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以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是金昌经济社会发展之必需.为此,应围绕"提升文化软实力"这一主题,重新认识金昌的城市定位,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尊重文化产业特点,积极创立金昌文化产业品牌,培育、 发展和活跃金昌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
诗阳 《中国西部》2011,(21):178-181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构成了地方区域发展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带动了不仅仅是文化、经济,还有生态、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逐步成为了一个城市的标志。深圳华侨城集聚了生态文化理念,彰显了城市文化内涵,弘扬了城市精神。代表着东部文化产业的创意式跨越。 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业”。换言之,  相似文献   

3.
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正因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在性质、功能、地位和发展道路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必须在思想观念、领导方式、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上进行革新.只有以文化产业的方式去办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才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才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必须增强其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边疆文化大省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对于促进社会经济事业快速、 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极大优势.发展西藏文化产业要开拓创新发展理念;有效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培植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和引进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创新资金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6.
科技的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到来了新的机遇,文化与科技的相互融合成为今后主要的潮流和趋势.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趋势并把握机遇发展文化产业呢?《环球财经》编辑部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先生. 文化产业的宏观环境 《环球财经》:首先您如何看待文化体制改革这些年来的成效?请您谈谈现行文化管理体制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利弊. 陈少峰:现在中国的文化改革搭建了一个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双轨平台.原来一些产业和事业不分的部分已经理清了,所以目前基本上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内的事业企业机构在内的经济包括一部分经营性的转到产业方面,大体的格局已经基本上确立起来了.文化产业这几年发展速度也很快,特别是现在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包括民营企业和国有文化企业这方面都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对宝鸡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盘点,探讨文化产品设计、文化产业规划,加强文化诉求与生活方式的结合,提出增加文化内涵是加快实现关中-天水经济一体化,实现宝鸡特大城市、经济区副中心、次核心城市建设目标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同步发展,营造繁荣群众文化的大环境我们结合白山路的实际,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坚持"两促进",按照坚持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同步发展、文化事业率先突破的原则,研究制定《白山路街道文化产业及文化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并认真抓好落实。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加快区域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张志刚  袁昶 《辽宁经济》2005,(2):106-106
我国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及其发展的重要性是随着整个社会改革的深入才逐渐认识清楚的。在2001年我国“十五”计划的决议中,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首次在国家发展计划中确立了文化产业的地位以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目标。党的十六大又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它作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内容,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特色,梳理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框架,有助于促进滨海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吸取德国创意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带动天津以及整个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以纯公共文化产品、准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商品为标准来区分的,表现在消费市场份额、经营方式、目标指向等方面上的差异,同时,二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都以先进文化为发展方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基因、文化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我国文化建设,既要区别对待促进发展,更要推进两者互动。  相似文献   

12.
13.
文化的构成与文化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冲突是某一时期、某一民族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由于不再有效地规范社会和个体的行为而陷入了危机,同时新的文化特质开始出现并遇到了旧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的排斥和抵制,于是新旧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之间展开了对抗.  相似文献   

14.
Bilateral trade of cultural good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 of cultural goods have grown rapidly over the last decades and their liberalization will be an important issue of future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bilateral trade in cultural goods and investigate its determinants. Furthermore, we use trade in cultural goods as a proxy for countries’ cultural proximity and study if countries with proximate cultural tastes have more intense bilateral exchanges. Our estimations show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cultural flows on overall trade, suggesting that regulations fostering domestic cultural creation might have impacts going beyond what is generally expected.  相似文献   

15.
何娣  丁亮 《特区经济》2011,(10):53-55
本文根据全面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等制定评价指标的原则,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搜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确立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范围,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且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所得评价体系将上海市文化产业与其它省及直辖市的文化产业进行对比评价,找出了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针对上海市文化产业的评价结果给予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孙洁 《上海经济》2012,(5):35-37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日臻成熟,其理念和模式为城市乃至乡村区域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在广大的乡村区域提出农业文化创意化发展的思路,其实质性内涵在于,从单纯的关注农业的产能,转向全面挖  相似文献   

17.
济南给世界的形象是什么?是趵突泉、大明湖加千佛山,再加一个“山东省会”的身份标签吗?脱去“文化”的外衣,它们只是一堆苍白冰冷的名字而已。英国人宁可失去所有,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当中国人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空客 A380时,我们想起了自己的莎士比亚。100所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文化整合的角度来探讨企业的并购过程,在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多数企业并购过程中文化整合的误区以及存在的文化差异,最后提出了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国内文化产业的研究历程中 ,表现出了由萌芽期的“母子情节”、文化产业逐步“分”出文化事业时激起的大讨论 ,再到新时期两者分、合、连关系的探讨。基于此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还将处于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在对弗洛伊德的"泛俄狄浦斯"观点进行否证研究和批判时,人们提出了心理因素受制于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理论.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以及玛格丽特·米德的"来自南海"研究、尼斯贝特的"思维的地域性"观点和希诺布·凯塔亚的"巧妙实验"等,进一步证实了心理特征的文化差异.而育儿习俗则是文化影响心理特征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