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际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国的选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拓  杨昊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0):95-115,159
受制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国家行为体往往倾向于搭便车战略,由此导致对国际公共物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在国际关系现实中,由主要国家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增加供给以缓解国际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困境,成为当今促进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实现的重要途径。作者以联合国会费缴纳为例,在同其他有代表性国家的比较中描述了中国在2001-2010年十年间对国际公共物品供给的外交选择和实践,并尝试解释其原因。比较的内容包括会费的缴纳数量、发展趋势和供给态度。在对中国的外交选择和实践进行解释方面,尝试在国际实力分配、社会性互动关系以及国家行为体的国际定位同国家提供国际公共物品的选择和实践之间建立初步的因果关系。最后借助描述性分析和解释性分析的成果,对中国在国际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上的外交走向做出初步的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从霸权稳定转向制度稳定,主要表现为国际公共物品供给日益多元化。由于霸权衰落,国际公共物品的霸权供给相对不足,而全球集体供给和地区供给却相应增加。冷战后国际公共物品的三层次供给,即霸权、全球主义和地区主义可以确保国际体系的持续安全与稳定,这个事实动摇了霸权稳定论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3.
全球性公共物品的存在与发展是与全球化进程同步的,并且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发显现出其重要性。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全球性公共物品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而其供给却相对不足,造成了供需不平衡。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市场供给往往失灵,所以政府应该成为全球性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各国政府应紧密合作,为维护全球性公共物品的供需平衡承担各自责任。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从霸权稳定转向制度稳定,主要表现为国际公共物品供给日益多元化。由于霸权衰落,国际公共物品的霸权供给相对不足,而全球集体供给和地区供给却相应增加。冷战后国际公共物品的三层次供给,即霸权、全球主义和地区主义可以确保国际体系的持续安全与稳定,这个事实动摇了霸权稳定论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5.
霸权国自古就存在,但当今世界唯一的全球霸权国就是美国。美国在追求全球霸权的时候,并未完全采用历史上其他霸权国所推崇的以武力征服和殖民政治为主的权力霸权方式,而是利用其优越的经济条件,并且将其演变为政治上的支配权,对国际制度进行主导,即制度霸权。美国的制度霸权是指美国霸权与国际制度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制度为美国霸权提供了便利的权力资源,其本身也成为美国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公共物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被国际关系学者用来分析霸权,从而提出了著名的"霸权稳定论"。本文主要利用国际公共物品有关的理论来分析美国的制度霸权。  相似文献   

6.
7.
在当今由美国引起的国际经济危机下,发生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该文在分析了各国在应对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政策后,以多边贸易体制是一个“全球公共物品”为视角展开讨论。认为经济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有着必然的联系。“基本凯恩斯主义理论框架讨论的是一个封闭的经济社会”,所以各国在应对危机的经济政策具有封闭性、内在性的特征,应对政策的实质是以拯救本国经济为己任,这是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内因;“搭便车”和“囚徒困境”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征。但保护主义毕竟是短视行为,自由贸易依然是世界经济贸易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公共物品的经营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公共物品被政府垄断经营,政府的公营企业垄断经营造成的X非效率不利于更大限度地发挥公共物品的积极效应.所以,本文分别对公共物品公营与私营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提出公共物品经营业务剥离的方案.并由此设计了提高经营效率的"混合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9.
公共物品理论前沿问题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倩 《世界经济情况》2006,(12):14-17,9
随着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都极大地推动了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入,竞争的加剧,公共部门的弊端日益显现,公共物品总量呈现出严重的不足,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尤其突出,而我国的教学、科研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尚处于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之中,本文结合近几年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探讨了其对我国公共物品理论教学与制库安排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农村环保配套设施与服务供应情况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文章通过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研究、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公共品合作供给绩效的研究等三方面整理分析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政策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9月8日在第五届中国投资贸易洽淡会“国际投资论坛”上作主题演讲时,就如何体现对外开放的决心与诚意,怎样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等问题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全球公共物品供给是全球治理研究的新兴议题,现有的研究方法主要反映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科特征和研究目的。将全球公共物品供给嵌入国际关系的学术框架内,从外交决策的视角观察国家提供全球公共物品的不同方式具有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作者在借鉴统合全球公共物品传统分类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供给的决策过程的差异,将全球公共物品供给区分为主动供给、被动供给和无意识供给三类;根据供给动机的差异,主动供给和被动供给又可依照积极和消极的向度各自区分为两类,不同种类的公共物品供给在实践中表现出不同的供给特征。该分类法将国家特征、外交互动和国际观念同公共物品的特性有机结合,并建立在国家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有助于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展示国家在何种情况下愿意为全球公共物品供给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而非始终是搭便车者。该分类法进而为推动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协调、探索通过全球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实现全球治理提供研究的基础和分析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在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上,传统的市场失灵理论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但政府公共机构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内部而非社会利益的标准或目标,即内在性问题,导致了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具体表现为公共物品的高成本和非均衡供给、反公共物品问题等。文章认为,克服内在性问题,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应该在改革政府、引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赋予公民更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国内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讨论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研究从国际视角下对我国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进行改革的各种创新方式,对于优化我国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育彩票:一种准公共物品的筹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131-133
受教育权利的非竞争性和教育受益主体的非排他性表明了教育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然而在我国,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教育面临着现实的筹资困境: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和个人投入教育水平有限。而教育作为一项国家事业决定着国民素质高低和国际竞争力,国家在教育投入上应扮演一个更为积极的角色,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教育事业。发行彩票是国家为筹集公益金的一种方式,可以有效、迅速地募集大量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公益事业,作为社会公共事业有益资金补充。在教育投入渠道不多和投入量有限的前提下,发行教育彩票,弥补教育投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是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重要特性之一,这一特性的存在使得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机制在解决公共物品的最优配置时“失灵”。实现公共物品效用的最大化与弥补必需的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要求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采取“免费消费、间接支付”的形式。现实中公共物品经常是由政府来提供,但如果能够找到适当的收费方式,私人企业也同样可以有效提供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为此学术界多方面提出了应对和解决这一短缺问题的政策建议,集中了如何解决资金或成本分摊问题和公共物品的决策问题。这些建议不无启发意义和现实性,但是皆存在一个问题,忽视了公共物品供给的过程中的国情基础。本文力图在分析当前学术界的观点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公共物品的国情意识——9亿农民,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来实现和解决公共物品供给短缺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凡凡 《魅力中国》2010,(29):230-230
语言国际传播具有国家公共产品和全球公共产品双重属性,早期的语言传播主要体现国家公共产品属性,当今世界的语言传播兼顾全球公共产品属性。增强汉语国际传播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是提高汉语语言价值的首选之策。本文旨在简析汉语国际传播的主要因素和增强其全球公共产品属性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供需两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的症结.以林达尔模型和蒂布特模型的均衡条件为依据,论述了公共物品需求表达的一般模式.提出了构建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