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思宇 《中国外资》2022,(24):75-77
<正>数字化时代,新零售企业要强化零售数据监测,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制定价格协同机制,加速渠道融合升级,实现线上线下流通扁平化,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6年杭州云栖大会举办时,阿里巴巴提出的“新零售”概念,为我国零售企业提供了将现有零售渠道与物流融合发展的新逻辑与新思路。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企业应当重视消费者体验,利用好“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更好、更深度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的纯线上或线下的零售模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此背景下,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应运而生,新零售不仅为传统零售业注入了活力,也对推动我国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生鲜零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零售背景下生鲜行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生鲜新零售的创新和发展路径,以期为生鲜新零售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梅梅  王帧 《新会计》2021,(5):44-47
在中国消费需求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零售业逐渐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新零售潮流改变了传统实体零售的经营模式,互联网开始重新思考线下价值.本文运用哈佛分析框架对名创优品进行分析,研究名创优品在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零售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零售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华南金融电脑》2014,(5):21-21
近几年,中国零售业线下、线上境遇大不相同。大型零售业销售额创14年来最低增速,而网络购物增速达42%,移动网购交易规模增幅高达165%。面对各路电商的层层挤压,不少零售企业纷纷“触网”试水。线上线下双线融合效果初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大型零售企业“触网”或不“触网”的纠结。但也有业界人士认为,O2O实现传统零售企业“联网”新生还需时间考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新零售一直是商业市场火热的关键词.新零售是针对传统零售业而言,用科技赋能传统零售业,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零售业相关的产业链进行升级改造,重塑业态结构和生态圈,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型零售模式. 一提到新零售,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互联网公司对零售业的改造.  相似文献   

6.
<正>眼下,5G资费迟迟没有上线,这足以说明,运营商也很矛盾。资费定价太低,运营商难以收回昂贵的网络建设成本;资费定价太高,消费者用不起。三大运营商拿到5G牌照已经一个多月了,一些地区的5G网络也开始运行。然而,5G资费却迟迟没有上线。有消息称,5G资费8月会上线,而且会比4G更廉价。5G资费迟迟没有上线消费者能用得起5G吗?目前,韩国、德国和美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开通了5G服务,最贵的5G资费每月要  相似文献   

7.
《科技与金融》2017,(1):60-63
当传统零售逐渐老去,新零售正在茁壮成长的今天,新零售遇到的成长瓶颈该如何突破?是线上线下联手升级打怪,还是在蛋糕面前争个你死我活?韩后集团总裁肖荣桑为你谈谈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创新驱动下企业商誉与产品创新动态投资决策问题,构建了企业生产运营与营销的非合作微分博弈模型,分析企业定价及投资的反馈纳什均衡策略与最优时间演化路径。结果表明,质量与广告投资的演化路径单调,而商誉与价格的路径非单调。广告反馈纳什均衡策略随商誉与产品质量的提升而增长,价格敏感度与品牌重视度正向影响广告投资水平,与质量意识相反。产品创新投资策略在反馈纳什均衡及成本恒定条件下不随商誉和产品质量的变动而变动,而产品创新投资随品牌重视度和质量意识正向变动,与价格敏感度呈反向关系,此外,定价策略随产品质量、商誉、品牌重视度及质量意识的提升而增长,随价格敏感度的提升而下降。企业调控定价与投资决策以提升消费者需求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现代物流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及物流结合的新零售将势不可挡,纯电商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0.
零售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分为三个阶段:传统零售业、电子商务的O2O模式以及当下的新零售商业模式。自2016年“新零售”概念被提出,国家相继发布了相关推动新零售转型的方案意见,凸显新零售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深远影响。新零售“线上线下供应链融合”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其与大数据技术息息相关,因此传统的审计思维和审计方式难以应对新零售的线上交易风险,而数据审计模式成为一种趋势,但也面临各种挑战与危机。本文研究数据审计模式对新零售企业审计风险的影响,并从审计风险模型的三大风险层次总结新零售企业审计风险现状,最后提出相应的意见措施,完善审计风险理论模型,为实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