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杨光  肖海峰 《技术经济》2010,29(4):46-49
本文以对辽宁、河北两省生猪养殖户饲料使用情况的调研数据为基础,从养殖户饲料需求的总体情况、养殖户的不同养殖规模、养殖户的不同兼业程度3个角度分别对我国生猪养殖户的饲料需求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研两省生猪养殖户的工业饲料使用比重不高、饲料粮使用比重较高、农副产品使用比重差异较大,这主要是受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水平、饲料价格以及当地资源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宁攸凉  乔娟  王征兵 《技术经济》2010,29(2):81-84,97
本文利用2002—2008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有关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数据,采用DEA方法测算与分析了中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包括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得到如下结论:我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的改进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实现;2001—2007年我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都较高,且有不断提高的趋势;2001—2007年我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配置效率总体上低于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3.
黄亚林 《经济论坛》2014,(11):92-95
我国政策性生猪保险自2007年出台以后,短短几年时间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如何确保政策性生猪保险充分发挥其政策性功能这一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本文从生猪保险监管的现状出发,分析如何确保政策性生猪保险充分发挥其政策性功能,实现其经济政策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生猪养殖链的利益联结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官燕 《经济师》2008,(3):230-231
我国是生猪生产第一大国,生猪与国民的生活息息相关。2005年至2007年生猪价格出现了剧烈的波动.主要原因是生猪的生产波动造成的,生猪生产的波动除了受现有的养殖方式影响外,主要是由于养殖户与加工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缺陷引起。因此,如何建立新的适应我国国情的生猪养殖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猪养殖业补贴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猪养殖业是中国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国家在2007--2008年陆续出台了六项针对生猪养殖业的补贴政策。主要以这六项补助资金在西南部某个地区的投入、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为主线,通过对该区30家年出栏数在3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进行调查分析,反映生猪养殖业补贴资金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农业部实施养猪补贴以来,中国的猪肉价格经历了剧烈波动。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深入分析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养猪补贴政策通过影响猪肉供需两方面影响猪肉价格波动;人口、收入水平和季节性影响猪肉需求;养殖成本和生猪疫病突发事件影响猪肉供给。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北生猪生产发展迅速,年出栏生猪已由1978年的570.5万头增加到1993年的1727.3万头,增长了2倍多。但是,生产的增长主要用来满足全省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这从河北省生猪生产与消费的发展情况便可以看到。如1978年全省猪肉消费量占当年生猪出栏量的58.0%,1985年已占到74.9%,1985年与1978年相比,生猪出栏量增长了78.5%,消费量却增长了130.4%,消费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生产的增长速度;到1992年,消费量占出栏量的比例进一步扩大为83.0%。又如1985年河北调往和销往外地的生猪为300.67万头,1988年为349.04万头,1989年为292.60万头,  相似文献   

8.
廖翼  周发明 《技术经济》2012,31(5):93-98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2005—2010年中国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项。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一定程度的小额负向增长,技术退步是其下降的根源;在国家生猪生产扶持政策的引导下,2008年中国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显著上升;不同地区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即东部地区有所提高,西部地区呈下降趋势。最后提出,加快生猪生产的科技进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是提高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猪生产布局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集中度和区域重心分析法综合考察生猪生产布局变迁轨迹和特征,从空间效应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生猪生产布局变迁的经济学成因。研究表明,生猪生产区域呈现出向东向北移动的演变趋势;地区间生猪生产具有空间相关性,生猪产业存在空间集聚现象;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交通通达性的直接效应对生猪生产起到促进作用,相邻地区和本地区的劳动力教育水平和价格预期共同影响本地区生猪生产,畜牧业比较优势的挤出效应因非农就业机会的间接效应得到缓解,环境规制对本地区生猪生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业规模养殖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生猪养殖产业在农业规模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带来的面源污染已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借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济释义,就猪粪排放所带来的面源污染与生猪养殖规模之间所存在的机理进行了探析,并以中国大陆31个省份从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来拟合猪粪排污所形成的全氮盈余与生猪养殖规模之间的EKC。结果发现:全氮盈余与生猪养殖规模之间呈现出经典的倒"U"型曲线,倒"U"型曲线的拐点大约为67.03%,即要求我国500头生猪以上的养殖场生猪年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年出栏总量的比重逾越这一拐点后,才能实现全氮盈余排放量的下降,但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规模离这一拐点值尚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1.
据凤庆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统计年报统计,2012年全县生猪存栏534490头,当年出栏664662头,当年出售小猪135281头,出售收入70738万元。从2010年起全县生猪出栏连续三年突破了60万头大关,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那么,我县生猪产业发展的奥妙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最近专题做了详细了解,得出的答案首先是得益于国家项目资金扶持,其次是得益于民间资本投入,同时是得益于科学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往,吉林省生猪生产供不应求,每年要从省外调入大量猪肉以补不足,一直是全国的生猪销区。1978~1988年,平均每年调入生猪33.1万头。最高年份调入78.2万头,相当于当年全省生产商品猪的54%。从1989年开始,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养猪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猪肉不仅实现了自给有余,而且外销数量逐年增加。据业务部门统计,1990年,全省销往省外生猪14.1万头,占出栏商品猪的4.8%。1994年达到96.2万头,占19%。4年生猪外销量增长了近6倍。这表明,吉林省已经实现了生猪销区向产区的历史性跨越。一、发动宣传促销攻势  相似文献   

13.
主要针对四川省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采用Census X12季节调整法对月度数据进行调整,再结合HP滤波法对波动的周期规律进行分析,得出生猪价格近十几年的年度内的波动幅度有扩大的趋势,期间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幅度,同时四川省生猪价格波动还呈现出季节性的特点,而且四川省生猪当期价格容易受前期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1996—2016年中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相关数据,采用区位基尼系数指标测度中国生猪养殖业时空分布及其演变特征,进一步运用Moran′s I指数从空间相关性角度对生猪养殖业的地理集聚效应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中国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生猪养殖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并呈弱化趋势,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时空分布呈"集—散—集"的变化特征。其中,1996—2005年,中国生猪养殖业空间上呈现稳中有升的集聚态势,2005—2013年,集聚态势逐渐减弱,2013—2016年,集聚现象呈现回升趋稳态势。Moran′s I指数表明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效应,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对周边省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使省区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受自然资源、经济、技术等多种要素综合影响,其中,地理因素、土地资源、城镇化率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对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各省区发展生猪养殖业应因地制宜制定规划,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发挥生猪养殖水平较高省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技术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 作为粮食和生猪的主要产区之一的江西省1987年下半年猪肉供应突然叫紧,生猪市价扶摇直上,地方财政补贴急剧增加,食品公司等经销部门严重亏损,城市尤其南昌市居民半夜起来排队买不到肉,生产者则因养猪效益差踌躇不前。一时间,关于生猪问题的各种议论骤起,莫衷一是。生猪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联系到全国性的猪肉供应紧张,不禁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潘国言  龙方 《技术经济》2011,30(2):76-80
利用1964-2008年湖南省生猪年出栏量的统计数据,运用线性趋势法、H-P滤波法和B-P滤波法,分别测度了湖南省生猪生产波动周期。研究结果表明,1964-2008年期间湖南省生猪生产出现了8次波动,且波动具有幅度大、大周期内有小周期、波谷深度有变浅趋势、扩张期短、收缩期长等特征。该结果是进一步研究分析湖南省历次生猪生产波动的深层次成因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避免生猪养殖周期猪肉价格异常波动,以生猪养殖户为基础,选取2015—2020年不同规模养殖户产出及盈利相关数据,对比美国和丹麦生猪养殖经验数据,采用统计描述时间序列指标变化及不同指标截面对比分析,对中国生猪养殖户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生猪养殖散户数量急剧减少,但基数仍然庞大,农村市场化程度不高;养殖市场信息不对称严重,养殖户经营风险很大,养殖技术相对落后。根据以上分析结论,借鉴国际生猪养殖产业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共同富裕背景下多种规模化经营模式并存、创新驱动发展和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猪养殖的资源价值流核算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循环经济和环境会计的角度,构建生猪养殖资源流分析方法,将生猪养殖的内部资源成本和外部损害价值纳入到综合评价体系中,构建生猪养殖的内部资源成本—外部环境损害成本综合评价模型,比较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生猪养殖规模的内部资源成本,并估算我国生猪养殖的外部环境损害成本。测算2004—2014年生猪养殖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运用Tobit模型来验证内部资源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中的主要成本要素对生猪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以影响程度明显的成本要素为重点改进环节,对比改进前后的生产效率差异和内部资源成本—环境损害成本二维图的移动情况。研究表明,我国生猪养殖生产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偏低,内部资源成本和外部环境损害成本对全要素生产效率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及其分解技术,测算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2004—2014年我国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TFP)不高,且其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率(TECH)较低。内部资源成本中的仔畜进价、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和人工成本对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出显著的负效应,说明这些指标的增加对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是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的,生猪养殖的外部环境成本对生产效率也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经过内部资源成本减量化和外部环境损害成本控制的模拟改进,资源内部消耗—外部环境损害成本综合改善效果较好,不同区域和不同养殖规模的内部资源成本—外部环境损害成本改进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所谓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收入在一定金额以下的企业和大部份个体户.一九九四年国、地税分家时,我在县国税局从事稽查工作,主要负责生猪税收的管理、稽查.那时我县是全国的生猪饲养大县,大部份都是销往广东,一年的生猪贩运增值税就有400万左右.为了堵塞偷、漏税,我们分成几个稽查小组,在相邻县的国道上设卡检查,有时半夜接到举报,也一样要出动,生猪贩运户就与我们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相似文献   

20.
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是农业环境政策有效实施的前提。该文尝试构建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理论框架,通过5省754户生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畜禽健康影响认知、环境保护法规认知、技术培训、产业组织情况、教育程度、养殖规模、风险偏好程度以及家庭年总收入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与行为一致性。基于研究结果得出政策启示,提出加强宣传力度,加快技术推广以及鼓励培育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