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通过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05年面板数据,对FDI与外贸的环境污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外贸易与FDI整体上都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其中,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出口与FDI加剧了中国环境污染;进口贸易可抑制环境污染,但作用比较小;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环境污染的双重功能.本文的政策建议是,调整出口与引资政策,发展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2.
刘静 《时代经贸》2011,(20):81-82
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FDI、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出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出口促进了经济不断增长;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显示,从动态效应来看,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均表现为积极的正向响应,并且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时空同质化的方法将时间维度纳入地理空间来构建三维时空矩阵,并从空间异质性的角度考察我国各个省域的外资、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空间交互作用及影响差异。实证结果显示:产出水平、FDI等经济行为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环境污染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FDI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不断增强并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产出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普遍存在N型曲线关系,因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顺利跨越EKC良性转折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FDI、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湖南省1985~2006年经济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和VAR模型等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了FDI、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与FDI和进口额都有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进出口的波动冲击都表现出正向响应,而FDI由于地区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1982—2007年间我国FDI(net inflows)<下文简称FDI>与GDP、EXPORTS(goods&services)<下文简称EXPORTS>的时间序列资料,描绘了FDI与GDP、EXPORTS的运行轨迹,对FDI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的关系作了回归分析,并实际测算了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的贡献。本文认为,FDI对GDP、EXPORTS的贡献是显著的,但是笔者也发现FDI/GDP的值从1994年就开始下降,FDI/EXPORTS的值从1994年开始停滞不前并从1998年开始急剧下降,这说明由于我国实际利率水平及宏观经济环境、亚洲金融危机、美国经济衰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贡献自1994年以来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冯路 《当代经济》2009,(14):114-115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吸收外资的规模在武汉国中部地区一直居于领先地位.本文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模型,对武汉市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表现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经验分析,并提出相应战略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服务业和外商直接投资(FD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服务业GDP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是东道国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两个重要途径,本文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人力资本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经验实证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对外贸易和FDI作为人力资本提升的途径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东道国通过对外贸易和FDI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现有的实证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1987-2006年重庆市出口、进口、外商直接投资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利用协整理论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重庆市对外贸易、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进出口、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1985-2009年全国进出口总额、FDI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利用协整关系理论及其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中国FDI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的相互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关系,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没有显示出引导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利用1980-2000年中国的年度经济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因果分析方法,分析FDI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着重检验FDI对不同种类商品进出口贸易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从而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偏高和收入差距扩大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从对外贸易和FDI的角度探讨其相互间的关联性问题。通过构造VEC模型的实证检验表明: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增强扩大了我国的财富分配差距,外国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入则有助于改善收入差距。FDI对我国出口具有促进作用,对进口则有替代作用,基尼系数偏高隐含的低工资成本也是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借助SVAR模型检验了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内在机制。实证表明:我国经济与环境延续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国际道路,FDI短期刺激经济增长显著,同时也恶化了环境,长期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但FDI的溢出效应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为了理论与实践上平衡FDI、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提出了调整经济增长极、优化外资质量和结构等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探讨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开放.我国所引进的FDI存量迅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同步迅速增长,这两种经济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相关性?本文在FDI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创造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FDI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总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是,对外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创造效应大干替代效应,且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十分明显,多引进一单位的FDI存量就能够带来2.3465的对外进出口总额.  相似文献   

15.
FDI与国际贸易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采用中国1982年~2003年的数据,对中国FDI与国际贸易增长的均衡关系进行研究,并对中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问题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1983年~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FDI(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和环境污染的数据,通过建立VECM模型以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加工贸易、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FDI的流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的环境压力,短期两者的因果关系不明显;而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加工贸易都在相当程度上恶化了我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不仅带来灾难,同时也为FD I战略调整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供了契机。根据关于FD I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试图定量研究我国的FD I通过哪些传导途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强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外商投资、贸易开放度与中国财政支出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利用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就外商直接投资、贸易开放度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各省的地方财政总支出及其主要构成部分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外商直接投资限制了政府部门规模,降低了总支出水平及其主要构成部分的支出水平,支持效率假说的推断;贸易开放度扩张了政府部门规模,提高了总支出水平及其主要构成部分的支出水平,支持补偿假说的推断。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panel data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China, this paper found that direct effect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d on economic growth were of insignificance. However, through improving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crowding” in domestic investment, FDI produced positive effects on China’s economy. The state sector still played a major part in the total fixed investment, therefore, direct effects on growth were significant. Although private sector wa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the whole economy, it had no direct influences on economic growth. Meanwhile, neither the state sector nor private sector made contribu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Shijie Jingji Wenhui 世界经济文汇 (World Economic Papers), 2006, (4): 27–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