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估是实现对生态旅游景区合理规划、有效管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运用生态学研究中生态足迹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区的生态足迹的供给与需求,建立了基于生态足迹的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2.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的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的实地调查、监测和资料的收集,根据景区资源分布和旅游开展的实际情况对南昆山生态旅游区进行功能分区,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对景区自然环境质量各单项指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为南昆山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进而为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峨眉山是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也是"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具有明显的典型性。以生态旅游理念为基础,总结出了峨眉山生态旅游区开发和建设的主要模式,提出了峨眉山生态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武陵源风景区旅游客流量时空变化与调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鹰  董成森 《经济地理》2014,(11):173-178
以我国著名的武陵源风景区为例,分析了旅游客流在景区的时空分布,探讨客流活动分布与景区生态旅游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武陵源景区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有很强的季节性,淡旺季明显;客流在游览的路线上趋同程度高,导致客流在景区各景点上冷热不均。同时,客流分布与景区生态旅游承载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最后从生态旅游承载力的角度,提出了协调景区客流活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如何平衡日益增长的游客数量与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制约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基于非线性理论,建立游客数量与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的二元模式,获得对现实具有重要警示意义的平衡态。主要结论有:(1)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能否增加,开发与管理是否科学化与生态化是关键条件;(2)游客的生态意识对生态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起到催化剂作用,将加速提高或减少景区的环境承载力;(3)平衡态景区环境容量与游客数量一致,表明合理控制游客数量,是决定生态旅游能否持续发展的前提;(4)只有同时采取控制游客数量与改善生态旅游景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措施,才能逐步实现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最终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湘粤赣省际边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静波  肖海平 《经济地理》2012,32(10):152-157
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是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域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选取湘粤赣省际边界的丹霞山、莽山、苏仙岭和三百山等具有代表意义的禁止开发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定量分析了该边界区4个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活动对其自然、经济、社会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压力及其响应状况。研究认为,湘粤赣边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环境总体质量良好,但各指标质量发展不均:①生态旅游活动对湘粤赣边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整体压力处于中低压状态;②生态环境承载力能应对目前生态旅游发展对其产生的压力,这为湘粤赣边界各禁止开发区域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要保障;③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指标质量的提高和环保意识培养是禁止开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评价结果是湘粤赣边界禁止开发区域研究生态旅游发展机制和模式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已建立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指标体系(共三层指标)和各指标相应的容量值,参考生态监测、生态安全预警的有关文献,结合景区实际建立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监测、预警模型,确定了监测、预警的标准及等级。该模型按指标层次及各项指标监测、预警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弱载、适载、超载等情况。以有记录以来单日接待游客最多数量为例,按瞬时预警方式研究了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监测预警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曾菲菲  罗艳菊  毕华  赵志忠 《经济地理》2014,(6):182-186,192
根据生态旅游的核心标准,提出了生态旅游者的三个甄别因子,即自然体验动机、学习性动机与环境态度。基于此,将前往呀诺达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的游客划分为生态旅游者、偶然型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结果发现:①仅17.4%的访问者为生态旅游者,另有43.7%的访问者为偶然型生态旅游者,大众旅游者占38.9%。这说明并非所有前往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都是真正的生态旅游者,真正的生态旅游者只是少部分人。②生态旅游者主要是年轻人,学历较高,收入中等,女性略多于男性。③与大众旅游者相比,生态旅游者对保护景区及维护景区自然生态系统措施的支持度更高;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实施意向更高;向景区支付额外费用以保护环境的意愿更强。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生态较脆弱的旅游目的地出现了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各国对旅游地生态承载力、旅游环境容量、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极大关注.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提出与发展,成为协调景区旅游业发展与旅游地生态环境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文章综述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学者的各种观点,并从内涵入手,系统地对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定义、特征、分类、系统组成及影响因子等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探讨了目前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中的不足,并就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展望,为完善生态旅游承载力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肃南县旅游发展现状和特色,依据生态旅游承载力理论和测算方法,从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旅游经济承载力、社会心理承载力和管理环境承载力5个方面,对肃南县马蹄寺景区的旅游承载力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肃南县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为弱载,管理环境、旅游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是其旅游可持续承载的约束条件和基础条件。文中将县域全域旅游发展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结合起来,从环境、服务、管理、产品、营销全域化等方面对肃南县全域旅游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同心圆模式是经济发达国家针对其资源特点对生态旅游区采取的一种功能分区模式,也是我国风景区广泛沿用的一种模式。但是,我国西部由于生态旅游区敏感区分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现行的同心圆功能分区模式难以起到资源保护的作用。根据西部生态旅游资源特性及经济发展状况,将西部生态旅游产品分为自然生态旅游区、多景观旅游区等部分,针对不同特性的景观,分别建立不同的功能分区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生态旅游产品功能分区模式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心圆模式是经济发达国家针对其资源特点对生态旅游区采取的一种功能分区模式,也是我国风景区广泛沿用的一种模式。但是,我国西部由于生态旅游区敏感区分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现时行的同心圆功能分区模式难以起到资源保护的作用。根据西部生态旅游资源特性及经济发展状况,将西部生态旅游产品分为自然生态旅游区、多景观旅游区等部分,针对不同特性的景观,分别建立不同的功能分区模式。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在当今旅游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随着生态旅游被人们所熟知,大量的景区正在经历着对人类行为承受力的考验.本文在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发展现状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和理论发展与实践中的问题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的绿色设计研究——以杭州西湖西进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杭州西湖西进为例,阐明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关键是进行旅游区及旅游设施的绿色设计,同时指明了生态旅游绿色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3E系统是指能源—经济—环境系统,3E系统协调度是定量描述特定地区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能源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以及环境承载力、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良好的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能直观地反映出三者能否协调发展.本文介绍了3E系统协调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型协调度评价模型,并运用综合型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四川省近几年的3E协调度进行测算.  相似文献   

16.
依据京津冀城市群10年的相关数据指标,结合京津冀城市群实际发展状况,基于DPSIR-TOPSIS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障碍度进行综合评价。通过DPSIR模型分析环境承载力各项指标,并利用TOPSIS法评析生态环境承载力障碍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处于向好态势,但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指标仍有提升空间。通过驱动力指标、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的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继续走“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资源节约”之路。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并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缩小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差异化水平,重点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少城市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极差分化。  相似文献   

17.
曹辉  陈秋华 《技术经济》2005,24(12):84-86
生态旅游景区游客量的预测与分析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本文根据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的基本规律,利用趋势外推模型,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历年的游客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其在未来15年后,游客量将在140万人次左右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8.
珠穆朗玛峰景区旅游承载力模型及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旅游承载力计算的"木桶原理"及权重因素,在建立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珠峰景区的调查数据,建立或修改完善了自然条件方面旅游承载力的数学模型,对珠峰景区相关指标的旅游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是在资源、设施、生态环境承载力中,资源承载力最小(日承载力608人),设施承载力居中(日承载力1600人),生态环境承载力最大(日承载力7771人)。在资源承载力方面,水、电承载力小,植被承载力较小,土地、空间承载力大。在设施承载力方面,道路交通、服务设施承载力小。在生态环境承载力方面,固体垃圾、大气承载力大,水环境、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小。目前,水、电、道路交通等是珠峰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并针对实际提出了提高水、电、道路线路、餐饮、住宿设施承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旅游条件非常优越,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内涵丰富,山水与立体交通得天独厚。特别是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扩宽特色旅游线路,挖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加强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努力将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湖泊型生态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20.
在理想状态下,生态旅游区是一个自稳定系统,旅游人数的增长是持续、快速的,但不能超过一定的阈值(即生态旅游区环境容量),否则将严重影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游客数量、增长速率、单位时间游客增长量与时间存在一定的线型关系,符合Logistic增长规律。文章采用Logistic增长模型的动力原理对王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游客数量的动态进行了分析、预测与评估,为王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