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采用脱钩模型和分解模型对1998—2020年中国工业CO2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进行解析。研究发现:1998—2020年我国工业CO2排放与经济发展间呈现负脱钩状态,但是负脱钩程度在减弱,工业CO2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向协调发展的方向改善。脱钩稳定性方面,工业CO2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波动较大,但是稳定性程度在逐步提升。从脱钩因素方面分析,1998—2020年,电力脱钩弹性(EL)、工业电气化脱钩弹性(LS)、价值创造脱钩弹性(SG)均对总脱钩弹性(CG)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能耗脱钩弹性(CE)还未对总脱钩弹性(CG)产生正向贡献。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法》第45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是新环保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这一看似熟悉却执行不力的制度,我们应深入思考三个问题。排污许可证入法14年,走到了哪一步?排污许可始于2000年。当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11年中国工业全部行业能源消费量,运用IPCC推荐的CO2计算方法,推算了中国工业全部行业2000—2011年间的CO2排放量,通过运用Tapio脱钩指标建立工业行业经济增长与CO2脱钩模型,测度了2000—2011年间中国工业全部行业以及分要素密集度行业的经济增长与CO2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了二者脱钩发展的时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存在一定的脱钩效应,不同行业的脱钩指数差异较大,强脱钩行业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脱钩状态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相比较,资源密集型行业的脱钩指数总体上处于较高状态。政府要充分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加大对企业在能源技术、新能源产品开发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从根本上减少碳排放,促进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  相似文献   

4.
周五七  唐宁 《技术经济》2015,34(4):15-22
系统评估了1998—2012年中国工业各细分行业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以及碳排放脱钩弹性,分析了中国工业行业碳解锁的进程、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各细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普遍呈下降趋势,但高排放行业的下降速度较为缓慢;大多数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处于相对脱钩状态,高排放行业的碳排放脱钩指数高于中、低排放行业,且高排放行业和低排放行业的碳排放脱钩弹性的波动幅度较大。指出:需要保持工业节能减排与结构调整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结构性减排在工业碳解锁中的作用,依据行业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节能减排以加快行业碳解锁进程。  相似文献   

5.
武钢集团、晨鸣纸业、武石化、长航青山船厂等101家重点排污企业经过武汉市环保部门检测审批,拿到了“排污许可证”,成为武汉市首批获证排污单位,这些企业排污量占到目前武汉市污染物排放总量的80%以上。这是武汉首次运用“排污许可证制度”对全市的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从2001年上半年开始,武汉市采取“末端治理”的方法,试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对排污总量进行控制:凡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恶臭、噪声、振动、放射性等污染物的单位,均需先通过环保部门审批,取得“排污许可证”,才可按核定的浓度、数量、品种、…  相似文献   

6.
基于速度脱钩和数量脱钩的双重视角,利用Tapio脱钩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研究中国1987—2017年制造业碳排放和制造业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2016—2017年、2008—2017年均为弱脱钩状态,制造业经济和碳排放呈倒“N”型关系,2017年制造业经济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两拐点之间,未发生数量脱钩。借助“环境高山”理论可知,我国制造业处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两难境地”,因此,政府需要做好经济和环境政策的长期攻坚准备。  相似文献   

7.
正权力名片排污许可关键词:未获得不得有关法条:第四十五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相似文献   

8.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新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排污许可证制度推行以来已有20余年,我国法律、行政法规中虽然有一些对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相关规定,但只在一部分省份作为一项试行政策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只是充当了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的补充手段,未明确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污染排放管理政策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排污许可证制度可以通过界定明晰的产权来降低交易成本,从源头上解决由于产权不清导致的"搭便车"和外部性问题。我国有关污染防治工作的制度多是在某一个阶段发生作用,环境管理制度之间缺乏衔接与联系,针对许可证制度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施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挥许可证制度的优势,整合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解决其他环境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我国大气环境管理工作的目标是改善全国空气质量,提升公共健康、公共福利以及人群的生产能力,对排污许可证制度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施行,更应当注重连续达标排放的要求。通过建立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可以将我国现有的松散冗杂、成本较高、效率不高的管理政策系统地整合在一起,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魏琦  张明强 《经济论坛》2004,(4):135-136
排污许可证交易的思想是由戴尔兹(J.H.Dales)于1968年首先提出的,我国于1987年开始试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1990年开始试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实践中,各地根据具体情况纷纷进行了排污许可证交易的探索。排污许可证交易是指环保部门制定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并按总量控制指标,由环保部门给排污单位颁发排污许可证,根据总量控制的要求,排污单位必须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并考虑了人口密度、环保政策、贸易开放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在内的其他因素对SO2排放量的影响,选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2011年这8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指标S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我国人均GDP与人均SO2排放量存在倒N型关系。并结合控制变量对环境作用的正负效应提出了有助于降低SO2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的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e loss of employment is an essential issue that looms large in policy debates on pollution control.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impact of pollution reduction on labor demand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the period 2001–2007. We conduct this research by using a sample with unbalanced panel data matched from two unique datasets of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and an industrial economic database. Using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peer firms as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 our overall results show that improvements i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hrough reductions in \( SO _2\) emissions and COD emissions led to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employment. On average, a 1% reduction in \( SO _2\) (COD) emissions causes a reduction in labor demand of approximately 0.018–0.019% (0.012–0.013%). We complement existing studies by carefully examining the impacts of firms’ different abatement strategies on labor demand. We find that pollution reduction through pollution prevention has substitutive effects on employment and that pollution reduction through pollution control at the end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may require additional workers and thus has positive but not significant effects on labor demand. Finally, pollution control has heterogeneous effects on labor demand by different types of polluting firms (e.g., ownership, region, and industry).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7—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环境规制分成命令型、市场型和自愿型三类,以核密度估计分析碳排放分布的动态变化,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不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997—2017年中国三种环境规制与碳排放量变化表现同步增长,碳排放区域差异明显,命令型环境规制占据主体,市场型环境规制波动性变化特征明显,自愿型环境规制稳步增长;碳排放和环境规制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并且环境规制对邻近地区碳排放减少或增长的影响能力增强;三种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均存在空间溢出,相比较而言,市场型环境规制的正向溢出效应最为明显,不同环境规制影响的区域差异特征表现为:命令型环境规制"东部>中部>西部",市场型环境规制"东部>西部>中部",自愿型环境规制"西部>东部>中部"。  相似文献   

13.
We examine whether the international emissions trading (IET) scheme can reduce global emissions in a political economy framework. Countries act noncooperatively when choosing the tradable emission permits and the environmental tax. The formul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s influenced by interest group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IET on global emissions depends crucially on which policies are influenced by lobbying activities. In the case where only environmental taxes are influenced by lobbying, IET tends to reduce global emissions when the capitalists’ political power is strong and, surprisingly, when the environmentalists’ political power is weak.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贸易对中国二氧化硫污染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研究期内进口和出口含硫量都在迅速增长,出口含硫量始终大于进口含硫量。第二,结构分解显示规模效应始终占主导地位。第三,出口产品并没有比内需产品包含更多的污染,是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导致了污染出口的顺差。本文认为,在短期内要改变“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调整进出口结构;在长期内则要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发展绿色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SBM超效率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进行测度,并开展空间差异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还比较低;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的走势;各年度不同省份的电力行业环境效率差异显著;且存在空间依赖性.通过Tobit回归实证显示: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区域显著性差异;经济规模水平、电源结构、技术水平、燃煤效率对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人口水平对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具有反向作用.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re are many situations where environmental authorities use a mix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nstruments, rather than one single instrument, to address environmental concerns. For example, one instrument may be used to reduce overall emissions of a pollutant while another is used to address environmental crises that arise whe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ffect the capability of the environment to assimilate pollution.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action of a tradable permits scheme with environmental crises’ regulations on the rate of adoption of advanced abatement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7.
基于Tapio脱钩模型,对2000.2008年间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与能耗脱钩、能耗与GDP脱钩对碳排放与GDP脱钩影响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部门在实现碳排放与GDP脱钩上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能耗脱钩影响力均值为正,能耗受经济驱动较小对碳排放与GDP脱钩做出了相当的贡献;排放脱钩影响力均值为负,碳排放受能耗驱动力较为明显,对工业部门碳排放与GDP脱钩产生了负向影响。为使中国工业部门在碳排放与GDP脱钩上取得更显著的效果,应加大能耗与GDP脱钩力度,同时政府应大力支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研发与应用,逐步改善碳排放与能耗整体挂钩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Our analysis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to explore patterns of subsidization and CO2 emissions in China’s electricity-producing sector. Applying data for all power plants across China and controlling for the age, capacity and location of generating stations, we find that plants attracting a higher government subsidy are also the plants generating a disproportionate share of CO2 emissions. This distortion is incongruent with China’s aspiration for a greener economy but may be eliminated if China delivers on its November 2013 announcement to review many industry subsidies on its way to a fully fledged market econ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