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地区碳排放核算是开展碳排放控制,进行碳排放责任划分的基础。电力行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地区碳排放核算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进行地区电力行业碳排放测算和碳排放特点分析十分必要。文章在对电力碳排放核算范围和核算方法界定的基础上,以云南省为例,根据2005—2014年云南省电力数据进行云南省电力消费碳排放测算及碳排放特点分析,以期对地区电力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电力行业碳排放特点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SBM超效率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进行测度,并开展空间差异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还比较低;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的走势;各年度不同省份的电力行业环境效率差异显著;且存在空间依赖性.通过Tobit回归实证显示: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区域显著性差异;经济规模水平、电源结构、技术水平、燃煤效率对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人口水平对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具有反向作用.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控制碳排放的国内国际承诺,我国已在7个地区试点了碳交易。电力行业作为我国最大的碳排放部门,在现有碳交易试点和未来全国碳市场中,都是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本文结合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电力行业参与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最新动态,从发电侧和电网侧识别碳交易市场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发电侧因素包括发电类型,配额确定和分配方式,减排方式。以此建立发电企业购碳度电成本占平准化供电成本比例的评估模型,根据已公布的碳交易规则和发电厂工程设计参考指标,定量测算了广东、上海碳交易试点对三类典型新建火力发电厂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碳交易试点将不同程度地增加火力发电企业的购碳成本但在当前碳试点的基准设置和碳价水平下,碳交易对发电企业的影响比较小。电网企业主要排放包括六氟化硫排放和输配损失导致的碳排放,根据现有文献数据对二者进行了估算,认为输配损失导致的碳排放存在外部不可控风险。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电力行业参与国内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运用SBM模型测度2006—2015年沿海11个省份出口贸易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构建地区出口碳排放效率指数,研究出口贸易碳排放效率的空间特征,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沿海11个省份整体出口贸易碳排放Malmquist指数变化轨迹各异,上海市和海南省突变现象显著;各省市地区出口碳排放效率指数均值存在较大差异,形成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技术创新与进步、外资企业"环境成本转移"效应、出口产品能耗对出口贸易碳排放效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与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引领,沿边省份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阵地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排头兵。以我国沿边8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带一路"视角下沿边省份绿色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特别是纳入周边接壤国家碳排放等指标,测算各沿边省份绿色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边省份碳排放水平总体高于周边接壤国家,沿边省份绿色发展水平呈现向好趋势,但各省份之间差距较大。这一指数的构建与测度对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及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要求,电力行业碳排放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在区域间碳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重新计算电力行业碳排放,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2002—2019年中国电力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以及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空间面板分析和内生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口数量、人均用电量和产业结构均对电力碳排放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发展存在“以邻为壑”现象,电力碳排放的空间聚集效应正在减弱。因此,控制电力碳排放,应考虑周边省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加强区域联防联控,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推动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选取201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对科技创新与碳排放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检验,选择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科技创新等因素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为降低碳排放强度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西北部地域碳排放强度值较高,东南部地域碳排放强度值较低。(2)"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科技创新与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3)科技创新和人均GDP对本地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4)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空间外溢对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负效应,人均GDP和城镇化率有显著的正效应。据此,提出鼓励企业创新研发、环境协同治理,从而推动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Tapio模型测算1996—2015年新疆和全国农业碳排放量,并分析新疆农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及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新疆及全国农业碳排放整体呈增长趋势,且新疆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农业碳排放以弱脱钩状态为主,但波动幅度较大,稳定性较差;土地利用方式变迁、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技术创新是新疆农业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倡导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推动绿色农业结构调整、加强低碳农业科技投入与推广,能有效减少新疆农业碳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研究了中国省级和行业层面基于消费端的碳排放及碳转移,并解析了碳中和导向下的碳减排模式。结果表明:23个省份本地消费碳排放大于外地输入碳排放;资本形成是碳排放最大贡献者;能源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非金属和金属业是碳转移的主要行业,能源生产和供应业输出碳排放量最大的内蒙古主要输出给北方地区,非金属和金属业输出碳排放量最大的河北主要输出给江苏等省份;中国30个省份可以根据消费端碳排放的来源特征和净碳转移方向分为四类。在碳中和目标导向下,本研究有助于倒逼各省份绿色发展和绿色低碳产品的输出,绿色低碳也将是未来贸易市场趋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7—2012年的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STIRPAT模型研究人口相关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通过面板数据变截距模型进行回归发现,大部分省份的人口规模、人均消费支出、能源强度和城镇化对碳排放有正影响,只有北京和广东的能源强度对碳排放是负影响,说明可能存在能源回弹效应。老龄化因素只在六个省份与碳排放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老年人口的增加导致对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家庭规模在大部分省份对碳排放的影响是负向的,说明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会增加碳排放。  相似文献   

11.
估算了中国1998~2012年30个省份的CO_2排放量,利用全国30个省份多个指标数据,考察了金融深化和CO_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建立静态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首先以人均GDP和金融深化指标为解释变量考察金融深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然后在模型中加入城市化水平等控制变量,采用滞后期工具变量来控制有关变量的内生性,最后运用GMM方法研究了金融深化、经济增长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金融深化与中国CO_2排放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而证实了中国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成显著正相关,研发强度与对外开放度对我国碳排放成负相关关系。最后从长远来看,金融深化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以及我国低碳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碳排放(CO2)数据库为依托,对省级CO2排放的趋势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区域协调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发展与CO2排放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产业结构是决定碳排放的核心因素,人均GDP和人口密度会对碳达峰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省际异质性研究发现,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主导型省份,其EKC曲线呈现标准两阶段倒"U"型特征,以河南和湖南为代表的轻工业主导型省份,其EKC曲线呈现第一阶段上升、后两阶段下降的三阶段不规则倒"U"型特征;以河北和内蒙古为代表的重工业主导型省份,碳排放在经历了两阶段的增加之后,才迎来下降期,该类省份的节能减排工作是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因此,中国"双碳"目标的具体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异质性和区域碳减排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采用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碳排放效率,然后分析了其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效率的核密度估计分布曲线,最后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碳排放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的碳排放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负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而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能力和能源消费结构对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效率产生负影响或在统计学上不显著。因此,对于提高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效率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强环境规制强度、调整各产业内部结构、合理分配科研经费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上。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科学预测其碳排放量对“双碳”背景下探索省级控碳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各类碳源和碳汇进行核算,得到了广东省1995—2019年的净碳排放量;运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广东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将其作为碳排放量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建立经鸡群算法优化的快速学习网CSO-FLN预测模型,对广东省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FLN、ELM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以验证CSO-FLN模型的优越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净碳排放量在研究期间呈现上升趋势;人口规模、富裕度、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对外开放、技术水平、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CSO-FLN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FLN、ELM模型,可作为后续碳排放量预测的有效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碳排放管制下的运输模式选择问题进行研究。考虑成本约束、时间约束以及运输能力约束条件,分别构建碳排放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条件下运输模式选择的多目标规划模型,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将多目标规划模型转化为单目标规划模型,通过Lingo 15.0软件进行求解。并用一个算例,分析碳排放成本、运输成本及运输时间的权重系数变化时,运输模式选择结果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运输模式的选择随目标函数权重系数的变化而变化;运输成本权重系数越大,优先选择"公路—水路运输"模式;时间权重系数越大,优先选择"公路运输"模式;碳排放成本权重系数越大,优先选择"铁路运输"模式。从单纯的成本控制视角来看,碳排放权交易比碳排放税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径向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其次,通过改进的STIRPAT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主要结论:(1)2005—2018年中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碳排放效率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科技创新能够显著地提高碳排放效率,西部的科技创新水平对碳排放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3)影响机制表明,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是科技创新促进碳排放效率的重要途径。各地区应该明确未来减排工作的重点方向,提高碳排放效率,实现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减排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使用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纳入空间因素,运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碳排放呈现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由促进到抑制的倒"U"型特征,这意味着二三产业集聚程度的差异会影响其对碳排放的作用方向。在考察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制定相关区域性经济政策时,要着重注意倒"U"型曲线的拐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碳排放的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建筑业发展中要素投入效率和碳排放,首先通过计算各要素的贡献率可知,建筑业发展主要依靠资本投入的推动,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较小。再通过对建筑业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测算得出,间接碳排放占建筑业总的碳排放高达85%~95%。最后通过建立灰色相对关联模型,实证分析全国和东部主要8个省市建筑业经济发展与其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并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与建筑业总产值灰色关联程度高的是一次能源碳排放、钢材碳排放、玻璃碳排放;水泥碳排放、铝材碳排放关联度较高;木材碳排放关联度低。总体上随着建筑业发展总产值增加,带动了建筑业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增加。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建筑业必须进行结构调整,降低间接碳排放和直接碳排放以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谢守红  徐西原 《技术经济》2013,(2):20-23,38
测算了1995—2010年江苏省的碳排放量,运用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对江苏省碳排放量与外贸出口总额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95—2010年江苏省的碳排放量增长迅速,但呈明显的波动趋势;江苏省的碳排放量与外贸出口总额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其长期弹性为0.229;短期内,前期的非均衡误差以19.04%的比例对当期碳排放量做出修正,以保证碳排放量与外贸出口总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外贸出口总额是碳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而碳排放量的增加不能解释外贸出口总额的增长。最后提出,加快外贸出口结构调整,减少高能耗、高碳产品出口,是江苏省减少碳排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97—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环境规制分成命令型、市场型和自愿型三类,以核密度估计分析碳排放分布的动态变化,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不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997—2017年中国三种环境规制与碳排放量变化表现同步增长,碳排放区域差异明显,命令型环境规制占据主体,市场型环境规制波动性变化特征明显,自愿型环境规制稳步增长;碳排放和环境规制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并且环境规制对邻近地区碳排放减少或增长的影响能力增强;三种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均存在空间溢出,相比较而言,市场型环境规制的正向溢出效应最为明显,不同环境规制影响的区域差异特征表现为:命令型环境规制"东部>中部>西部",市场型环境规制"东部>西部>中部",自愿型环境规制"西部>东部>中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