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师》2019,(7)
党的十九大将"一带一路"建设写入党章,进一步显示我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决心。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对于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沿线省份旅游业存在恶性竞争、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对沿线旅游业发展愈发重视。据此,通过Eviews软件对影响"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外汇收入的星级酒店数量、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境内客运量、境内公共交通数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地区开放度、地区人均GDP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越多,地区旅游外汇收入越多;地区人均GDP越高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旅游外汇收入越多。  相似文献   

2.
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了广东省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跃迁状态,并进一步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分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市域人均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绝大部分城市属于"高——高"和"低——低"类型,碳排放集群格局表现出高度的空间稳定性和路径依赖性。人均碳排放的主导驱动因素是人均GDP,但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增长未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能源效率、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水平提升对人均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削减作用,而对外贸易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识别建设用地碳排放源,从碳排放视角测算我国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和效率,为我国建设用地利用低碳优化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发现:(1)人均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量增长态势明显,而万元GDP碳排放量下降趋势明显。(2)万元GDP碳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人均碳排放量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征,而地均碳排放量较大的多集中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3)碳排放综合呈现出由东部向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规律,空间分异明显,综合效率达到DEA有效的仅有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4)我国建设用地利用过程中,要素过度投入的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冗余度较高,冗余率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4.
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我国省域碳排放分别从全国层面及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全国省域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各省份碳排放对相邻省分的碳排放具有溢出效应;区域层面上,我国东、西部省域碳排放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而中部地区存在负向的空间相关性;人均GDP、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对我国三大区域碳排放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强度有所不同;产业结构对东部地区碳排放有显著影响,但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能源消费结构对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有显著影响,但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0—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相关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和Malmquist模型,将非期望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投入变量,分别从静态和动态对沿线省份的物流业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对测算结果存在影响。从静态角度来看,17个省份的低碳物流效率存在地区差异化;从动态角度来看,技术进步拉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注重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引领物流业变革;发挥龙头效应,推动物流业协同发展;调整产业规模,优化物流环节,降低能源消耗;推广低碳理念和开展逆向物流等建议,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物流效率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国际贸易分工等方面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扩展,利用1990~2008年浙江省的统计数据,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单位能耗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总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人均实际GDP的影响最大,能源强度的影响较大,人口规模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小,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小,而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人均实际GDP持续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能源强度变动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负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变动对碳排放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球“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研究经济快速发展中FDI的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面板平滑过渡回归(PSTR)模型,对2003—2014年6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FDI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总体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FDI的流入加剧了碳排放,不利于环境治理。而PSTR模型的非线性影响估计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FDI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逐渐成熟而有所放缓,并且人均GDP进入高门槛区间后,FDI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显著减弱,弹性系数与经济水平呈现倒S型变化。因此,考虑经济发展的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专门制定针对吸引外资发展的政策,以应对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好地推进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掌握县域碳排放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制定符合区域特点的低碳调控政策,推进低碳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ESTDA框架下,研究2000—2017年江苏省县域碳排放时空演化特征,并构建HSAR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碳排放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总体上均呈增加趋势,空间集聚性呈波动变化,各县域碳排放呈增加趋势。(2)碳排放空间差异明显,较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LISA时空跃迁分析表明,碳排放的时空结构存在较强的空间锁定效应和“俱乐部趋同”现象。(3)人均GDP、年末总人口和碳排放强度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土地城镇化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政治格局的背景下,深化与沿线国家的科技人文交流是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基础。本文阐释了深化"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的意义,分析了深化"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的实践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与沿线国家科技人文交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省域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1995-2011年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通过构建经济权重矩阵,分别从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对中国30个省(市、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在样本期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Moran指数均为正值,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其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本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会受到邻近省份碳排放的显著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成正比,与外商直接投资、人均GDP、人口密度成反比。最后,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即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使用结构、适当提高建成区的人口密度等能有效降低中国的碳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为探究该目标实现的可达性,以浙江省为例,充分考虑人口、人均GDP、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耗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建立了修正的STIRPAT模型,经过实证分析发现该模型精确度良好,R^(2)值达到0.982,能够很好地预测未来浙江省的碳排放。设定三种情景对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时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浙江省均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通过分析模型系数发现人口、能源结构、人均GDP是影响浙江省碳减排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实证分析方法引入空间效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存在着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并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引入空间效应后,可以小幅度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速度,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要注重经济地理重塑,发展空间集聚效应,有助于提升亚洲国家经济收敛速度,增加一体化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3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US-SBM模型与ML指数对各国低碳发展效率进行测评。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低碳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低碳发展效率在考察期内整体偏低,纯技术效率是引致各国低碳发展效率差异的主因;②技术进步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低碳发展技术效率增长的重要因素,规模效率则是一大阻力;③资本投入、能源消费、碳排放及产业结构等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低碳发展效率表现出显著抑制力,而经济发展、技术投入、劳动力投入及对外开放则促进低碳发展效率的提升。据此,提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低碳发展技术效率提升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霍夫斯泰德的国家文化维度理论,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框架下,建立了文化和碳排放的关系动态面板计量经济模型,继而利用系统GMM方法实证考察了2000—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42个样本国家文化维度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收入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证实了EKC假说,文化显著影响了收入—碳排放关系,若不考虑文化因素,会明显低估沿线国家的EKC曲线拐点;5个文化维度中,权力距离、个人主义、男性化和长期取向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为负,使EKC曲线向下移动,而不确定性规避对碳排放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未来的碳减排合作政策和举措也应该将文化对地区和国家行为的多维度影响纳入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发展良性互动,有助于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利用2011—2019年中国内地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信息产业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普惠金融3个方面构建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考察数字经济对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该结论在以“智慧城市”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多种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环境规制强度更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低碳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大;就内在机制而言,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主要通过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现阶段我国智能产业转型以及技术进步机制尚未成立;进一步的空间效应分析表明,我国各地区碳排放存在空间依赖性,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有利于降低邻近地区碳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城市智慧低碳发展报告》中我国GDP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低碳发展数据,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法和Theil指数分解法分析了大样本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并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层次低碳发展综合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样本城市的整体低碳发展水平不高,高值城市以东部地区的轻工业城市或综合型城市为主,低值城市则以中、西部的资源型城市或重化工业城市为主;城市整体的低碳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较大,低值城市的空间差异最大、高值城市的空间差异最小、中值城市的空间差异居中;城市低碳发展的区域分异主要由层次间的差异引起;碳排放系数、能源效率、人均GDP是影响城市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城市整体和中、低值城市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的排序结果为碳排放系数>能源效率>人均GDP,而高值城市的排序结果是能源效率>碳排放系数>人均GDP。提出:可参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解各城市的碳减排量,对各层次城市宜采取差别化的低碳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VAR)模型分析方法,从能源消费总量、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和能源强度四个指标出发,分阶段分析了我国1953~2011年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情况。研究表明:能源消费总量和城市化水平是驱动碳排放的核心动力,且两者作用相反。能源消费总量对碳排放起到正向驱动作用,碳排放对其响应与能源强度类似,持久且不稳定,说明中国能源"双控"政策的效果显现仍需很长一段时间,但两者的结构冲击对碳排放贡献大,效果明显。而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有反向驱动作用,其响应可在短期内达到平稳状态,加之其结构冲击对碳排放贡献度可达10%,使之成为未来降低我国碳排放的有力措施。与此同时,把握住人均GDP与碳排放互为Granger因的特殊关系,积极推行绿色GDP,也可有效降低碳排放。  相似文献   

18.
开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旋律,而衡量各国旅游开放度并探究其驱动因素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的重要前提。选取"一带一路"沿线欧洲诸国为研究对象,测算各国旅游开放度,借助相关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旅游开放的空间效应,并探究其驱动因素,数据分析显示:(1)"一带一路"沿线欧洲诸国旅游开放度总体水平较高,其与世界旅游活动互动较为频繁。(2)空间相关性检验显示"一带一路"沿线欧洲诸国旅游开放度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效应,且空间效应呈现增强趋势。塞浦路斯、希腊等国是旅游活动的热点区域,而俄罗斯、波兰等国是旅游活动的相对沉寂区。(3)人力资本水平、社会治安、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便利化水平是影响旅游开放度的主要因素,而产业结构和人口密度对旅游开放度的正向提升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度了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市的碳排放量,分析了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通过构建“LMDl分解模型”,将各地区人均碳排放分解为人均GDP、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等影响因素,同时将能源强度进一步分解为各产业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两类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几类因素对各省市自治区碳排放增长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看,人均GDP是促进碳排放量增长的决定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变化主要由工业部门能源强度的变化决定,产业结构变化通过促进能源强度的增加,间接推动了碳排放量的增长。能源结构推动了碳排放的增长,但影响程度较小。现阶段应根据各地区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制定差异化的区域碳减排政策,包括:优化区域能源结构、降低区域能源强度、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区域低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基于郑州市2012—2015年181家典型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产业的碳排放及其强度进行核算,并采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探讨碳排放强度、能源效率、单位用地能源消耗、人均用地及劳动力投入对产业碳排放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郑州市典型产业碳排放及碳排放强度总体有所下降,碳排放效率有所提升;(2)能源效率及单位用地能源消耗对产业碳排放起推动作用,而碳排放强度、人均用地和劳动力投入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3)各因素对高能耗产业碳排放变化的贡献值较大,而对用地及劳动力较多的产业碳排放变化的贡献率较高。综上,不同类型产业的碳排放及其变化的影响机制有所差异,建议郑州市未来应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采取差别化的低碳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