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率是货币市场中货币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是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前提下,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始于1995年,至今尚未完成。本文将利率市场化与我国经济现实相联系,说明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体现并提出了现阶段利率市场化面临的困境以及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金融市场逐渐趋向于开放式发展。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中,利率的管理机制是统筹管理,在货币当局者逐渐放开政权,对利率的限制减少时,我国利率走向了市场化。此时的货币市场中利率变化取决于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密切,前者能够激发商业银行金融制度、组织以及产品等的创新。基于此,本文对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锋 《商场现代化》2007,(15):262-26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一般可以分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M1和M2,我们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的GDP与货币供应量存在线性关系;同时中国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小,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利率还没有市场化,没有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因此中国在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今天还应该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4.
张发茂  李翝亚 《中国物价》2012,(2):61-62,69
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利率政策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青睐。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美利率体系的构成与调控机制发现,在利率市场化的美国,一旦利率目标被美联储确定,货币供给也同时相应内生化;而在利率非市场化的中国,利率只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一种,很容易造成我国货币政策利率调控机制在运行中出现断裂。在完善我国利率调控机制时,需要继续推进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培育成熟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货币市场,以及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越来越重要。货币政策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与政府行政部门的关注。随着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逐渐减弱,以利率代替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综合分析泰勒规则的理论含义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将利率和汇率分别引入泰勒规则进行检验并进行实证检验与比较,找出两者之中较为符合实际经济运行趋势的变量,构建适合我国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稳健货币政策规则,并以此得出泰勒规则能够为我国实行利率调控提供一个基准,判断货币政策的松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一、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介绍 利率市场化,Liberalization of interest Rates,简而言之,"市场形成利率,央行调控利率",指政府或者货币管理当局放松乃至放弃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与干预,金融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主要由市场因素作用形成,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利率水平,货币当局只决定和控制基准利率,通过货币市场贯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中央银行则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再贷款率以及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等间接调控手段,形成资金利率,使之间接地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政府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而这项政策也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不断进行深入改革,尤其是我国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利率也要最终实行利率市场化。但是我国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模式,要先从我国经济结构、利率市场化水平的变动以及对货币的变动影响进行分析,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商》2015,(13)
利率在金融中一直是研究的热门问题。如今,利率市场化成为我国金融系统深化改革的重点,其作用、意义对经济发展相当之大。本文用西方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分析管制利率价格的非帕累托有效率,均衡利率市场形成真实有效率价格,货币市场中利率真实价格的形成对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计量工具的定量实证分析,通过建立相对应的VAR模型,研究了我国公开市场回购利率、同业拆借利率与银行贷款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并着重分析了二者对贷款利率波动影响的贡献度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三个利率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调节市场资金流向和货币供求。就银行贷款利率而言,会根据央行公开市场回购利率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完善性,使得这种利率的传导有效性受到了限制,即公开市场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作用减弱了。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对货币供需的调节,为了深入了解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机制,本文以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为研究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19802010年间的广义货币需求以及货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国民收入和利率对长期货币需求存在显著影响,长期货币需求对利率和对国民收入的弹性都要大于短期,同时短期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缺乏弹性。因此,我国利率调节货币需求的机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Shibor在2007年推出以后,其在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Shibor作为国外经验的借鉴,其是否符合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国情也要用时间来检验.通过对Shibor以及其他几种重要的利率历史数据的定量分析,得出Shibor在几种利率中基础性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王宁 《商场现代化》2012,(21):118-119
利率市场化就是将行政管制的利率决定机制转换为由市场主体按照商业原则自主决定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市场化利率的代表是最能够反应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自2007年1月SHIBOR作为中国货币当局重点培养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正式上线,它将成为中国推出的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市场基准利率。SHIBOR推出以来是否能真正发挥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作用,对中国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至关重要。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与格兰杰检验对SHIBOR的市场化效应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央行票据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等其他主要货币市场利率和相关宏观经济数据的比较,验证SHIBOR市场化的有效性,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界长期关注、讨论的问题。利率市场化就是指金融机构融资的利率水平不是由政府来规定,是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虽然我国在近几年来,逐步放宽了对利率的管制,使银行存贷款利率朝自由化迈进,但离利率完全市场化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在进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面临了一些挑战,这一系列挑战就是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许多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我们欣然接受这种正面的影响,但对于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努力去消除,从而确保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保持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尽管人们对通货紧缩存在不同的理解,但它被普遍定义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究其原因就  是货币供给量不足,生产能力过剩所导致的供给大于需求等等。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应扩大中央银  行基础货币量的投放,挖掘货币政策潜力,加速货币信贷主体的货币投放积极性,制定刺激居民消费的  货币政策,放松利率管制,加快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5.
一、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介绍利率市场化,LiberalizationofinterestRates,简而言之,“市场形成利率,央行调控利率”,指政府或者货币管理当局放松乃至放弃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与干预,金融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主要由市场因素作用形成,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渐加快,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给经济发展带了一定的风险,为了控制风险,需要银行机构、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共同努力,保证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四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实证检验了随着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协同推进,国内经济在受到不同冲击时,产出和通胀的反应。研究发现,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内利率和技术的正向冲击时,对利率和汇率实施一定程度的管制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外利率和技术的正向冲击时,加速市场化有利于及时抵御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而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内和国外利率的负向冲击时,加速市场化面临着稳增长和控通胀不可兼得的情形。因此,为了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政府以及货币当局应当实时关注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灵活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流通经济》2016,(7):122-128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速了"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从而改变货币流通方式和流通速度,影响货币结构。实证分析表明,互联网金融对货币供给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支付货币电子化对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产生的替代效应非常明显;支付货币电子化的普及增强了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增加了货币供给。但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货币传导机制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削弱了货币政策调控实体经济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19.
关红玉 《商业时代》2012,(19):48-49
一直以来,通胀率都是一个很敏感的经济指标,很多时候一旦通胀率出现大的波动,央行便会采用利率政策进行调控。伴随着通胀率和利率的变化,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也会受其影响,以顺应利率变动和调节通胀率的需要。但利率和货币供给的变化是否会有助于通胀的调节,却有待考证。本文借助于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通胀率、利率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给予货币需求函数以明确的微观理论基础,实证检验中国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及其稳定性表明,收入和利率均对我国货币需求有着显著影响.相对来讲,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稍小,而短期货币需求函数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但调节力度稍弱,且稳定性极差,我国当前货币政策应寻求更为合理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