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动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兵  吴大兵 《经济论坛》2005,(23):133-136
行为主义者认为政治参与是作为政潜亍为而存在的,而作为行为的存在又必然服务于主体生理和心理需要。这与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要求)不谋而合。由此,政治参与动机的成因一方面在于追求物质层面的利益;另一方面就是努力地争取、实现和维护人作为社会存在的权利,寻求社会的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分别从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方面阶阐明了企业的发展必须抓住"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本文以马斯洛理论为蓝本,以百度公司员工政策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用科学发展、区别对待、以及特有"国民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需求层次理论"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溱 《商周刊》2013,(10):98-98
其实无论是职业还是职位,都是一种社会需要。当一个人完成了这种需要退出时,他就应该回到原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Maslow的动机一需要层次理论,对拆迁的驱动心理进行了剖析,并对拆迁工作给出了如下建议:首先,应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使动迁居民中的困难群体得到最基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保障,满足住、行等生理需要的要求.其次,应规范拆迁程序和拆迁队伍的行为,保障动迁居民的生活安全和财产安全.此外,拆迁配套住房的选址、设计、环境营造等等,要营造家园环境和社区精神,形成吸引力和凝聚力,给动迁居民以归属感,满足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李晖 《经济师》2000,(10):36-3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A.H.Maslow) 195 4年提出了一个“需求层次论”,其主要内容是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形成一个级差体系 ,从低到高依次是 :(1)生理需要。这是最低限度的基本需求 ,如吃饭、睡觉、穿衣等等。马斯洛认为在人的一切需要中 ,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 (2 )安全需要。当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以后 ,就会产生为了免于生理及心理方面受到伤害所要求的保护和安全需要 ,如财产的安全、职业的安全以及人身的安全等。 (3)社交需要。这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 ,希望被多种群体所接纳或被他人重视所产生的需要。(4 )尊重需要。一…  相似文献   

6.
1.明确“需要”与“需求”的根本区别。“需要”(needs),即是从消费(患)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持或变得更健康所获得的卫生服务。“需求”(demands),即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购买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目标和偏好。  相似文献   

7.
理解人本管理,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本”。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这是“人本主义”最核心的思想。社会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人创造的,它们又都为满足人的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它要求一切以人的需要出发,一切经济的发展和一切经济制度的安排与制定都要围绕人的实际需要来实施。当然企业也毫不例外。人本主义其实是针对资本主义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早期的企业都是以资本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企业谋取更多剩余价值的最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的激励:满足需要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的动机是建立在个人需要基础之上的,而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动力源泉。根据个人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会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所实现的目标而努力。经理人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当然也有一般人所有的基本需要,但经理人不同于一般人,他成为委托人代理其公司财产的“经理人”,表明他已经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他会同时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对经理人的激励,就是把经理人的需要转化成动机,并推动其朝着预定目标行动。  相似文献   

9.
于丹教授认为:“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论语)心得》)“庄子告诉我们,在天地之间,如果一个人果真顺应生命形态,那么首先把这些个遗憾和残缺都接受下来吧,不要委屈,不要较劲,而想的是怎么样改良它,能让自己更好”(《(庄子)心得》)。  相似文献   

10.
王春梅 《经济纵横》2005,(11):47-47
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的员工们回忆起夏明伟这位原中国区总经理,给出的评价是“严谨、沉稳”,称夏明伟是一个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的领导。“我帮他做的一些书面文件或报告,他从来都看得非常仔细,甚至连语法错误都会指出来,可见他是一个多么严谨的人。”在公司服务近6年的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市场部经理陈红梅说。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1996,(1)
全国经济师(中级)职称统考基础部分(各专业通用)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人括号内。)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a.财产在法律上的归属...  相似文献   

12.
卷首     
《资本市场》2007,(11):2-2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一直以来都很关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在,中国资本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着,不仅引起了全国自上而下的全面重视,而且也吸引着世界其他国家关注的目光。面对这个蓬勃发展的大环境.我深深认识到,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形势.对我的工作相当重要。我觉得,这不仅是我一个人的需要,也是许多金融工作者的需要。我希望贵刊能多考虑读者这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范玉梅 《经济师》2011,(5):275-275,277
职工需要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脱离了职工需要,就成了无源之水,行之不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旦与职工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就能极大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职工作为社会中人,存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着眼于职工群众上述五种需要,切实解决职工群众迫切关注的问题,与职工群众形成水乳交融的良性互动,创造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4.
从科学发明的工作需要出发,爱迪生打算尽快建造一个实验室。因为手头没有足够的资金,他决定卖掉自动发报机及其技术专利。由于他对市场行情不甚了解,不知道究竟开价多少合适,加上有资格出卖技术专利的人毕竟寥寥无几,便只好和妻子米娜商量.  相似文献   

15.
激励问题是企业至关重要的问题。企业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可以雇佣一个人到指定的工作岗位,甚至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买不到热情,买不到全身心的投人,而面临日益激烈竞争的企业又必须设法去争取这些。在逐步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九一十年代里,如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的话,那么企业职工的需求有普遍提高的趋势。据国外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三十年代美国工人需求依次为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在九十年代,则转变为首先是尊重需要,自我…  相似文献   

16.
一、影响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成本项目 (一)合作成本。国有大型企业很难一次性出售转让,因此,需要引进一个或多个合作者,企业需要组织专门的工作组。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经济学整个就是一个幻想世界。里面的人没有名字,都叫理性经济人。他们是没有思想、没有感情,只会算经济账的经济人,但又是无所不知(完全信息)、无所不能(完全理性)的超人;他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特权与暴力、没有等级与差别、没有限制与阻碍的自由王国(完全竞争),大家自由自在得像尘埃一样,均匀地游走于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一般均衡),过着没有遗憾(效用最大化),不能再好的美满生活(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的首富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积聚他的第一个10亿美元财富,用了12年。因特网搜索引擎雅虎的发明者杨致远和戴维·菲洛3年就已完成了这一伟业。而作网上拍卖交易的电子海湾公司(eBay)的创建者皮埃尔·奥米戴尔聚敛他的第一个10亿美元仅用了5个星期,两个星期后他在交易所将第二个10亿收入帐下。西门子、蒂森、克虏伯等人还需要儿代人时间完成的事,新企业家几乎是一夜使一蹴而就。探索其成功的秘诀,这些财富直线上升的人相同点在于:这些公司的创建人都不尊重现状:公司员上的平均年龄几乎都不超过30岁;公司创…  相似文献   

19.
一、生态需要的科学内涵与价值效应   “生态需要”是在一系列科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理论范畴。这里的“生态”在生态学中被解释为“是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一定空间的统一”(王松霈等, 1987),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协同性和无限性的概念,人类作为具有高智能的有机体必然要不断拓展其生存的空间;这里的“需要”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复合体系,它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被扩展和丰富内涵,也具有动态性、协同性和无限性的特点。因此我们曾将人类的生态需要的本质界定为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一定空间的统一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郭军 《新经济》2005,(1):32-37
有人说,和平年代,都市人最需要的是安慰,这句话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缺钱花的人,钱是他的安慰,对于缺少支配力的人,权力是他的安慰,对于缺少温暖的人,爱情是他的安慰……可是,无论如何,这些缺少着这些缺少的人,都共同地需要一个安慰——家的安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