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企业家精神”概念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宇  郑垂勇 《生产力研究》2007,(21):145-147
文章将"社会企业家精神"分解为"社会"和"企业家精神"两个部分,分别阐述了"社会企业家精神"概念中社会方面的含义和企业家精神方面的含义,得出了"社会企业家精神"比较灵活而又精确的定义。社会企业家精神存在于某些个人和团体中,具有以下重要特性:创造或分配社会价值;并且在创造或分配社会价值时,善于发现并利用机会;经常进行原创性发明或适应性创新;愿意冒"高于平均水平"的风险;呈现出非凡的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建设的方向:“公民社会”还是人民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风行一时的公民社会理论提出批评,指出有关公民社会的种种说辞存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名不正,言不顺";二是"名实不符"。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名不正"问题,指出这个概念的本义不清,中文译名更带有严重的误导性。"民间会社"也许是更准确的翻译。第二部分讨论"名实不符"问题,指出公民社会那些被吹得天花乱坠的神效未必存在,并逐一戳破了围绕公民社会的种种神话,如同质的神话、圣洁的神话、独立的神话、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神话、民主动力的神话。在批评公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文章的第三部分论证,公民社会不应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方向,真正值得中国人追求的是构筑一个以劳动大众为主体的政治共同体——人民社会。  相似文献   

3.
陈伟 《开放时代》2014,(6):71-82
黑格尔—马克思理论传统中的市民社会概念,未能揭示现代市民社会的本质特征。回到近代英美传统中广义的市民社会概念,于今日中国更有意义。广义的市民社会概念指向一种独特的社会政治秩序,它与商业社会相适应,以现代市民为主体,以法治为本质,包含了一系列抽象规则,并要求相应的市民风尚与礼貌。王绍光提出的"人民社会"构想,不符合商业社会的时代精神,指向的是一种集体本位、漠视个体权利与自由的支配体系。中国社会建设的方向是以宽容、文明、和平、诚信、自由为特征的市民社会,而非基于阶级区分构建起来的排斥公民自由、徒具人民之名而无其实的"人民社会"。  相似文献   

4.
潘维 《开放时代》2020,(1):209-223,M0008
社会进步主要基于公共生活演进的自然逻辑,而非应然的价值观和典章制度。如同"城池"是"社会文明"的最初门槛,社会的先进与落后主要反映在当今大都市的治理体系中。放弃而今流行的各种"两分"标准,着眼于国家在生存竞争中的兴衰,作者以两个前提下的三大标尺去解释和衡量社会形态的先进与落后。两个前提是:先进基础设施的密集程度和国防的强大程度。三大标尺是:维护公共财产及其使用秩序的程度,精算公权使用成本与收益的程度,以及劳动者再生产的社会化/均等化程度。可用三个要素证伪上述理论:能否粘合精英与平民,给较大规模的国家提供较强内聚力;能否对国外群体产生较强吸引力;能否为技术与知识的创造和普及提供较优越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社会责任"问题是科学与社会间不断增强互动的产物。科学共同体对这一问题的传统认知主要限于科学的社会应用方面,涉及到科学与外部社会的关系。但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本身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风险源,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状况和问题,"科学的社会责任"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要求。结合西方社会理论家的风险社会理论,对现代科技发展与风险社会的关系,以及在风险社会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认识"科学的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同时作为新的时代主题进入公众的视野,但是二者却具有不同的内涵,各自有着特定的指向。社会建设重在"建",而社会管理重在"管"。所以,不能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混为一谈,也不能简单地把社会管理纳入社会建设的范畴,更不宜以社会管理代替社会建设。但是,另一方面,两者又存在内在的联系,两者范畴中若干交叉的内容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社会建设的进行有利于社会管理的有效实施,社会管理的创新同时促使社会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社会政策、传统文化、经济等因素使得失独老人面临着社会保障、经济困顿、养老、医疗、社会心理恢复等问题,表现为与他人、社区之间社会关系的"断裂"现象。对安徽省合肥市失独老人生活现状及社会支持网络作了实证研究。失独老人对现状不满意,社会关系"家庭化",存在社会支持方面的缺失。影响失独老人社会关系重建的主要因素为性别、教育程度、收入、失去独生子女的时间和社会政策。从多元的视角,提出建立失独老人社会支持体系,重建失独老人社会关系、融入社区的操作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社会利益"在现行的法律中频繁的出现,因而,对"社会利益"的认识和界定为经济法部门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社会利益"这一范畴主体不确定,又没有自己确定和具体的内容,因而在认识上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从"社会利益"的概念入手,再到"社会利益"的本质和表现形式,试图界定"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9.
社会医疗保险的道德风险及其约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是社会更加公平的"调节阀"、"稳控器"和"安全网",上可利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下可惠民,共享发展成果,激发创造力.社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社会稳定担负着巨大作用.从1995年开始的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始终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实现社会公平为已任,力争使每一位公民享受公平待遇,"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学术传统中,社会科学于19世纪下半叶确立为一门学科,有成熟的研究框架。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不同,它处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三重转型期,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使中国社会学家的工作陷入一种基本困境。本文在详细论述"三重转型期"的过程中,整合中、西方的研究方法和理解框架,提出研究中国"三重转型期"应该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社会科学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近些年来这一思想广为流传,著名杂志《财富》和《福布斯》在企业排名评比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可见西方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目前,在烟草行业开展的坚持"两个利益至上"大讨论,也正是呼唤我们的烟草企业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完美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烟草企业坚持"两个利益至上"的主要体现形式是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关系"、"人脉"和"社会网络"等词在当今社会学研究中频繁出现,用以解释影响社会交往的非制度、非正式因素;而互联网网络所造就的虚拟空间在网络时代也是数以万计,用以传播信息、建立联系、交换资源.本文分析将二者结合,探讨虚拟空间中的社会网络的产生、特征、作用方式及缺陷.  相似文献   

13.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要责任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是否履行好自己的相关责任直接关系到"两型社会"建设的成败.然而,如何科学定量地评价企业对相关责任的履行情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一套科学的"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指标评价体系,为科学定量地评价企业对相关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但由于"户籍"身份与"职业"身份的分离,以及我国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使其社会保障权利被"边缘化"。这样的状况非常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该文从社会支持网络的角度出发,首先对农民工现有的社会救助支持网络进行了描述,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一个新型的农民工社会救助支持网络,这个社会救助网络包括由政府参与的正式支持网络以及其由非政府组织、社区和亲戚朋友所组成的自发支持网络,能够为受助农民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由于效率标准的局限性,而且国有经济也不必然是低效率的,因此效率标准并非选择"国有"抑或"民营"的唯一依据。在一定条件下,"国有"在扩大社会供给方面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因而国家干预社会生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市场不能提供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空间的合意的产品。从一定意义上说,如果将"国有"理解为因行业或企业由于获得政府所构建并控制的"公共领域"资源而形成的相应权利,而将"民营"理解为行业或企业通过自身投资形成的相应权利,则"供给"可以成为"国有"抑或"民营"的一种替代性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与“经济人”是补充还是替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在企业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界对社会资本与传统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关系有着激烈的争论,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是对社会资本的本质和内涵的认识存在误区。社会资本与"经济人"并不矛盾,而且有着很大的互补性,它们在社会责任观上是一致的,社会资本还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解决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问题要通过道德和法制建设,决不能依靠狭隘地批判和抛弃"经济人"。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公民社会的构建,公民社会的构建有赖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网络时代非正式群体的发展为"非政府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因此,大力推进并引导互联网时代非正式群体向"非政府组织"演变,有利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平是权利和利益均衡和平等的分配。良好的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保障。遗憾的是,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城乡二元体制、权益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阻碍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平。克服这些障碍,要建立健全以"宏观基本制度、中观运行制度、微观具体制度"为层次的保障社会公平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员工权益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应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人性化原则管理理念.把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落实到企业的管理理念中,落实到企业的战略决策中,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效率化原则"与"人性化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社会利益"在现行的法律中频繁的出现,因而,对"社会利益"的认识和界定为经济法部门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社会利益"这一范畴主体不确定,又没有自己确定和具体的内容,因而在认识上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从"社会利益"的概念入手,再到"社会利益"的本质和表现形式,试图界定"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