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子约  盛媛 《发展》2015,(3):70-71
有学者预测,在人均GDP方面,中国跟美国的差距可能在50年或7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的GDP达17.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7.4万亿美元,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IMF的数据是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得出的。根据这一算法,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为16.5%,而美国所占的比例为16.3%。IMF还预计,到2019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20%。  相似文献   

2.
《环球财经》2014,(11):17-17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显示,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美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7.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将达到了17.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被第一”之余,也有人提出质疑,中国的飞速增长对全球经济能有多大好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课题组近日发表研究成果,全面地测算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道》2014,(11):28-2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数据称,按照购买力平价(PPP)的计算方式,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14年年底的时候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而"后危机"已逾4年.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2013年或许是个转折年,全球经济有望借以脱"后",而进入一个较为明朗的经济周期.世界经济不是恢复稳定增长,就是跌下去经历一场真正的"二次衰退". 现在到了一个时点,有必要对全球经济几大主宰实体的利益得失做个简要评判.先看一个数字:"世行"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1年,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美国人均GDP从44622美元增加到48441美元,净增加3819美元,比全球增速最高的中国还多!同一组数据显示,中国同期人均购买力平价GDP从4760美元增加到8442美元,增加了3682美元,比美国要少!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收入下降了.美国经济从2009年1季度恢复增长,到2012年3季度,连续增长了将近4年,2012年4季度GDP环比虽微弱收缩,但同比依然在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一种反映,美国股市已经恢复了昔日的活力,道指已经追平前危机创造的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造业份额都是先上升到顶点再下降。按照2005年购买力平价(PPP)计算,这个顶点是人均GDP12000美元,而中国目前人均GDP按2005年PPP计算是7000多美元。估计到2018~2020年,中国的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涉及的就业人群都会下降;那么,很大一批人要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而他们是欠缺服务业技能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银行等有关国际组织公布了按购买力平价法和汇率法测算的世界各国GDP和人均GDP,而且这两种数据的差异较大。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研究按两种方法测算世界经济规模的差异程度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世界主要国家货币购买力平介和汇价的长期变动趋势。据初步推算,在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约占70%,发展中国家约占30%,从购买力平价与汇价的偏差程度看,目前美元价格偏高,日元对美元的汇价偏低,欧元对美元的汇价与购买力平价大体相符。  相似文献   

7.
世界银行等有关国际组织公布了按购买力平价法和汇率法测算的世界各国GDP和人均GDP,而且这两种数据的差异较大。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研究按两种方法测算世界经济规模的差异程度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世界主要国家货币购买力平价和汇价的长期变动趋势。据初步推算,在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约占70%,发展中国家约占30%。从购买力平价与汇价的偏差程度看,目前美元价格偏高,日元对美元的汇价偏低,欧元对美元的汇价与购买力平价大体相符。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中国以及世界的未来。虽然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2014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2014年中国就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按市场汇率算,美国经济仍比中国几乎大一倍。如果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保持比美国高5个百分点的水平,并且汇率不发生重大变化,那么还要12年才能从总规模上赶超美国。而人均GDP的赶超则需要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30多年的高增长得益于相对稳定和宽松的国际经济环境,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进入"新常态",未来十年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并不那么宽松。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2.2%上升到2011年的14.3%,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间,中国GDP总量一路攀升,接连赶超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根据经合组织(OECD)最新发布报告,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6年后超越美国;如果按市场汇率计算,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将在何时超越美国的预言大多是美国人给出的。1992年,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后来出任过美国政府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萨默斯预言,根据对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购买力平价估计,中国到2014年可以超过美国。萨默斯是出了名的“经济学神童”,他的“计算”在当时的欧美主流舆论界引起不小的震动。1996年,着名的美国兰德公司声称: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将上升为美国人的25.6%,并在经济总量上超过后者。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到底有多富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在1993年6月发表了题为《世界经济展望》的论述,在论述中,破天荒地把中国列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经济强国。这是因为在用他们所使用的“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结果显示得知,1992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万亿美元,人均已达1600多美元; 几乎与此同时,世界银行又爆出一个特大新闻,他们在《1992年世界发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世界经济格局可能会产生一个历史性、标志性的变化——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GDP将首次与发达国家GDP持平。然而,经济实力的变化并不一定会带来全球权力格局的相应演变。  相似文献   

13.
毕夫 《沪港经济》2014,(7):24-27
正世界银行发布的国际比较项目(ICP)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按照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2014年中国GDP可能超过美国,经济体量跃居全球第一。同时,全球知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发出了"美国世纪终结,太平洋世纪来临"的和声。然而,面对着如此乐观的宏篇大论,中国政府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热情与首肯,看着掉落到面前的"世界第一"大饼,中国社会呈现出空前的理智与清醒。老调新弹从五年前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  相似文献   

14.
【日本《论座》月刊8月号】按照购买力平价换算成美元,中国的GDP早在几年前就已名列世界第二。有人预测,即使是以市场价格换算成货币的数字,2008年中国的GDP无疑也将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对拥有约占世界人口20%的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这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数字。但从10年前、20年前对其前景深表担忧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取得了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均GDP的合理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凤春  于红鑫 《新财经》2004,(10):32-34
中国人均GDP到底是多少?有多位学者的研究都力图对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进行修正,以破解中国GDP之谜,中国人均GDP的合理区间约为3000~3600美元。  市场化指数法首先,我们对中国的基础数据进行修正。许宪春的研究结果,即在中国官方公布的2003年人均GDP1100美元的基础上上浮2%  相似文献   

16.
蔡昉 《广西经济》2011,(8):21-23
撇开那些算命先生式的“中国崩溃论”不谈,近来,学术界也出现了若干关于中国经济减速可能性的严肃讨论。有两个依据国际范围比较进行的研究,值得给予格外关注:一是摩根士丹利研究人员提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在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这个“魔幻数字”时,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报告称,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达17.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7.4万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一。 这个突然而至的"第一",其实更适宜被看作对于某种长期性趋势的表达。毕竟若就现阶段中国真实客观的发展水平而言,这顶帽子的含金量着实有限,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6,(10):9-11
【英国《金融时报》2月27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加上拥有军事现代化所需的资源基础,中国已稳步走上了成为21世纪第一个崭新的超级大国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一则消息引起外国媒体热议:根据世界银行4月30日发布的《购买力平价与实际经济规模——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结果摘要报告》,以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11年已经达到美国的86.9%,比2005年的43.1%提高一倍多。据此,该报告作出预测称,今年中国可能超越美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经济体。中国经济的规模怎么突然增长得这么大?购买力平价法靠谱吗?北京师范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世界经济大舞台上,祖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高速经济增长十分突出,其相互经济整合所形成的强劲发展潜力更加令人注目.世界银行1993年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与发展中国家>预测,如果祖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GDP总值以年均7%的速率递增,到2002年,按市场价格计算,将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