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普惠金融的视角来看,消费金融发展中的不公平现象显得尤为突出,不仅区域发展失衡,而且出现了农村地区消费金融的荒漠化以及面向贫困群体的服务“空洞”。消费金融公平的缺失源于资源配置的经济逻辑、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存在以及转型社会的特点与矛盾。在中共十八大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可以从经济法的社会功能、多维消费金融制度以及金融法制的完善等方面探索消费金融公平发展的法律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三期面板数据探讨数字普惠金融与家庭消费借贷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消费借贷具有扩张效应,其中对低层次消费借贷扩张效应更强,金融素养提高能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消费借贷的扩张效应。分数字普惠金融子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消费借贷的扩张效应主要源于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提高,数字化程度作用较小。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消费借贷的扩张效应对“长尾”群体更显著,即对农村和中西部家庭消费借贷具有更强的扩张效应。另外,该扩张效应存在工具门槛及知识门槛,拥有智能手机及高学历的家庭更容易获得消费借贷。  相似文献   

3.
消费金融是指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包括消费贷款在内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我国的消费金融有商业预付卡、商业银行的信用卡、汽车消费贷款、教育贷款、其他消费信贷品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第三方支付、保险为消费金融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后的十多年,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城镇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一半.城镇化已经被确定为下一步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器。伴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以“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和汽车贷款”为主的中国消费金融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本文从消费者的金融需求出发.研究建立包含银行、保险、金融消费在内的金融生态圈,优化多方合作模式,推进消费金融,促进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析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比较和借鉴发达国家消费金融发展模式,提出相关完善建议。通过借鉴发达国家个人信用体系、消费金融产品等方面的模式,提出了改变民众消费观念、发展消费金融机构等完善措施。发展完善离不开比较和借鉴,结合发达国家成功的消费金融发展模式,针对中国实际,提出合理建议,是促进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科学路线。  相似文献   

6.
焦洪宝 《特区经济》2012,(6):243-245
网络金融蓬勃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威胁金融消费安全的诸多隐患,为保护金融消费安全,要不断创新法律制度。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成为金融消费者,专业投资机构也可被视为专业金融消费者。在科学界定金融消费安全所涉及的权利内容的基础上,应从强化金融监管、落实向金融消费者倾斜的司法救济政策及加强对消费者安全教育等方面加强金融消费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发展减速的新形势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金融工具对于释放国民消费潜力、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入了解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产生背景,结合其特有的产业链分析与发展环境,对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文章提出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8.
促进农村消费增长必须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然而.目前制约农村消费增长的金融阻滞因素却很多.主要包括:1、金融机构网点布局的缺陷.带来了消费信贷供给脱节。2、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缺陷,难以满足农村消费领域的金融现实需求。3、金融产品创新意识的缺乏,难以适应农村居民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4、农村消费信贷的严重滞后.阻碍了农民即期消费的拓展。本文提出了促进农村消费增长的金融支持举措.以期对实践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新兴金融业态,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文章旨在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2011-2020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看,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可以拓宽农村居民的交易范围和消费空间,缓解消费信贷约束,从而能够极大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均不同。分区域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带动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但并未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分不同消费类型看,发展享受型消费容易受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而基础生活需求型消费则不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财经》2009,(1):13-13
媒体报道,近日银监会已向高层管理部门递交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建议。消费金融公司是为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个人到消费金融公司贷款,无须担保便可如愿。  相似文献   

11.
前沿政策     
《天津经济》2016,(4):81-82
央行银监会发文支持消费金融2016年3月24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意见》从积极培育发展消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改善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新消费领域的细化政策措施。《意见》提出探索养老服务机构土地使用权、房产、收费权等抵质押贷款的可行模式。大力发展专利权质押融资,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技术研发和推广。探索开展旅游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权质押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带动我国居民消费指数的大幅度上升,推动了我国消费金融的快速进步。我国消费金融发展是建立在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基础之上的,由于在消费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将会直接导致我国消费金融的停滞甚至是出现逆向成长的现象,因此改善我国消费体系,完善政府对消费金融机构的监管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将会加速我国消费金融的成长。文章将对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当前,青岛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消费金融的发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消费升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意义重大。青岛消费金融发展已领先一步,但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切实措施,以期通过大力发展消费金融,破解消费不足现象,促进增长动能转换。  相似文献   

14.
金融支持对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城镇化背景对金融支持农村居民消费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现状,以及城镇化背景下金融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金融支持如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发展给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消费金融说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士 《上海经济》2010,(3):56-57
2010年1月6日,中国首批3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中国银监会同意筹建的批复,这标志着消费会融公司这种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已经存在400年之久的金融业态终于在中国“破冰”。  相似文献   

16.
张静 《科技和产业》2022,22(3):229-233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三明市金融业可通过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构建完善的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运用金融科技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以及发展消费金融等措施助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7.
《新财经》2009,(1)
媒体报道,近日银监会已向高层管理部门递交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建议.消费金融公司是为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个人到消费金融公司贷款,无须担保便要如愿.  相似文献   

18.
2009年8月13日,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决定在部分城市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启动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发展消费金融公司对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安静 《科技和产业》2020,20(12):40-47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消费信贷模式,形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这一新的业态。它通过创造新兴的消费金融产品来催生居民消费需求,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再以新需求带动新增长,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助力供给侧改革。以流动性约束作为切入点,先系统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再基于2011-2018年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收入群组的作用效果,结论表明:互联网消费金融缓解了流动性约束,促进了城镇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增加,改善了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对居民生存型消费支出和发展享受型消费支出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特别是对流动性供给不足、服务缺失的低收入群体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东亚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国际消费风险分担的水平、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得出金融一体化并未有效推动东亚的国际消费风险分担,其原因与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及贸易开放度较低、金融发展较为滞后、消费平滑的交易成本较高有关。应从发展区域资本市场和借贷市场、完善跨国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商品和要素的跨国流动性等方面,完善东亚的国际消费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