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包括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的城市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熵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基于该评价指标系统,对2006—2014年太原市的绿色转型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太原市的绿色转型水平逐渐提高,但是整体效果处于一般水平,转型状况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2.
从产业联动的角度,利用熵权和TOPSIS组合模型,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能力、物流需求能力、城市供给能力、人才环境建设能力和信息化能力的城市物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一带一路"的10个内陆节点城市为对象,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各城市的得分和排名。最后根据测算结果对10个内陆节点城市进行了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国家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索构建了包含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个维度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子系统水平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分布特征,综合水平整体偏低,总体呈现出"东高、中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根据综合水平得分高低将9个国家中心城市划分为领先型、平庸型、落后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首先在构建了区域经济-环境-旅游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加权TOPSIS法对丝绸之路沿线9个旅游城市三个子系统及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其次,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对这些城市的三大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做了分析。研究发现,西安、乌鲁木齐、兰州三大省会城市的区域经济、环境、旅游三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及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都比较高,居于前三;非省会城市中,在区域经济、环境、旅游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然而耦合协调分析表现出了工业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较低,非工业城市较高的规律。最后,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未来6年各城市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5.
绿色发展是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矛盾的必选之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政策支持三个层面,构建了区域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对甘肃各市(州)的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陇东、陇东南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最高,陇中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较高,河西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次之,甘南高原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6.
论文系统测算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变化趋势,并实证分析了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城市产业协同集聚程度相对较高,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明显;产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行业异质性,金融服务业、科研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能明显促进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现阶段产业协同集聚主要通过绿色技术进步来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依赖绿色技术效率来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仍然突出。基于新发展理念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构建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评价,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全面解析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水平特征。并以贵州为例,对工业经济高质量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提升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度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是我国重点发展区域,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京津冀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借助加权求和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系统测算2009—2018年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并通过双变量自相关分析探讨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的相关性,揭示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现状及其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8年,京津冀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差异明显;绿色发展高效率区域的数量不断增加,并有向南延伸的趋势;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与发展效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张家口—北京—廊坊连片区域是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域,有望带动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TOPSIS法对长三角地区各县市1992、1998、2004和2010年4个年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进而采用马尔可夫链法和空间关联分析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强,区域差异不断缓解;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和空间自相关性,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集聚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型向"Z"型,进而向"∑"型转变的态势,多中心、多轴线和均衡化发展态势日益突出。最后指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全区的带动作用,以经济区来组织城市经济发展将是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均衡、协调和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套可操作的指标,用来测度、评估和指导绿色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研究、编制和测算了一套中国省级绿色经济指标体系。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可持续、绿色转型驱动三个维度给出了中国省级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大部分省级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出现不均衡特征,并发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万元时,绿色经济发展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11.
《经济地理》2021,41(6):77-86
根据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应用TOPSIS法对五指标金融发展评价体系进行评价测算,应用DEA-Malmquist法测算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指标,探讨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发现二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与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出多核集聚特征。此外,通过空间杜宾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及子指标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关系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城市金融发展对自身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周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负向作用,且这两种作用均主要源自其对技术进步增长的影响。最后针对性提出三点建议:加强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加快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进程以及重视技术效率改进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探索与实践背景下,绿色生态城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结构模式,其中绿色建筑在建筑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变和未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但当前绿色生态城区中的绿色建筑星级比例目标确定缺乏相应的标准与科学依据。为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建立完善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标准体系,以绿色建筑空间布局为核心,使用地块潜力评价法对绿色建筑分布地块进行评价,通过“四因子”法对高星级潜力地块进行校验,建立绿色建筑星级比例测算体系,对GM新区绿色建筑比例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通过定量分析地块潜力,可以科学合理地测算绿色建筑星级比例,为生态城区的建设与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该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提供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后可在全国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中进行推广,成为全国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区的借鉴范本。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探索与实践背景下,绿色生态城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结构模式,其中绿色建筑在建筑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变和未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但当前绿色生态城区中的绿色建筑星级比例目标确定缺乏相应的标准与科学依据。为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建立完善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标准体系,以绿色建筑空间布局为核心,使用地块潜力评价法对绿色建筑分布地块进行评价,通过"四因子"法对高星级潜力地块进行校验,建立绿色建筑星级比例测算体系,对GM新区绿色建筑比例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通过定量分析地块潜力,可以科学合理地测算绿色建筑星级比例,为生态城区的建设与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该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提供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后可在全国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中进行推广,成为全国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区的借鉴范本。  相似文献   

14.
运用熵值法、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江西省绿色发展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环境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工业发展领先地区的环境成本相对较高,这些城市还存在着粗放型发展,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当前江西省绿色发展效率水平偏低,资源配置能力有待提升,尚未充分利用技术和规模效应;南昌、九江、赣州、上饶等地区在绿色发展方面需要提高技术管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平,而鹰潭、抚州、景德镇等地区绿色发展效率较高,基本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江西省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高,其增长率波动下降,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技术利用效率及规模效益贡献不足。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地理空间一体化、经济空间一体化以及社会空间一体化三个维度建构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选取2003—2020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已成为优化国内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关键引擎。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不仅能直接促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高,还可经由人力资本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间接提升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据此,应当全面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经济生态友好型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共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度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中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是带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构建了包括5个维度、3个层级、40个指标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分析法对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城市群之间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上呈现由东到西梯度递减的态势,各城市群的优势和短板也较为明显。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各城市群要因地制宜,既要重视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也要避免边缘城市"边缘化",在加快一体化进程中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厘清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内涵和统计内涵的基础上,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梳理沿边省区高质量发展的测度逻辑,构建沿边省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和熵值分析法进行组合评价赋权,测算2000—2017年沿边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总指数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分指数,并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结果,运用面板回归模型测算不同影响因素对沿边省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分析发现:沿边省区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整体水平偏低;辽宁、黑龙江、吉林等沿边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甘肃、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长期处于沿边省区整体平均水平之下;辽宁在创新子系统和开放子系统中位居首位,吉林在协调子系统中评价最高,内蒙古和广西在绿色发展子系统中居于前两位,黑龙江在共享子系统中排名较高;人力资本、市场化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财政支出是新世纪以来沿边省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腐败抑制了沿边省区的高质量发展,而科技创新对沿边省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明显。为此,要推动发展理念由"量"到"质"有序转变,充分利用沿边省区地缘优势,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增强沿边省区科技创新能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力。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业绿色转型与经济高质量耦合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工业绿色转型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及评价,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处于稳步上升态势,工业绿色转型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度均呈现“皖南最高,皖中其次,皖北最低”的特征;地方政府竞争、产业结构对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有显著负向作用,政府规模和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构建安徽省绿色产业体系、探索差异化协调发展策略、明确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形成二者良性互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使用TOPSIS模型评价绿色发展水平,得出中国省域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然后提出假设,建立中介效应模型,使用Bootstrap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表明:东部发达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较高,西北地区和东部部分省份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绿色发展水平正向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绿色...  相似文献   

20.
绿色发展是城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对小尺度空间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从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四个方面建立小尺度空间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市11个市辖区为例,对城市小尺度空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测度及特征分析,找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引导发展正效应。结果显示:2016年南京市溧水、高淳和江宁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前三位,而栖霞、雨花台和六合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后三位,这与南京市的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各辖区的自然禀赋有关;各分项指数评估结果中,主城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得分较高,而郊区在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方面得分较高,总体评价结果与南京市实际情况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