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一、按被投资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初始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核算(一)适用的确认条件按被投资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业务,适用于核算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如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股份,又持有丙公司70%的股份,甲公司现将其持有乙公司股份中的60%出售给丙公司,  相似文献   

2.
一、股权投资差额形成的原因 股权投资差额是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权益法下,投资方按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份额,该份额即可视为投资方股权投资可实现的未来经济利益。根据资产要素的定义,股权投资成本也就应该按被投资方账面所有者权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定。但在实务中,取得股权时的交易价格往往以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依据,如果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或者存在未入账的商誉,则投资方支付额可能高于计算确定的投资成本,形成借方差额;如果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或存在未入账的负商誉,则投资方支付额可能低于计算确定的投资成本,形成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从理论上看,只要是长期股权投资,无论是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核算,都可能有投资差额出现。只是在成本法核算下,根据重要性原则不予确认罢了,如果追加投资,变更为权益法核算时,准则要求进行追溯调整。  相似文献   

3.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例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与旧准则相比,权益法部分变化较大,不仅运用公允价值来确定投资方在被投资方所占的权益份额,而且由过去的部分权益法改为完全权益法,考虑到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差额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成本法的优点是长期股权投资帐户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实际成本,账务处理比较清晰明了,对投资收益的确认更加符合稳健性要求.其不足就是"长期股权投资"帐户本身无法直接反映投资方在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权益份额.本文通过对准则规定的分析和例证,以期对会计从业人员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目前子公司利润分配账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2号准则)规定,投资方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限于篇幅,本文中提到的长期股权投资仅限于投资方(母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子公司)实施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子公司纳入母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明确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方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此外,准则也明确规定,投资方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方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形成的投资差额及其后续计量的相关处理方法存在值得商榷之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另一部分为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然后区分三种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8.
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新准则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根据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代价确定长期投资的初始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由于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方式不同,核算也不一样。本文以非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考虑了投资双方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消,是完全权益法的体现.投资方个别报表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易理解,但在投资方需要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抵消分录是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难点.笔者通过实例立足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两个层面,先假定投资方与联(合)营企业构成的整体需要编制合并报表时的调整抵消,换位思考并厘清投资方逆顺流交易合并报表的调整抵消,以助广大会计从业者把握交易的经济实质.  相似文献   

10.
一、投资时点的会计处理在投资时点,应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进行比较,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相似文献   

11.
一、投资时点的会计处理 在投资时点,应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进行比较,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准则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形成的投资差额及其后续计量的相关处理方法存在值得商榷之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另一部分为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然后区分三种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企业以现金或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取得股权时的税务处理进行了深入解析。以现金对外投资取得股权时,股权投资借款费用无需资本化,直接计入财务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被投资方应按照实收资本缴纳印花税。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涉及到多税种税务处理,企业所得税应按视同销售处理;增值税按照投资标的物的不同,分别按照视同销售和销售处理;土地增值税按照投资方和被投资方身份是否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分别适用应税和免税待遇;对100%控股的子公司投资,免征契税;被投资方资金账簿印花税可以适用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于2014年3月份发布了新修订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修订后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与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本文将着重对新发布的准则中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浅议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蓉 《审计月刊》2006,(9):38-39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投资仑业住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适当调整后确认。”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我国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了修订,其中第十三条规定:投资方计算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应享有的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方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收益。但国际和国内准则在表述上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国内国际准则进行比较,指出准则表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只作了简单而原则的规定,但实际操作时却复杂得多,原因是按照权益法的核算原理,在扣除部分投资存在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后,所有长期股权在投资存续和权益核算的期间内,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存在恒等式关系。从成本法核算转换为权益法核算以后,就必须对原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进行追溯调整,否则这一恒等式关系就无法建立而不符合权益法的基本原理。本文以新准则的规范为依据,分析研究因追加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 ,采用权益法核算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长期股权投资帐户的余额总有一天会等于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与投资方持股比例的乘积。但在“投资”准则中规定有这么一种特殊情况 :当会计年度内投资方持股比例发生变动时 ,应分别按年初持股比例和年末持股比例分段计算所持股份期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如按这种方法计算 ,则该年度末被投资公司所有者权益与投资公司持股比例的乘积不等于“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帐户与“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帐户之和。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特举“投资”准则中的一个例题如下 :A企业于 1997年 …  相似文献   

19.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比较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从而确定是否调整初始投资成本。本文认为该准则的这一规定不是很明确,容易导致理解上的偏差,为此提出了如何调整初始投资成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审计与评估对长期股权投资(控股股权)处理的差异 当拟股改的企业有较多的控股子公司,合并报表和母公司单体报表的净资产可能不一致,实务中一般以母公司(单体)报表的净资产数为折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