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推动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协调流域上下游生态经济利益、调动各方流域保护治理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分析了当前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实践进展,评估了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重点方向以及实施路径,为黄河流域实施大保护大治理提供管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大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对筑牢生态屏障、缩小经济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关键作用,是实现全国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步骤。然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落后、发展动力疲软等问题限制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数字经济作为具有创新性、进步性和延展性的新型经济形态,将成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其作用主要体现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换,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资源利用效率。数字经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促进完善黄河流域自然资源市场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保障黄河流域协同治理分类发展并举,赋能系统发展;助力黄河流域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促进共同富裕。数字经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在于:以全域统筹为导向,构建黄河流域数字化协同治理机制;以数字经济为依托,全面推进黄河流域产业现代化变革;以安全稳定为目标,推进黄河流域数字经济规范化发展;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保障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丁瑶瑶 《环境经济》2023,(13):48-49
<正>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已有多年,其生态效益价值如何?社会经济效益是何水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中扮演何种角色?一直以来,这些问题都未有翔实的数据支撑。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修复效益监测国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上述问题都有了答案。《报告》显示,天保工程实施后,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修复生态效益年总价值增加4943.88亿元,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筑牢了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兴毅 《经济师》2023,(2):132-133+142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其五大任务之一,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则是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举措与手段,现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山西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发展,现开展关于山西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章通过对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流域内生态环境整治、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公园的运营机制等四个维度的研究,为山西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陆桥视野》2013,(5):44-44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黄河流域却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之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相继实施了一大批重点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工程,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目前该区域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能源、化工、基础设施等项目开发建设的规模和强度日益加大,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设立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国家工程兰州试验区,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为期10年的全面禁渔期,长江保护战进入了持久战阶段。在长江生态保护机制日渐完善之际,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以下简称《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为长江生态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该法针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特点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了诸如建立流域保护协调机制、生态补偿全覆盖等特别措施,标志着长江大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7.
丁瑶瑶 《环境经济》2023,(15):20-23
<正>《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实施。《规划》充分认识到各流域的多样性,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污染结构等特点,精准识别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因地制宜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全国七大流域和三大片区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任务。自七大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成立以来,作为生态环境部的派出机构,各局参与编制流域生态环境规划并监督实施,扎实推动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黄河流域却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之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相继实施了一大批重点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工程,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目前该区域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能源、化工、基础设施等项目开发建设的规模和强度日益加大,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设立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国家工程兰州试验区,实施生  相似文献   

9.
在年初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黄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持久兴盛的辉煌成就背后,是生态环境的滋润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在"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下,党领导人民开创了黄河岁岁安澜的新篇章。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论文首先立足生态文明时代背景,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系统提出了基于“生态—空间—时间”的流域生态文明三维分析框架;然后系统识别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生态水资源承载、空间体系和历史预期与发展动能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最后从强化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补偿、优化黄河流域空间体系和培育激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方面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提出新要求,迫切需要通过环境规制促进黄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动力转换、结构优化、成果共享、环境保护4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分别测算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和分维度指标。进一步对环境规制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阐释,并通过2004—2017年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总体来看,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二者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目前,环境规制强度处于门槛值左侧,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对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助推作用;从分维度指标来看,环境规制有助于动力转换、结构升级以及成果共享,但对环境改善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说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进一步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上游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对高质量发展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中、下游地区环境规制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科学合理制定环境规制政策,为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路径与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然而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飞速发展,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长江作为我国最大的流域拥有自身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举足轻重的社会经济地位,为长江流域单独立法势在必行。但目前长江流域立法面临着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存在权利冲突、管理秩序紊乱等多方面的问题。为实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通过转变流域立法模式,革新管理体制,提升环境决策民主化等方式,不断完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为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实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雾霾污染空间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强  张航  齐莹  刘勇 《经济地理》2020,40(5):40-48
基于1998—2016年黄河流域地级市雾霾污染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在考虑雾霾污染时空滞后效应条件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GMM)方法,分析了影响黄河流域雾霾污染的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雾霾污染呈现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和高值集聚特征,高排放俱乐部稳定地分布于黄河下游城市;黄河全流域PM2.5浓度与经济增长呈现正"U"型关系,低效率的能源使用、低水平的人口集聚、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导致黄河流域雾霾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黄河流域雾霾污染背后的社会经济影响机制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低效率的能源利用以及偏向于生产技术提升的研发投入导致了黄河上游流域雾霾的加重,而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则主导了黄河中游流域雾霾污染的加剧,在黄河下游城市仅有能源消费对雾霾污染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基于此,文章认为建立区域协同联防治霾机制、实施差异化分区治理策略、实现全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雾霾治理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步雪琳 《环境经济》2022,(20):20-2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摇篮,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今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黄河保护法,黄河保护迈上新台阶。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法律制度体系研究”首席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侯佳儒。  相似文献   

15.
《环境经济》2023,(15):10-11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对各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这是继五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后的新一期规划,规划名称由“水污染防治”拓展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以污染防治为主向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转变。名称调整背后,是新时期治水思路的重大变化,旨在为流域高质量发展筑牢基底。  相似文献   

16.
视点     
32名代表提交议案建议制定《黄河法》两会上,有关黄河流域污染的令人惊心的事实和数字,再次引起众多代表和委员对母亲河的关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定要给群众留下可以喝的干净水。”两会上,代表们提出了多个治理黄河的提案、议案和建议。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等32名代表提交了《黄河法》的议案。《议案》首先建议国家对黄河污染的治理、管理进行立法,从法律法规上保护黄河水流域环境,使黄河污染的治理有统一的法规可依。其次,建议完善管理机制,联合治污,尽快建立以流域为单元,流域与区域结合、…  相似文献   

17.
王磊  李涛  刘志林 《经济地理》2023,(2):229-237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和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文章基于价值—特征—保护(V-C-P)视角,以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全面认识其类别结构、空间分布、文化生态等特征,深刻阐释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价值,探索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策略。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结构、空间分布和文化生态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程度、内容专业性程度以及传习难易程度密切相关;遗产专业技艺性越强,其传习和保存越困难,遗产数量越少,空间分布越集聚,文化生态失调越突出。(2)当前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文化生态环境压力大、时代价值阐释不充分、系统性保护工程薄弱等主要问题,亟需探讨适宜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支撑—实施—保障”系统性策略,促进遗产保护和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正北方,黄河“几”字弯怀抱,古老神奇的鄂尔多斯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这里是国家规划的呼包鄂榆城市群和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也是一座多能、多业、多景、多联、多福之城。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内蒙古自治区及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东川小江流域植被恢复治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我国当前发展的一个重点 ,长期以来 ,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恶化 ,从而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整个长江流域多次发生特大洪水、各类滑坡、崩塌、泥石流 ,造成严重危害 ,有些地方人畜饮水困难等。云南小江流域属于长江支流 ,金沙江水域为长江上游 ,是我国南方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 ,其典型地区是著名的“铜都”东川泥石流经常发生 ,加强小江流域生态保护 ,治理泥石流是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关键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政策改革与创新加速,生态环境政策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四五"时期,需要继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改革与创新,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论文在对"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政策进展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政策改革形势,提出了"十四五"生态环境政策改革思路与框架,建议"十四五"生态环境政策改革要抓好十大重点任务,包括结构调整、空间管控、质量管理、市场政策、治理格局、全球合作等六大重点领域的政策改革以及夯实严密法治、统一监管执法、提升执行能力、强化科技支撑等四项政策实施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