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建国45年来,广西农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993年末,全区拥有耕地面积3910万亩,比1950年增加220万亩;拥有农机总功力939万千瓦,比1980年增加548万千瓦,增长140.1%;拥有各种拖拉机26.92万台,比1980年增长112.6%;农用汽车1.95万辆,比1980年增长529%;拥有水库有效库容量106.9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025.2万亩;农村用电量18.98  相似文献   

2.
记者从黑龙江省信息中心了解到,为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从2000年以来,省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2.75亿元,大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据了解,截至2004年末,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已由1999年的296万亩扩大到2380万亩,增长了7倍;生产总量由106万吨增加到1110万吨,增长9.5倍;绿色食品产值由35.6亿元增长到327亿元,增长了8倍,其中种养业产值已达195亿元以上;绿色食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比5年前增长了10.9倍;无公害农产品已开发认证2017万亩,生产产量达802万吨;农村人均绿色食品纯收入由5年前的59元增加到866元,增长近13.7倍。  相似文献   

3.
对发展我区高效农业的思考高宏近年来,我区农业生产发展较为迅速,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农业生产连年丰收。1992年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达208.14亿元,全区主要农牧产品中,粮食产量706.27万吨,猪牛羊肉产量32.24万吨,分别比1980年增加近1倍...  相似文献   

4.
我国畜牧业经历了14年的高速增长,1993年仍然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预计全国肉类总产量将达到3620万吨,比上年增长5.5%;禽蛋1091万吨,增长7.0%;奶类600万吨,增长6.4%。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28.0%左右;肉蛋人均占有量分别由1980年12.3公斤、2.6公斤增加到到31.0公斤、9.3公斤,接近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畜牧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满足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致富的途径,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村经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八五”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好的一个时期。农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146亿元增加到330亿元,年均增长4.8%;粮食总产量由1990年的721万吨增加到937.64万吨,年均增长5.3%;烤烟、油菜籽、肉类和水产品年均产量分别比“七五”增长53.8%、30.6%、35%和29.4%;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1%;共完成坡改梯3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由1990年的825万亩增加到9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6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诞生以来,我省水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水产品产量由1949年的2.38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122.12万吨,增长51.3倍,平均年递增8.2%。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水产业更是快速发展,在1978~1999年的21年间,水产品产量平均以年递增15.5%的速度发展,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也由1978年的1.9公斤增加到1999年的28.9公斤;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1%提高到14.9%。如今水产业已向特色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逐步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一个新型支柱产业。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水产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其地位也越显重要。但是,…  相似文献   

7.
一、全市农机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构大量增加。到1997年底,昆山全市农机总资产已达2.13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40.79万千瓦,每百亩动力达68千瓦。拥有农用动力机械8.58万台,配套机械10.74万台,其中中拖1043台,配套联合收割机1028台,配套旋耕机等其它机械1648台,配套比达到1∶2.56,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3.5%。全市农机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进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农业连年获得增产增收,大大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1994年粮食总产137.4万吨,比198O年增长26.1%;农村经济总收入154.79亿元,比1980年增加34.2倍;农业总产值(不变价)37.7亿元,比1980年增加57.57倍;农  相似文献   

9.
为振兴荷泽经济,做好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这篇文章,荷泽地区把加快发展水产业和畜牧业做为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突破口,制订了建设“水上菏泽”的规划方案.建设“水上荷泽”的基本内容是:到公元2000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80万亩,实现全区人均1分养殖水面;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5万吨,人均占有水产品50公斤;渔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相当于全区种植业的产值,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发展水产业做为农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按照这一规划,在七年的时间内,养殖面积要扩大七倍,水产品产量要翻四番,渔业总产值从不足1亿元增加到40亿元,任务十分艰巨,困难繁多.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1987年,全国农业总产值达4,676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增长76.8%,平均每年递增6.5%。同期,粮食总产量增长32.8%,平均每年增加1110万吨,年递增3.2%;棉花产量增长95.9%;油料增长1.9倍;猪牛羊肉产量增长1.3倍;水产品产量增长1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龙泉驿区走种植、养殖、加工、旅游业相结合的综合开发农业之路,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经过3年的努力,全区农村经济实现了五个翻番:1989年与1986年相比,农村经济总收入由2.82亿元上升到5.93亿元,增长110.6%;工业总产值由1.24亿元上升到2.5亿元,增长100.9%;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6亿元上升到3.5亿元,增长120.9%;财政收入由1472万元上升到3024万元,增长105.5%;城乡储蓄余额由5113万元上升到1.1亿元,增长115.3%。实践证明,实行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商品经济,是农业再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龙泉驿区地处龙泉山脉中段,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占全区幅员面积42.9%的8个山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十七年来,1995年同1978年相比,我省农业总产值由53.45亿元增加到430.4亿元,增长了7倍(按1990年不变价,1995年的278亿元,增4.2倍);粮食总产量由86.4亿千克增加到118.89亿千克,增长37.6%;乡镇企业总收入由6.03亿元增加到600亿元,增长近100倍;农民人均收入从130.6元增加到1011元,增长6.7倍。回顾十多年折农村改革历程,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十二五"期间,辽宁朝阳市确定了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设施农业总面积要达到200万亩,"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5.3%,设施农业总产量由2009年的280万吨提高到  相似文献   

14.
1986年以来,农业部对口定点扶贫武陵山区的湖南省湘西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减缓贫困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一是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地方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从1985-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20元增加到1390元(为两地的算术平均数,下同),增长了4.34倍;粮食总产从192.9万吨增加到221.9万吨,增长了29万吨。国内生产总值由21.3亿元增加到215.4亿元,农业总产值由29.9亿元增加到11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2.04亿元增加到18.3亿元,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我区继续狠抓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农业生产条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全区1993年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村小水电建设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主要物质能源消耗增加,形势喜人,而耕地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出现了下降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发展状况 一、农业机械持续增长 农机事业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种农业机械台数、机械总动力连年增长。据统计,1993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39.1万千瓦,比1992年的854.2万千瓦增加84.9千瓦,增长9.9%,其中耕作机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和农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入新阶段 1985年以来,三河市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5年,全市劳动力总数为11.46万人,目前达到15.24万人,劳动力增长32.98%,而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则由2.97万人增加到9.45万人,增长218.2%;离村劳动力由1975年的0.85万人增加到6.65万人,增长682.4%。与1985年相比,劳动力增长了6.28%,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却增长97%,离村劳动力增长257.5%。  相似文献   

17.
一、总体发展情况“十五”期间,我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拉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一)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带动功能日益增强。到2004年底,全省较大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406个,比2000年增加2倍多;固定资产达到422.8亿元,比2000年增加3.6倍;全省粮食加工能力达到1513万吨,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2.31亿头(只),分别比2000年增加1倍多。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直接带动农户238.8万户,带动农民增收28亿元,户均增收1173元,比2000年增加2倍多。德惠…  相似文献   

18.
我国淡水养殖事业,近几年来发展很快,1984年淡水养殖产量达到181万多吨,比1978年增加了1.37倍,每年平均递增15.5%,1985年超过220万吨,比上年增长21%以上。淡水养殖业的发展,不仅对增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改善市场供应,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显示出它的影响。从1978—1984六年间,全国水产总产量增加了154万吨,其中三分之二来自淡水养殖。全国淡水养殖产品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例由16.4%,上升到29.2%,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新近召开的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明确提出了"九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任务:一是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二是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增加,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包括使目前还处于贫困状态的7000万农村人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实现这两大任务,事关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事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为实现这两大任务,必须积极探索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1995年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总产量达到4.6亿多吨,油料2200多万吨,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450万吨左右,比上年略增;糖料总产量7800多万吨,比上年增长6.8%;肉、蛋、牛奶、水产品产量分别为5000万吨、1500多万吨、620万吨、2380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1.1%、6.3%、2.6%和11.1%。乡镇企业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8.3%;从业人员达到1.26亿,比上年增加580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5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5%,是"八五"期间增长较快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广东省甘蔗生产成就很大。1980年与1949年比较:甘蔗总产从71万吨增加到922.6万吨,增长12倍,亩产从1.5吨增加到3.5吨,增长1.3倍。由于甘蔗在农业生产结构中所占的位置,在轮作改土、增加肥料和生产资金等方面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蔗糖生产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又促进了多种轻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国家、集体和社员的经济收益。但与国内外和省内高产地区增长速度比较,差距很大。福建省1980年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