):38-38
欧美和亚洲股市出现全线下滑,经济学家认为,股市的新一轮全球性大滑坡的根源是美国和欧洲的经济问题。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相应受到影响,但它们的经济增长前景不会因此而发生大的变化。但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恢复也并不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尽管在依靠庞大的对外举债以支撑国内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需求之路上美国已经走得很深很远,但这一全球头号债务大国并不会停止或者放慢在世界范围内超发债券的步伐。不过,伴随着国际权威评级机构对美国主权信用等次前所未有的下调以及美国国债投资级别跌出3A榜单可能性的放大,美国债务违约的风险也似乎越来越近,其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日渐...  相似文献   

11.
艾德 《云南金融》2010,(11):44-44
美同能源环境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美国和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进行合作,并不会导致美国工作机会的流失,而是促进两国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工作机会。美同商务部长骆家辉也表示,双方在新能源方面的合作会创造共赢机会。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一个多月的参众两院的表决和修改,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5月22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签署了标志着进入“(美国)信用卡新纪元”的《2009信用卡问责、责任和信息披露法》 ( Credit Card Accountability Responsibility and Disclosure Act of 2009) 。奥巴马称:“我们正进行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改革,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消费者。我们不会向人们提供一张‘免费票’,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被国际社会炒得沸沸扬扬,美国政客多方施压,强迫人民币升值,究其实质,是美国政客想借助人民币汇率来转移国内矛盾。中国无须按美国的指挥棒行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执和分歧,将不会无休止地继续下去,其影响也将不可能被无限扩大,中美经济将在目前比较稳定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证券导刊》2013,(42):88-88
原油:多空参半震荡下行 上周四,美国官方数据显示上周原油库存又有超过市场预期的增长,这已经是美国商品原油库存连续第八周增长,油价受此打击快速扩大跌幅,盘中创出近期新低。不过,石油输出国组织报告显示产量连续第三个月减少,加上联储不会很快对用于刺激经济增长的资产采购项目规模进行缩减的市场预期被确定,  相似文献   

15.
《证券导刊》2012,(17):27-27
维持震荡向上趋势 瑞银证券 我们认为:(1)郭主席强调蓝筹股投资价值进入实质政策扶持阶段;(2)盈利增速的底部已经出现,但也难以强劲回升;(3)二季度流动性不紧,但也不会太松。3月份1万亿的信贷证明了两点,第一,今年的流动性不会像去年那样严厉控制,第二,但也不会太松,因为实际上信贷的投放仍然是围绕着全年8万亿的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6.
黄高余 《中国外资》2010,(10):51-51
背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10年12日在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强调,汇率具体改革措施需要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统筹加以考虑。尤其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这是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争端中,最高级别的回应。也再次清晰的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汇率改革的一个基本态度.即会根据国内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承受能力来决定是否升值。  相似文献   

17.
评论     
《中国货币市场》2010,(4):75-75
〉〉胡锦涛:人民币汇改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核安全峰会上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指出,人民币升值既解决不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解决不了美国的就业问题。中方无意寻求对美贸易顺差.愿采取进一步措施增加白美进口,希望美方努力扩大对华出口。中方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坚定不移。这是基于我们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改革措施需要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统筹加以考虑。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常误以为一旦美联储停止回购债券.过量的流动性将很快桔竭。并造成实际利率上升。但是,即便美联储缩减每月85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规模,也不会改变美国货币系统流动性过剩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证券导刊》2014,(50):87-87
原油:失守60美元大关 北京时间12月12日凌晨消息,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上周四收盘大幅下跌1.6%,报每桶59.95美元,跌穿60美元的关键支撑位,主要由于当晚政府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长,且有更多迹象表明欧佩克(OPEC)不会减产。  相似文献   

20.
7月5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与多位顶尖经济学者和美国官员大唱反调,指欧洲多国实施的紧缩经济政策,将不会损害经济复苏步伐,认为减赤措施有利重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反而有助经济增长。他说:“似全球水平而言,可清楚看到我们正经历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