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历史时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而过去单一的依靠国有、集体单位等传统正规部门吸纳所有劳动力的就业模式明显已不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低技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我国就业模式必须向“非正规化”转变。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不仅是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也符合未来人们选择就业模式的发展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新增就业的80%来自于灵活就业。  相似文献   

2.
官方媒体在2004年就有报道: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已达8000万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那么,什么叫非正规就业?有专家说:“非正规就业,是指在非正规部门的就业。”国际劳工组织曾将“非正规部门”定义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很小生产规模的生产或服务单位。”我个人觉得,这一定义未必符合我国国情。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海是我国最早引进并以政府件的形式推进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城市。1996年上海在深入开展再就业工程中,结合本地的实际,鼓励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各种形式的非正规就业。经过五年的努力,上海已形成1万多个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和16余万从业人员的规模。然而,非正规就业是把“双刃剑”。它产生于城市高失业率,生存于提供廉价产品、服务,与经营的灵活性相关,有利缓解就业矛盾。但是,它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因其处于正规部门之外,游离于现行法律制度管理之外,难以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为此,应采取积极引导、扬长避短的促进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非正规就业获得较犬的发展空间,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然而,非正规就业是由市场力量自发推动的就业模式,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再加上一些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农村劳动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并不顺利。因此,必须通过构建一系列支持体系规范和引导农村劳动力非正规就业,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非正规就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多种灵活就业形式的概括,其就业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非正规部门,而且包括了用工形式日趋多样化的许多正规就业部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非正规就业在我市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的非正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流入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大多数从事的是非正规就业;另一方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主要也是以非正规就业形式实现再就业。尽管非正规就业在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大多却享受不到社会保险,他们所面临的生活风险无法通过社会化机制来化解。无论从促进就业的角度,还是保护劳动者基本人权的角度,都应将非正规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制度的保护之下。一、非正规就业的基本特征非正规…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和社会严峻、迫切的现实问题.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就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模式的转变,是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就业内涵,促使就业结构的改变,构建新的就业模式--创业型就业模式.本文就这一问题的相关方面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1996年底,上海市劳动部门从国际上引进了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概念和模式,用于解决经济调整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就业问题。正是在5年前的今天,伴随上海市第一批非正规劳动组织的诞生,在黄浦区老城厢诞生了上海市第一家扶持非正规劳动组织发展的区级载体——百帮服务中  相似文献   

9.
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国外一般称之为非正规部门就业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广义地讲,它是不注册、不纳税的活动中的就业,原意指劳动者不依靠政府创造而自主就业的过程。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薛昭望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非正规就业作如下定义:广泛存在于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的就业形式。包括: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2—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与职业信息网络(O*NET)工作动机的数据,本文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个体非正规就业选择的影响及工作动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会提高个体选择非正规就业的概率,且主要作用于非正规受雇群体;数字经济对非正规就业的作用效果因工作动机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即数字经济能够促进支持自主型和关系自主型两类劳动者对非正规就业的选择,而自主成长型劳动者在数字经济推动下更偏好创业。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新生代、高学历和复合型工作技能的劳动者而言,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工作动机对个体非正规就业偏好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本文从工作动机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归纳数字经济相关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新特征,为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构建更具针对性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广东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业制度从劳动力“统包统配”的计划就业发展到按市场需求有效配置的市场就业;就业渠道从单一的公有制单位发展到国有、集体、私营、三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单位;就业形式从单一的“固定工”发展到今天的合同工、钟点工、季节工、派遣工等多种多样的灵活形式,自谋职业、自我创业、自己组织起来就业已经成为人们实现就业的主要形式。灵活就业形式的发展,一方面使正规部门从业人员出现了减少,另一方面又使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就业人员大幅度增加。而我国现有的劳动法律、法规涵盖和调整的是正规就业部分,非正规就业被排斥在现行劳动法律制度之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以及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或非正规就业形式应运而生。因此,开展非正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非正规就业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然而,非正规就业是由市场力量自发推动的就业模式,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再加上一些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农村劳动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并不顺利。因此,必须通过构建一系列支持体系规范和引导农村劳动力非正规就业,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历史时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非正规就业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一条良策被引入我国.历经十年的发展,它在解决下岗再就业和中、低端人群就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非正规就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漏洞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宏观背景下,高层次人才紧缺与一般性人才过剩并存的现象日益严重,新一轮失业浪潮正在酝酿。对于这种冲击,作为减员主体的正规就业部门显然是无能为力,只有通过低门槛的非正规就业来吸纳这些剩余劳动力,以降低转型成本,促进社会稳定。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非正规就业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推动非正规就业深入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沈斌 《现代企业》2007,(12):38-39
我国现阶段失业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与经济转型时期的特征密切相关。当代中国经济转型最重要的特征和最深刻的意义在于,它把市场化、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三重重大的社会转型浓缩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劳动就业体制的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都对中国目前的就业问题产生了重大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必须大力倡导就业形式多样化,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非正规就业形式不断发展壮大,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劳动者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并使非正规就业形式日益成为扩大和吸纳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非正规就业具有就业领域宽泛、方式灵活、成本低、准入条件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非正规就业的起源和发展、国内外对非正规就业的定义、特征、界定标准及分类构成,我们要正确认识非正规就业这种灵活就业方式,以保障非正规就业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1978~1989年我国非正规就业基数小、增速快、对城镇新增就业贡献率低;1990~2000年非正规就业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年均114.86%;2000~2012年非正规就业成为城镇新增就业的主渠道。通过建模发现:非正规就业比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用趋势方程预测未来非正规就业的比重将大幅下降,政府可从劳动力需求、供给、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配套政策改进4个方面适当引导。  相似文献   

20.
明宏 《中国就业》2009,(7):58-59,42
印度政府针对非正规就业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印度政府根据非正规就业的状况,从2005年开始,着手研究解决非正规就业问题。其基本思路是:肯定非正规就业是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制定法律和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分期分批解决非正规就业中最突出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