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信息披露需求:来自证券研究机构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翔  冯峥 《会计研究》2006,(3):63-68
证券市场投资者决策需建立在有效信息基础之上,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能否满足投资者信息需求,成为会计信息能否在投资者信息渠道竞争中获胜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以证券研究人员为调查对象,详细分析了投资者对当前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评价,认为管理会计信息应该并且能够成为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纯纯 《金融博览》2007,(11):48-49
眼下,随着证券市场的火热,一些非法证券咨询公司利用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不够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急于赚钱或弥补亏损的心理,频频劝诱投资者,自称有强大的证券分析师队伍,骗取咨询费.  相似文献   

3.
跟随分析师的报告是投资者投资活动的主要策略,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分析师发布报告,投资者到底跟随哪些分析师的报告能够为其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呢?《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在分析师群体中具有更高的声誉、更高的薪酬、更高的社会地位,那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报告是否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投资收益呢?本文研究检验了证券分析师的选股能力是否具有差异,哪些分析师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投资收益,希望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分析师在证券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上市公司信息环境则直接将影响分析师作用的发挥。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环境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公司信息环境越差,证券分析师将越少使用历史会计信息,分析师向证券市场传递的增量信息就越多,相对历史会计信息而言,分析师预测信息的竞争力就越高。由于国内研究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文章相对较少,所以本文为国内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及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证券分析师:角色、责任及独立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1年,伴随着美国股市牛市的终结,以及大部分证券分析师对行情和股票的错误判断,上至美国证监会,下到媒体和投资者,出现了对华尔街证券分析师信用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投资者能否相信华尔街证券分析师的证券研究?证券分析师能否……  相似文献   

6.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超 《浙江金融》2006,(12):41-42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脚步已经走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十几年来,证券分析师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普及证券知识、推动理性投资和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前.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正面临国内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同业竞争的双重挑战.这一新形势既蕴藏着发展的新机遇.又急切呼唤着新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基于证券分析师首次发表的关于2006~2008年A股市场IPO股票的研究报告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承销商分析师与非承销商分析师均存在乐观倾向,而且承销商分析师的投资评级更为乐观;市场对于承销商分析师与非承销商分析师关注股票的反应并无显著差异,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并没有认识到分析师的利益冲突行为。  相似文献   

8.
对于以组合管理为基本方法的证券投资基金,由于其投资风格选择的不同会导致投资者对其投资偏好的差异,加之证券市场的非有效性和投资者的非完全理性,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决策更多基于心理动机和行为因素的判断。本文运用行为组合理论,对我国证券市场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选择对基金需求的影响及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需求特点和偏好状况。  相似文献   

9.
刘炜 《中国传媒科技》2013,(Z2):194-194
资本市场的发展催生了证券分析师,分析师能够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渠道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方案和建议,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帮助投资者了解市场。基于此,本文就证券分析师行为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投资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使普通投资者对具有信息传递和投资分析角色的证券分析师依赖越来越强。但是证券分析师信用与分析质量参差不齐,使一些投资者误入陷阱,并最终导致损失与随之而来的法律纠纷。因此,本文在梳理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基础上,对其监管进行探讨,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证券分析师是证券市场重要的信息加工者和传播者,他们的信息行为对中小投资者和市场效率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3~2009年分析师的年度盈利预测数据,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平信息披露规则的实施对分析师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预测精度在规则实施后显著下降了;而且,随着规则实施时间的推移,分析师预测精度进一步下降;另外,分析师对信息披露水平较差的上市公司的预测精度下降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FD规则对我国选择性信息披露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华 《上海会计》2002,(10):46-47
在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活动中,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往往阻碍了证券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因而,获取有关公司经营的更多信息,从而对证券价值做出更加准确的评估成为许多投资者从事证券研究的主要动因。占有这种信息优势的群体就能在市场上获取超额的投资收益。上市公司的选择性私下披露,就在市场中产生这样一些信息优势群体。公司选择性信息披露的对象往往是诸如投资顾问、咨询中介及公司大股东等,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很难平等地获取相关信息,因而违反了证券市场的公平原则,使投资者信心受损…  相似文献   

13.
方军雄  伍琼  傅颀 《金融研究》2018,457(7):193-206
证券分析师是资本市场中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和解读者,竞争性信息的存在以及投资者有限注意力是否会损害投资者对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的反应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话题。本文采用分析师评级报告调整作为切入点首次研究了竞争性信息在证券分析师行业中的分散注意力现象。研究发现,同日发布的分析师研究报告越多,即竞争性信息越多,投资者对分析师评级报告的即期反应越弱,而滞后反应的程度越大,这意味着竞争性信息的存在的确分散了投资者对分析师研究报告的注意力,进而导致市场反应不足。研究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竞争性信息导致的投资者注意力分散现象在分析师正面推荐和负面推荐中表现不同,而且投资者注意力分散现象主要存在于机构持股比例较低、同行业竞争信息较多、可见性较差的公司当中。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前瞻性信息,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的信息中介,对缓解信息不对称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厘清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能否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能够显著提高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低、机构持股比例高、年报可读性高和股价同步性高的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从前瞻性信息的信息含量视角丰富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相关研究,为全面注册制背景下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公众对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的广泛关注促使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组织隔离与业务分立等一系列监管措施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然而,近期的实证研究却对"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损害投资者利益"这一监管前提提出了质疑。本文在对1995—2007年间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实证结果与监管当局观点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若干利益冲突监管政策调整思路,以期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效率的提高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公众对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的广泛关注促使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组织隔离与业务分立等一系列监管措施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然而,近期的实证研究却对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损害投资者利益这一监管前提提出了质疑。本文在对1995—2007年间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实证结果与监管当局观点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若干利益冲突监管政策调整思路,以期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效率的提高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会计师》2018,(5)
中国证券市场的参与者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分析师提供的增量信息是否充分的被普通投资者吸收和消化,现有的文献并未清晰的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建立实证分析模型,首先验证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分析师跟踪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百度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将普通投资者关注作为调节变量加入模型,分析普通投资者关注对上述关系的影响,依据机构持股比例分组进行回归分析,以期观察在机构投资者不同时普通投资者对分析师报告利用的效果。研究发现:中国证券分析师能提高股价的信息含量,而普通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关注会降低股价的信息含量,同时,其无法有效的解读分析师报告;在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样本组中,普通投资者对分析师报告股价同步性降低的效应要弱于机构持股比例较低组。上述发现不仅丰富了公司信息环境方面的文献,更揭示了普通投资者的信息解读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投资者需求和分析师供给的双重视角,系统地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分析师报告信息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发现,分析师报告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时期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基于投资者需求视角的分析指出,政策波动对分析师报告信息含量的正向影响主要集中在受不确定性冲击较大的非国有和高成长性企业中;基于分析师供给视角的分析指出,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分析师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同时发布更准确的研究报告。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券商的政治联系会加深投资者在政策波动时期对分析师报告的依赖程度并且有助于提高其面临不确定性时的预测准确度。本文将投资者需求引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分析师的互动模型中,从资本市场信息中介的研究视角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后果提供了实证证据,并验证了Hutton等(2012)提出的分析师的相对宏观信息优势假说。  相似文献   

19.
试论证券经营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魏必中孔萍陆亚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作为连接投资者与证券市场、证券发行人的中介组织的证券经营机构在近几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专业性证券公司近百家,一个以专业证券公司为主体,包括证券兼营机构在...  相似文献   

20.
证券分析师的羊群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 《海南金融》2008,(2):49-52
羊群行为是目前越来越被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的出现对众多研究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学领域,人们在群体的压力下往往放弃自己原来的主见而追随大流,这种从众(羊群)的心理对传统经济学“理性的经济人”假说构成了极大挑战。本文以证券市场上证券分析师中的羊群行为为研究对象,并针对羊群行为无法捕捉、难以量化的研究难点。提出羊群行为与分析师个性特征之间的量化回归模型,对深入探讨在证券分析师群体中羊群行为的成因以及证券分析师的羊群或冒险的预测对证券市场信息传递效率的作用和市场有效性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