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弥补农村清洁取暖支出可承受能力的研究空白,通过测算35个试点城市清洁取暖支出需求及支付压力,定量分析农村清洁取暖支出的可承受水平,并提出后续实施清洁取暖以及优化补贴的政策建议。得出结论:35个试点城市的农民可承受的取暖支出为1554~3876元/年,在现行运行补贴政策下,31个城市的农民可以承受天然气采暖支出,所有城市均能承受热泵型电采暖支出,只有17个城市能够承受非热泵型电采暖支出。提出建议:在后续实施清洁取暖方面,优先实施农房节能改造,降低维护结构传热;在电采暖技术上优先考虑热泵型技术;在补贴政策调整方面,试点城市应制定差异化补贴政策,中央财政支持政策应加大对财政收入较低地区的倾斜。  相似文献   

2.
电、气能源替代散煤的清洁取暖定价政策的核心是协同实现节能、减排、农户福利三重目标。我国目前在北方农村地区实施的清洁取暖价格主要为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和阶梯气价。通过对典型城市农户的实地调研,获得农户用能行为、需求和意愿数据,基于清洁取暖的需求价格弹性设置了多种清洁取暖用能与相应价格情景,以确定农村清洁取暖定价机制的改进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合理划分基本生活类、改善类和奢侈类的用能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反映清洁能源需求价格弹性的价格,能够有效减少用能支出、改进取暖福利。同时,政府补贴在清洁取暖定价机制处于核心地位,影响清洁取暖价格政策目标的实现。为改进清洁取暖定价机制,建议对农户冬季取暖的需求和价格弹性开展充分调研,更好发挥阶梯价格的作用,并基于大气污染物持续减排的原则制定适度补贴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俊 《财经研究》2016,(4):134-144
文章将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作为一次自然实验,使用“倍差法”估计了可再生能源政策对清洁发电技术带来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政策是否有利于发电行业的清洁技术偏向。研究发现:(1)《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政策激励了清洁发电技术的使用及生产率的提升,相对于污染发电企业,2005年之后清洁发电企业的发电量与 T F P平均上升了8%和10%;(2)在时间趋势上,政策效应存在逐渐增强的趋势;(3)我们使用“匹配差分法”比较了2005年之后有补贴的企业与没有补贴企业 T F P的差异,比较结果发现有补贴的企业 T F P上升得更快,并且这些企业 R&D投入也更多。因此认为可再生能源政策促进了发电行业的清洁技术偏向。文章的结论不仅对判断公共政策在改变环境技术偏向中所起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而且能够为相应的环境政策出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热资源管理现状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地热产业发展迅速,地热直接利用量位居世界第一。地热产业正面临发展机遇,"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民心工程的推进、"雄安新区"的设立、地热"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将助力地热产业规模化发展。为保障地热产业有序发展,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与扶持政策,初步构建了产业服务体系。但总体来看,仍存在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税费政策缺乏针对性、相关扶持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未来应出台全国性的地热资源管理法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行业监管、完善投融资体制,从而促进我国地热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2)
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环保政策的要求,汾河二坝管理房取暖源,实行"煤改电"采用了空气源热泵,利用电能提取了清洁能源空气中的热能,实现了很好的取暖效果。文章介绍了管理房煤改过程中取暖源的选择、热泵的选型以及运行,重点分析了热泵运行后的性能、运行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利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DCGE)方法,笔者就分别实施碳排放限制政策、RD补贴政策及它们同时实施时的技术进步偏向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发现:碳排放限制政策加快了化石燃料节约型和清洁能源使用型技术进步,政策引入时间对这两种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相反;RD补贴政策加快了知识使用型技术进步,过高的RD补贴率会对GDP造成损失;同时实施上述两种政策时,其合力将减慢资本使用型技术进步速率,而加快知识使用型及化石燃料节约型技术进步速率,并且在适度的RD补贴率水平下,较早的政策引入能够减少GDP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3月,环保部等四部委联合京津冀豫鲁晋六地政府联合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2+26"城市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首批实施范围。2017年也是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因此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治理更是令人关注。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2+26"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煤改气"行动。事实上,"煤改气"并不是一个新政策,在2015年的时候,全国多地就陆续开始实施了"气改"计划,但效果并不理想。客观而言,此次政府主导下的"煤改气"引起了诸多的争议。  相似文献   

8.
策略性环境政策:环境税和减排补贴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把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扩展到环境领域,策略性环境政策认为政府有动机通过降低环境标准补贴出口企业,以达到利润转移的目的.文章分析了策略性环境政策中比较受忽视的一部分--环境技术补贴,本国政府结合使用环境税和减排补贴,我们验证了政府使用策略性环境政策的动机,得到了最优的污染排放税率,认为虽然环境政策仍旧不能消除生产带来的环境损害,但是环境技术补贴提高了本国的环境标准,企业会更少地遇到绿色壁垒报复.  相似文献   

9.
通过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引导农民采取亲环境生产方式,是实现产地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业补贴对产地环境的影响,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及微观层面透视了农业补贴促进产地环境保护的现实障碍,提出了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增设农业产地环境补贴、"四补贴"要与粮食质量挂钩、建立严格的农业产地环境保护监测体系等措施来引导农民进行环境友好型生产,实现我国农业产地环境保护和优化,以期为构建和谐、秀美的新农村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境税的即将开征,作为环境税的重要补充,对环境补贴经济效应的定量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对PARRYA环境补贴定量模型进行了分析,将环境补贴划分为庇古补贴、闻接补贴、减产补贴和环境非友好补贴四类,并对四类环境补贴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整合国内环境补贴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了对完善我国环境补贴政策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外农业补贴的环境影响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将农业补贴视作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由于农业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以及基于产量和收入提高的农业补贴政策带来政府失灵,传统农业补贴政策对环境具有很大负面影响并长期为人们所忽视.这个问题已逐渐得到重视,发达国家已开始调整一些扭曲性补贴政策,其做法为今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创新评价指数、皮尔逊相关系数对战略性贸易政策中R&D补贴政策、自主创新以及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之间进行经验性、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研究发现R&D补贴政策与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十分显著;战略R&D补贴及企业自主创新对市场占有率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并对汽车的市场垄断集中度有分化作用,优化了汽车产业结构。我国政府应当加大对战略性产业的R&D补贴,进一步优化政府R&D补贴结构,完善创新激励制度,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新经济导刊》2011,(12):6-13
头条中国启动对美新能源补贴调查近日,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2011年第69号公告,宣布将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公告中称,本次调查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的申请立案。以上申请人提出,美国政府对其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和限制,已构成贸易壁垒。申请人要求商务部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消除美国政府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不利影响,以维护公平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以碳关税政策下发展中国家选择减排研发补贴政策为背景,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设定碳关税率及研发补贴率;第二阶段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根据补贴率及税率确定减排率;第三阶段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上进行产量竞争。利用逆向递归方法求解该动态博弈的最优决策,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碳关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企业碳减排并改善环境,但关税会对两国之间的贸易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关税政策和补贴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各自企业的竞争力,但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影响市场正常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补贴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的减排行为,并且企业的成本优势越明显,减排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直接补贴是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较大规模应用的农业政策工具,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首先从城乡、工农关系变化的视野中概括了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演变历程,介绍了主要的农业直接补贴项目及其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发展阶段、环境条件、政策目标、功能定位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特点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最后展望了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发展趋势,认为作为一项经实践证明有效、与国际做法接轨的政策工具,农业直接补贴将不断健全完善,并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每年冬天人民百姓、事业单位都要进行取暖,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而大量的消耗人力、物力资源和巨额的取暖费用使大家非常头疼。如何加强供暖科学管理、降低取暖经费的投入,是每一人所关心的问题,国家也为这一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供暖管理投入了大量精力。本文就供暖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供暖经费的投入以及如何科学的对供暖进行管理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8,(1)
野外津补贴是地质调查野外工作的补助政策,为地质勘查职工野外作业与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推进国家地质调查事业发挥了重要的功效。野外津补贴政策应随着国家政策完善和环境变化得到有效地执行。项目承担单位应正确理解和把握地质调查项目野外津补贴政策,严肃国家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的同时,规范细化管理办法,做到执行有规,标准有依,防控风险到位。  相似文献   

18.
在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以江西为例,分析粮食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其政策评价,认为粮食扶持政策总体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补贴力度小、补贴范围过大、补贴方法针对性不强、政策效应弱化等,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对该项政策进行完善:完善补贴政策、明确补贴对象、规范补贴方式、加大补贴力度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作为构建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的化石能源补贴改革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列入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但各国长期的改革实践及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化石能源补贴改革在改善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将会对经济、社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综合分析改革的这些影响,已成为各国制定科学、有效的化石能源补贴改革政策的必要前提。本文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化石能源补贴改革影响的系列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化石能源补贴改革中存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11—2017年中国新能源行业122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研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补贴的配置合理性问题。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均存在滞后1~4年的影响。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研发投入,非国企比国企显著;政府补贴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存在较大差异,补贴显著抑制了国企环境绩效,但有效促进了非国企环境绩效。另一方面,企业研发投入与环境绩效对于后续政府补贴投入分别具有滞后1~4年和1~2年的正向反馈作用。针对国企,政府补贴决策是结果导向的,即更关注其环境绩效;对于非国企,政府补贴决策偏好过程导向,即更多地考察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情况。研究结论可为完善中国新能源企业环境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企业环境研发水平和环境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