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选取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影响,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大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中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正快速逼近“U”型拐点,其他地区离拐点仍有一定距离且逼近速度缓慢。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我国1985—2012年的农民工、农民、制造业和农林牧副渔的收入数据,建立数理模型分析收入差距、农村人力资本深化以及城乡融合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分析得出,农村人力资本深化使得农民工、农民、制造业和农林牧副渔的收入差距存在逐渐缩小的收敛性特征,收入差距的收敛性促进了城乡融合。农村人力资本深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发生变化。因此,继续扩大义务教育年限和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将会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深化,加快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以教育投入经费作为替代变量的含有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生产函数模型,研究教育对缩小收入分配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表现为先缩小后扩大的态势,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对产出的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教育的城乡差异是导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5.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贾小玫  刘霞 《经济论坛》2005,(9):135-136
一、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危害 1.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1978年至2002年间,城乡收入差距虽然也有过缩小,但目前总的来说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03年农民的人均收入为2622元,城镇居民为8500元,差距已扩大为3.24:1。问题的严重性不止于此,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做出的全国性调查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来消除低收入群体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信贷约束,为社会提供一个机会公平的公共教育情形下,社会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化路径,并考察了遗产动机和收入税率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发现,公共教育虽然短期内在一定参数水平下会导致收入差距发散的可能性,但是在长期内却能保证收入差距的收敛。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趋势,认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城乡人力资本的差距造成的。平抑城乡收入差距应从平抑城乡人力资本的差距入手,打破农村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的“教育贫困”恶性循环,重建人力资本形成的“循环累积”机制、与城市人力资本的双向流动机制,这是我国最终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效机制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由于城市化模式不当,城市化发展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注重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并大力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投资、收入差距与养老金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利用封闭经济下的二期OLG模型,考察了在人力资本投资和资本一技术互补条件下,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后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理论模型表明,基金制份额的提高增加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拉大了中国的收入差距;实证亦证实了混合制是拉大中国收入差距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论人力资本二元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的二元性,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二元性和人力资本收益的二元性。一方面,二元性的人力资本通过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城乡产业边际贡献两个渠道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二元性的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着改善效应与恶化效应并存的现象。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应增加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拓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渠道;推进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提高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以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本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双向波动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即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分配效应不容忽视.现有研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大多强调其线性影响,且存在重大分歧.鉴于此,文章基于开放经济的视角,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层面来揭示汇率变动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微观机理.理论分析表明,汇率变动会通过城乡可贸易品的比重和劳动生产率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为刻画上述影响,文章进一步采用Hansen(1999)的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依赖于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和贸易开放度,且呈现非对称性和区域异质性特征,即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于缩小中低收入水平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会扩大高收入水平且高贸易开放度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而对中高收入水平且低贸易开放度地区的影响则不明显.因此,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因地而异地看待汇率变动的分配效应并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将是中国政府未来应该正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智能化技术应用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式,而在追求共同富裕的时代愿景下,智能化技术对不同部门收入分配的冲击是未来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阶段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显著扩大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从地区异质性看,制造业智能化在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西部地区抑制了城乡收入差距;从劳动力市场结构异质性看,制造业智能化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现象在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尤为明显;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劳动力就业极化是制造业智能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传导机制。文章最后为我国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发力方向,也为我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决策参考,指出不同地区应对智能化产业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防止其对城乡收入分配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城乡差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收入、财产和财产性收入是一种互动关系,如何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虽然农民要获得财产性收入会存在着一些障碍,但本文认为,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改革税制等办法,对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农民收入能力,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已成为当前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体现为一个结构转变的过程,并通过结构转变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综合分析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转变,以及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并基于1978—2011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关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则出现阶段性特征,城乡收入差距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应注重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劳动收入份额、城乡收入差距与中国居民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人口分组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收入份额、收入差距与总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使用1990—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GMM估计方法,重点检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揭示了中国消费率偏低的动态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劳动收入份额和城乡收入差距是居民消费增长缓慢最根本的原因;城市化水平、消费习惯形成和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率也有重要的潜在影响;提高劳动要素份额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尽管使用了不同的识别方法与计量技术并控制了其他潜在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各种因素,本文的结果依然基本稳健。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支出倾向、金融市场失衡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构建了一个刻画财政支出倾向、金融市场失衡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使用1996-2010年间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城乡金融市场发展差异性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财政支出倾向的影响次之.财政支出的城市倾向策略,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最后,本文据此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笔者基于1978年~2011年数据构建VAR模型,对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偏差的变动对滞后城市化的减小具有正效应;但滞后城市化对第一产业结构偏差没有明显的冲击效应,对第二产业的结构偏差有负效应,对第三产业的结构偏差有正效应。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互为格兰杰原因,滞后城市化的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短期具有正效应,长期具有负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对滞后城市化的减小具有正效应,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滞后城市化的减小则会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