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国际化人才战略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琳 《商场现代化》2010,(23):132-133
"人才短缺正成为全球企业的最大障碍。"最近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人才资源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资源,统筹规划设计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引进人才,也要输出人才。建立政府、科研、高校、企业共享的人才系统平台,迎合发育成熟的全球化市场的竞争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在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政治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而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战略实施,我国高等学校已全面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如何促使高校把人才培养由"量"的增长变为"质"的飞跃,学科融合教育可以实现"双创型"人才知识飞跃、能力飞跃以及综合素质的飞跃,实现"双创型"人才"质"的飞跃,从而加快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创造大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人才战略既是中国由人力大国迈入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手段。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实施人才战略必须着力优化教育软环境,在发展路径、发展导向、发展保障等方面加大改革,深化内涵建设,积极营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研究——基于“卓越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丽薇 《北方经贸》2012,(2):152-153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一项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对于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来说,理论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等现象普遍存在,能否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适应未来产业发展人才需要关键。  相似文献   

7.
《商》2015,(9)
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有力促进因素。体育人才在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体育发展的关键动力。目前,我国正处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阶段,因此体育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在各个高校中开展。而体育改革需要体育人才,创新需要体育人才,我国体育的发展需要体育人才,由此可知体育人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站在多元视域的角度上,对高校篮球专修课的教学创新展开了详细的探究,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胡晓楠 《中国市场》2012,(31):37-38
人才——现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以及国家政策落实情况,我们赴山西省永济市,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和座谈等方式,就农村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王辉耀 《商界》2009,(9):97-97
要成为世界知识与科技大国.必先成为人才大国。因此,去海外“抄底”资产,并购企业,别忘了把外国的“大脑”—-人才也“抄底”回来;与其购买安全令人担心的美国债券,还不如去收购美国最宝贵的财富——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新财富》2009,(8):90-91
金融危机已经逼迫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虽然30年的改革准备使中国具有了崛起的基础,但是国内许多人士还习惯于以小国心态看待中国与世界,缺乏应对国际经济格局变迁的必要技能、人才和理论准备。中国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还需要从三方面夯实基础:首先,发动一场绿色产业革命,并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等重任,通过“二次房改”等措施完成住房、医疗、教育等一系列改革,从而保持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稳固的社会基础;其次,大力培养人才,恰当使用人才,掌握重要国际场合的话语权、影响力,从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软技能;其三,通过节能减排、节能减碳加强对其他国家的道德号召力,作为大国真正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1.
一、概念:人力资源大国和人力资源强国 (一)人力资源大国的含义 资料显示,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现代化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完成了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的崛起。现在,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学历从业人数超过8200万人,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  相似文献   

12.
王荣菊 《消费导刊》2012,(12):103-104
中国旅游业稳步发展,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旅游产业规模仍在不断扩大,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引发了对于旅游人才的大量需求。  相似文献   

13.
动漫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漫专业人才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迫切需求的专业人才。为适应中国动漫由加工大国走向动漫强国的人才需求,应该从培养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以及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创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环境等方向,深化动漫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使课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市场规律,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具有创新性,符合产业发展的要求。切实提高动漫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大国并朝着经济强国的方向努力,当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需要科学知识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支持和辅助,因此,人才培养和外来知识的吸收与外国优秀人才的交流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本文在简述人才重要性的基础上详尽突出了大学教育殿堂以及英语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作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窗口,是新时期培育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启航地,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化教育全程,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及职业发展起着导向性作用。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企业的实践性优势能与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有效融合,实现高职学生到企业职工的无缝衔接,缩短技能型人才到工匠型人才的培养周期,促进学校课程建设顺应企业、社会发展需求,为实现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提供内生动力。因此,探索校企合作育人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才是承接服务外包的命脉。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大国,但服务外包专业人才数量短缺,供求结构失衡已经成为制约该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培养离岸服务外包人才主要有高校"非订单式"、校企合作的"订单式"、政府设立的培训基地以及与国际知名大公司合作培训等四种模式,并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应根据中国目前对离岸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情况,对现有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以培养技术蓝领的职业教育和以培养中层白领技术、管理人才的高校专业教育为主;以国内外知名公司和机构培训高级管理和组织人才为辅,建立梯队式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中国离岸承接服务外包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由过去的生产大国,一跃成为制造大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企业的人才潜力得到了发挥,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加快了企业发展的进程,所以,人才的作用是一项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在新形势下其重要性就越发凸显。作为人力资源部门,要在用人上有创新,在理念上要改变,给人才创造一个可以发挥最大作用的空间。本文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以及如何改善用人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会议大国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会议产业就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高度发达的商业环境,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的地利优势,专业化服务和人才的培养,使得美国的会议产业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成为当仁不让的会议大国。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也加快了与世界各国交流和贸易的步伐。国际经济合作的日益繁荣,迫切需要一大批既精通语言知识又具有较强商务知识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适应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审时度势,创新教学观念,改革滞后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学商高度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和造就具有过硬外语能力的高级商务人才,提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吴斌  谢巍  贾淑艳 《适用技术市场》2011,(1):126-127,134
人才资源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的基石,科学发展观是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然而,在我国的人才队伍建设上还存在只注重人才的数量,忽视对人才的内在质量建设。提出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正确处理人才建设同单位建设、人才使用与人才培养、人才流动与人才流失、人才的当前使用与长期建设等关系,力求我国成为人才大国的人才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