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政府内外部的公共受托责任关系是确定政府绩效评价主体的基本依据.具体而言,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关系链中不同层次的委托人及其代表均应构成政府绩效评价的主体.在西方,许多国家已经构建起合理的多元化政府绩效评价主体体系,但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主体仍然较为单一.为此,我国应当根据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具体要求,并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政府绩效评价主体体系,从而促使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受托责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解读审计署新任审计长的首份审计工作报告为契机,在充分肯定我国政府审计成绩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为什么国务院不直接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人大和广大纳税人(人民)为什么难以及时获知政府审计的真实、全面的结果,政府审计如何履行自身的受托责任,如何真正解决屡审屡犯的难题,我国政府审计的权限是否足够,审计问责机制应当怎样建立,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时机是否成熟等七方面的问题,期望能引起人们对我国政府审计今后向何处去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受托责任的角度讲,公共财政是公众赋予政府的财务受托责任,而会计本质上是对受托责任的完成过程及其结果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经济信息系统。本文认为,应借鉴现代西方公共管理和预算改革的实践,我国财政改革应以绩效管理为导向并建立应计制基础的政府会计系统,政府会计的目标和准则应建立在受托责任的基础上,政府应将财政和财务信息全面、客观、公正地报告给委托人,同时积极推进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相似文献   

4.
张龙平 《会计之友》2008,(34):106-107
本文以解读审计署新任审计长的首份审计工作报告为契机,在充分肯定我国政府审计成绩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为什么国务院不直接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人大和广大纳税人(人民)为什么难以及时获知政府审计的真实、全面的结果,政府审计如何履行自身的受托责任,如何真正解决屡审屡犯的难题,我国政府审计的权限是否足够,审计问责机制应当怎样建立,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时机是否成熟等七方面的问题,期望能引起人们对我国政府审计今后向何处去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张勇 《审计月刊》2010,(7):13-15
国家审计因公共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其发展而发展。跟踪审计作为一种理念全新的审计方式与政府公共受托责任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受托责任的丰富内涵是跟踪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公众对政府受托责任履行过程的知情权诉求是其产生的政治基础。在公共受杞责任推动下产生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过分强调对政府绩效结果的审计评价而忽视了过程的控制,这是跟踪审计产生的重要原因。当前跟踪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独立性受到威胁、审计范围较小、内容单一,按照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笔者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政府的领导干部,其担负着人民群众的公共责任委托,代表党和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因此,领导干部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是人民群众所密切关注的。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构建和拓展新时代领导干部公共受托责任审计的目标以及具体审计内容,并就领导干部公共受托责任审计的实施路径进行理论探讨,以更科学、全面地反映领导干部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从而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人民群众的嘱托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政府,作为全体人民的代理人,接受全体人民的委托,承担公共管理责任、使用公共资源治理国家。既然是委托代理关系,固有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目标不一致的矛盾就会存在,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可靠地界定公共受托经济责任,通过获取和评价相关信息,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问责,以此来降低委托代理的风险,而这  相似文献   

8.
政府审计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强化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从而建立服务型政府和加强廉政建设。本文基于公共受托责任和公共管理视角探讨阳光审计,分析了国家审计在实施阳光审计进程中存在的障碍,从实务角度探讨阳光审计通过问责机制参与廉政建设的内在动力与实践契机。  相似文献   

9.
政府审计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强化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从而建立服务型政府和加强廉政建设。本文基于公共受托责任和公共管理视角探讨阳光审计,分析了国家审计在实施阳光审计进程中存在的障碍,从实务角度探讨阳光审计通过问责机制参与廉政建设的内在动力与实践契机。  相似文献   

10.
新制度学派的组织理论从社会学的背景出发,将研究的层次定位在组织领域。根据组织领域的概念,我们也可以划定一组在审计领域内运作的组织以及共同拥有的文化准则和意义体系:审计组织领域是指由政府组织、国家权力机关(公众)、审计组织以及其他有关机构集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为人们所公认的一种制度生活领域。国家权力机关是审计组织领域中的核心组织,是公众利益的代表;政府是受公众的委托,代理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组织;审计也是受公众的委托,独立地对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信息进行反映、或者监督的组织。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trend towards horizontalization in government prompts a debate on safeguarding public accountability.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debate by presenting categories of horizontalization in government, types of horizontal accountability and criteria for judging the appropriateness of arrangements for public accountability. Accountability arrangements mu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state to provide adequate checks and balances. This implies, among other things, that responsibilities must be clear and the information supply, debate and sanctioning options must all be established. A discussion of existing mechanisms for horizontal accountability indicates that the requirements of a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state are generally not sufficiently met. This makes it imperative to establish more balanced arrangements for public accountability that fit more horizontal forms of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2.
从计划经济时期起至今,我国政府会计并不重视会计假设与前提。这其中的原因与我国政府产权关系、财政类型及宪政水平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国政府产权关系的变迁、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及宪政水平的提高引发了人们对政府会计假设与前提的关注。我国政府会计应引入规范性的假设与前提,并从政府会计制度安排上充分重视会计假设与前提。  相似文献   

13.
根据会计与预算的关系,可将政府会计区分为模式X和模式Y。模式X认为会计附属于预算,强调政府内部的受托责任;模式Y认为会计对预算施加重大影响,强调政府整体对公民的受托责任。根据会计环境和实际情况,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只能选择模式X。鉴于预算执行与预算控制的重要性,我国在制定政府会计准则时,需要兼顾预算执行和控制方面的要求,并在政府预算和政府会计之间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4.
政府效益审计及其实现形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需要大力开展政府效益审计。本文认为,应借鉴国外政府效益审计的先进经验,采用科学的方法,克服政府效益审计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制定并完善效益审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政府效益审计的试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效益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deals with an analysis of allocation of government authority between local and central governments. Using a relatively simple model, we examine three classes of issues: First, what type of public project is implemented under a (de)centralized system? Second, is the size of governments (or public projects) larger or smaller when the system is (de)centralized? Third, should the system be (de)centralized? Which level of government should be allocated an authority? The most interesting result of the analysis is that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authority varies with the cost differential between local and central government in a non-monotonic way.  相似文献   

16.
许方丽 《价值工程》2010,29(9):178-178
在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危机管理的主导,媒体是危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突发事件到危机,媒体无法缺席,政府不该也不能忽视媒体的作用。政府应积极应对引导媒体,充分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要在政府、媒体与公众三者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田丽君  靳高阳 《价值工程》2010,29(7):214-214
目前,我国社会已进入危机频发期,危机发生后公众习惯于期待和依赖政府,而忽视了公众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社会成员的危机意识与应对危机的能力,扩大和规范公众有序参与的行为,是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如何提高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完善公共管理职能、促进管理经济与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科学的发展观是政府实施城市管理的战略指导思想;建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城市管理的总目标;提出了如何提高政府城市管理能力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政府改革的深入使得公众作为政府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更加关注有关政府资源使用效率的信息,但公众并非在何时候都会关注政府财务报告。本文试图利用博弈分析法分析公众作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并不关心政府财务报告所蕴含的资源使用效率信息,选择成为财务报告缺失使用者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