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输血式"救济型扶贫模式已不能发挥太大脱贫的效力,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扶贫模式向"造血式"的内源式扶贫转换是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西部民族地区内源式扶贫机制带来了新机遇,西部民族地区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各种资源,重新审视政府在扶贫过程中的职能,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内源式扶贫机制的构建,促进经济、文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云南是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在顺应、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生态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对云南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启发意义。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生态文化面临着文化变迁等困境,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通过文献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结合,对生态文化、民族生态文化、生态文明三者之间的内涵和辩证关系进行了梳理,指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背景。进而以元阳县、普者黑等少数民族地区为例,阐述了民族生态文化助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化教育等措施,以期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大孝 《当代经济》2003,(11):16-17
2001年9月,国家民委在云南召开"西部民族地区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推广工作会"以后,为了改变湖北省民族地区目前的现状,努力促进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云南的经验,把电脑农业推广作为新世纪新时期湖北民族地区科技扶贫的新举措,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2002年1月,我们在把鹤峰县作为全国电脑农业试点县的同时,还把长阳和五峰两个自治县确定为省电脑农业试点县.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民族地区普遍发展滞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武陵山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重心已从国贫县过渡到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形式已从解决温饱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  相似文献   

5.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解困对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状况及成因,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的机制、资金使用状况进行了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试图找出一条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发展旅游经济是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云南的旅游扶贫经过多年的努力 ,已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 ,并形成了一些基本模式 :生态旅游扶贫模式、民族文化旅游扶贫模式、边境旅游扶贫模式。这将为加大旅游扶贫力度 ,提高旅游扶贫水平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生态扶贫的提出和内涵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提出了生态扶贫这一思想,将生态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方式之一.《建议》指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应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生态扶贫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生态扶贫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一次具体实践.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应融人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它指向了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地区,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8.
生态型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谋求新型城镇经济社会的唯一可持续发展之路.民族地区是湖南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生态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扶持范围.本文以湖南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在相关理论概述的基础上,基于生态胁迫效应的实证分析,对该地区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并从生态保护视角提出实现城镇化科学、高效发展的合理建议,以期为湖南民族地区生态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绍吉 《经济师》2008,(11):259-259
以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滇东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及贫困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滇东民族地区实施旅游扶贫的战略,在对旅游扶贫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滇东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产业扶贫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生计策略和收入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卫柏  于晓媛  袁鹏举 《经济地理》2019,39(11):175-182
文章利用贵州省3个民族自治贫困县341户贫困农户调研数据,采用Probit计量分析模型和广义精确匹配方法研究产业扶贫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生计策略和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扶贫使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参与特色农产品种植、特色畜禽养殖生计模式的占比分别提升了13%和15%,但产业扶贫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外出从事非农务工和经商活动影响并不明显;与此同时,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显著提升了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的特色农产品种植收入、特色畜禽养殖收入和总收入水平,降低了外出从事非农务工活动收入,但产业扶贫对经商活动收入和贫困农户人均收入影响并不明显。因此,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在提升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增收能力,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效果较为明显,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在产业扶贫项目引导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给特色农产品种植、特色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并降低外出从事非农务工活动的时间,实现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生计模式向特色农业生产转移。  相似文献   

11.
关于民族贫困地区扶贫路径选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一直以来更多的是进行物质扶贫,虽然不同程度改变了生存生活的条件,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的经济贫困问题。原因很多,但核心的问题是民族地区文化贫困。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原动力。因此,从文化扶贫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文化扶贫是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帮助,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尽快摆脱贫困。民族贫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从经济上加强扶持,更需要加强智力开发。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变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以云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各学科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从生态环境保护的民族文化内在驱动力这一重要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实际上,环境保护的主体是当地居民,而环境保护观念主要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云南民族文化变迁的分析,指出了对云南民族生态文化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主要来自三方面:汉文化、近现代文明、地域权力变更与“左”倾思想。最后,探讨了解决云南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摩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云南作为民族大省,民族地区的时外贸易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族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比较小.因此,加快云南民族地区的贸易发展,对于促进云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实现绿色发展,是民族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大数据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与创新的新动力与资源,大数据为民族地区实现绿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根据自身优势与发展突出问题,大数据导向下的民族地区绿色发展可以将数据导向绿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绿色能源产业、绿色旅游业、精准扶贫作为重点发展领域。通过实施构建民族地区大数据开放平台、大数据协同创新、发展绿色重点领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推动民族地区绿色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在急于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关注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的变化。文章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特点选择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确定生态经济系统的指标权重,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测算2011—2015年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影响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的主要因素,得到:(1)少数民族地区基本符合生态与经济互促模式,但也存在单边抑制和双边抑制现象;(2)生态环境变化对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的影响占比约70%,远大于经济发展对于协调度的影响;(3)人均绿地面积、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人均造林面积对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影响权重分列前三位。  相似文献   

16.
迅速而有效地缓解和逐步消除广泛存在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极具挑战性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在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围绕中国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总体目标,多措并举,使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消除绝对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脆弱是影响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贫困又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如此恶性循环,人们越来越穷。云南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严峻形势,不仅严重影响着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安全,也对西南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云南贫困地区实施生态扶贫意义十分重大,不仅有利于贫困地区生态的恢复,营造山川秀美的新云南,而且有利于云南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相似文献   

18.
加强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研究,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社会保障体系,既是适应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及时有效地保障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基本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云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已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紧迫而又特别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机制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脱贫需求成本的厘清、计量与补偿机制,建立“政府———市场”双导向反贫困机制,完善扶贫资金的审计与披露机制,以期对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四川民族地区的贫困现象依然突出,高校积极参与扶贫,充分发挥智力支持作用,努力为民族地区脱贫作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